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

ID:31692539

大小:56.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_第1页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_第2页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_第3页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的临床分析刘小娟胡培英(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744300)【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确诊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mg/kg.d,聚肌胞肌注2mg,隔口1次,连续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0mg/kg.d,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屮静脉滴注,疗程3〜5天,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治疗的

2、有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好,病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聚肌胞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009-01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小儿急性感染性咽峡炎,传染性强。好发于夏秋季,多突然发作,表现为低或屮度发热,亦有高热致惊厥者。患儿咽痛、流涎、较小患儿表现为哭闹烦躁,拒食。常伴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本病为白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重者可并发脑炎和心肌炎,目前国内外均以抗病毒治疗为主,临床无特异性治疗[1]。为减少并发症

3、发生,缩短病程,本科2009〜05/2011〜05对收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科2009〜05/2011〜05收治的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其屮男72例,女48例,年龄6月〜10岁(平均年龄口.2月),入选病例,均有咽部充血、流涎、咽痛、发热、悬雍垂及软腭可见灰白色疱疹等表现,将120例患儿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均具有均衡性,P>0.05o见表1表1两组患儿在性别、年

4、龄方面的比较1.2诊断标准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⑵中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标准。1.3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常规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制药)5mg/kg.d,聚肌胞肌注2mg,隔日1次,连续1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利巴韦林10mg/kg.d,分别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疗程3〜5天。1.4观察指标(1)体温恢复情况;(2)食欲恢复情况;(3)咽峡部疱疹缩小及溃疡愈合情况。1.5疗效评价参照相关文献⑶,(1)显效:用药后2天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咽峡疱疹缩小,无溃疡形成;(2)有效:用药后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咽峡部疱疹缩小,

5、并逐渐消失,无溃疡形成;(3)无效:治疗5天以上,体温仍未恢复正常,疱疹不愈形成溃疡U融合。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2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结果见表2。治疗组无效2例,对照组无效13例。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见表2。表2两组患儿经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X2=11.623P<0.012.2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呕吐伴腹泻2例,停药后自行缓解,治疗组发生轻度腹泻3例,两组均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3讨论疱疹性咽峡炎是小儿较常见的一种上

6、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A组最为常见,该病毒为肠道病毒,属RNA病毒科,传染性较强,呈散发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患本病,以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⑷。感染初期咽部充血,软腭,鄂垂,扁桃体上均可岀现细小散在灰白色疱疹,周围红晕,2〜3天内疱疹增人,继而破溃形成黄色溃疡,咽峡部体征最为明显是其特征。利巴韦林属广谱抗病毒药物,临床用于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但利巴韦林对病毒腺昔激酶依赖性强,易产生耐药,单独使用临床疗效欠满意。1•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溶性穿心莲内酯,其主要成分为穿心莲内酯碳化物,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抗病毒、尤其是对腺病毒

7、、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的灭活作用;2.对金葡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3.抑制炎症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减少炎性渗出物,增强细胞免疫能力;4.舒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浆液分泌,祛痰镇咳,聚肌胞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主要通过诱生内源性干扰素而抑制病毒复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聚肌胞还有不以干扰素为中介,目前尚未阐明,本组资料显示,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聚肌胞治疗小儿疱疹性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