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

ID:31640699

大小:63.9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16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_第1页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_第2页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_第3页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_第4页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究摘要:自愿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增强与外部投资者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对缓解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有着较为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形成问题的原因,并从市场监管者、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角度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关键词:自愿性信息披露披露指数内部治理外部治理一、引言自愿性信息披露是公司管理层在强制性披露以外,主动公开披露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公司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自利性行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企业价值提升。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投资者数量增加和素质的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也成为更多的上市公司展示自身优势

2、的一种途径。同时,我国监管部门对自愿性信息披露也日益重视。深圳证券交易所2003年10月31日正式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在我国最早提出了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概念。近年来,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一一第2号》都在有关条款中注明“可以”、“也可以”、“不限于此”及“但不限于”等,也是给自愿性信息披露留有的余地。但是,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较短,政策法规不尽完善,目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认真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亦成为当务之急,这对规范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提高证券市场

3、信息透明度,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二、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一)披露总体水平低上市公司管理层缺乏自愿披露意愿,导致自愿性信息披露总体水平偏低是当前存在的首要问题。当前我国研究者多采用内容分析法自建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对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衡量,指标的选取上一般借鉴较为成熟的Botosan(1997)或Chau&Gray(2002)体系。近期的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VDI)样本均值大多在0.2—0.4之间。如史建梁(2010)计算得出的指数样本均值为0.342;郭玮等(2010)计算得出的指数样本均值为0.23

4、;陈德艳等(2011)研究结果为0.356;耿闪清等(2011)研究结果为0.408。这些数值表明除强制性披露的信息之外,上市公司普遍只披露了投资者关心的其他信息的20%-40%。换言之,即投资者关心的其他信息60%以上没有被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值得说明的是,虽然以上数据并非来自权威机构,不同研究者构建披露指数时在指标选取和评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主客观差异,但普遍结果在较低的数值范围内波动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总体水平较低的客观事实。(二)披露缺乏完善性一是不同类型信息的披露水平不均衡。按照Botosan(1997)研究方法,公司信息被分为背景信息、公司历史信息、关键性非财务信息

5、、预测信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五类。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而对投资者极为关心的预测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低(郭玮等,2010;耿闪清等,2011)o这一选择性披露说明上市公司自愿披露行为并不是以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为首要目的的,因此对投资者决策的有利作用受到了限制。二是只披露好消息,不披露坏消息。自愿性披露几乎不受法规的限制和监管,披露哪些信息不披露哪些信息是由公司管理层主观决定的。根据“经济人”假设,上市公司管理层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披露好消息能够凸显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也有利于公司股价的上涨,是管理层的必然选择;而披露坏消息效果正好相反,被管理层刻意回

6、避。我们认为,第二层含义上的选择性披露后果更为严重,往往会误导投资者决策。(三)披露缺乏规范性美国的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证券监督委员会(SEC)都对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发布了专门的披露政策或指引,而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规则出台,因此自愿性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格式,大部分公司仅进行简单的定性披露,很少做到定量和定性描述相结合,导致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四)披露可靠性不足虽然自愿性披露是上市公司的主动行为,在于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以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减少证券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投资者逆向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对该行

7、为缺乏监管,公司管理层就很有可能为谋取自身利益而“积极主动”地披露一些不可靠甚至虚假的信息。一般来说,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不足在预测信息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而预测信息往往是投资者极为关心且对决策最为重要的信息,预测信息的失误将严重误导投资者决策,很可能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三、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一)自愿性信息披露的鼓励和引导欠缺相关监管机构未能起到有效的鼓励、引导和保护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作用。与国外比较,我国在制度层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