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

ID:31782914

大小:58.0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_第1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_第2页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意义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观察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儿科以及病房100例患儿作为研究目标,对100例患儿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分析并统计检测结果。结果:100例患儿检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后共确诊小细胞贫血18例,包括地中海性贫血6例、缺铁性贫血12例;原幼稚细胞2例,其均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感染21例;异型淋巴细胞增多23例,包括流行性感冒5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9例、传染性肝炎1例;考虑病毒感染19例。结论:通过对外周血细胞进行检测,可以有效的

2、诊断儿科疾病,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值。关键词:外周血细胞形态学;儿科疾病;诊断;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23-01目前,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可以检验出血细胞的数量以及一些相关参数,也能够对异常的结果作出报警和提示,但是仍不能直接的检测出血细胞形态变化确切的信息,所以就需要用显微镜做进一步的血涂片检查[1]。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测是血常规重要检验的内容之一,不仅能够观察和了解细胞外部形态的变化和内部的结构,还能很好的鉴定和区别异常细胞,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诊断儿科各种疾病的“金标准”[2]。利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可以有效的排

3、除某些容易误诊疾病以及明确诊断出个别的疾病,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儿科以及病房100例患儿作为研究目标,男56例,女44例,最小年龄3天,最大年龄8岁。患儿多是贫血、血常规检查出现白细胞分类异常症状、或者发热等其他一些临床症状异常的患者。1.2方法1.2.1采集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采样时,第一滴血要擦去,再迅速的釆集红豆般大小的血滴。1.2.2制作方法要熟练的运用推片技术将采集的标本血滴推成18mm至20mm宽,25mm至35mm长的血片。血膜的四周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均匀薄似舌样,收尾处与玻片的距离不少于10mm

4、,要具有体、头、尾不同的薄厚区域,将其迅速摇干。在进行涂片染色检查时,一定要严格的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检查,报告中的内容包括:红细胞的形态:结构及染色异常的红细胞、三种大小不同的红细胞,各种形态异常的红细胞等;异常细胞:浆细胞、原幼稚细胞等;寄生虫:杜利式体、疟原虫、附红细胞体、微丝黝、弓形虫等;淋巴细胞的形态:三种异型淋巴细胞等;粒细胞的形态:退行性变、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ohle体、核棘突等;血小板的分布、数量以及形态情况等。1・3•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