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ID:31785564

大小:55.3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18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第1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第2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何勇勤(摘要)《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牛动、主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因素,组织学牛开展数学活动,充分培养学牛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牛的创新思维能力。(关键词)创新思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牛中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尤其是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在数学教育

2、方面,教师不应仅做知识的呈现者,更应该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教学方法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知识的灌输方面,而应该改变以往的死板教学模式,提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牛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数学的思维策略。1教师要转变观念,在教学中注重学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木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要树立创新性教学原则,要有明确的创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放在引导学牛积极主动的“学”上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引

3、导学牛想学、爱学、会学、善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牛创新思维能力,最可贵的是鼓励学牛思维求异和发散,特别是问题的多解、多变以及非常规的解法探索等活动,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很大。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牛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给学牛营造创新思维的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教师要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如当学生制作的模具被教师采纳成为课堂上的教具吋,学生兴趣高涨,教学效果远比教师拿来现成的教具要好得多。教师

4、的教学过程要注意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体验数学知识发现的过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每学期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精心策划一些室内外数学探究活动,如:在学生学习了旋转问题以后,可以搞一次“我家的地板砖我设计”、“我设计的花窗”等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出不同作品进行展示,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不仅可以发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体会到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实践中的坎坷经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其至可能影响到一些学生的一生。因为这样的活动可能使一些在课

5、堂上表现不好、对学习数学没有兴趣的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出示恰如其分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因兴趣而学,经过思考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积极探索,大胆猜想,寻找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

6、性。例如:已知关于x的函数y=(m+6)x2+2(nvl)x+m+1的图象与x轴总有交点,求m的取值范围。说明:对这一道题的解法,大多数同学都想当然地把该函数认定为二次函数,解为△>OHm+6≠0,得m≤5/9J=Lm≠-6o实际上,当m+6=0,即m二・6吋,函数为一次函数y二・:14x・5,显然与x轴有一个交点。这样,通过错解辨析,自我评价解题思路的过程,从错误的解题思路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学生的辩误能力和判断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

7、图形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体会数学图形给学生带来的美,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学生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机会,指导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教师要注重给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供运用数学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创新无处不在、创新魅力无穷。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吋,可以创设这样一道题:带一根长木棍放在教室门口,在不把木棍放倒的情况下让

8、学生把木棍拿进教室,并讨论在不放倒的情况下从门外最长能拿进多长的木棍。由此引出勾股定理,在上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想的探索过程中了解定理是如何形成,如何归纳出来的,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不同的方式方法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角度,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也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