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

ID:31913237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26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2003/10/26经济学http://www.jingjixue.com【原文出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原刊地名】武汉【原刊期号】200006【原刊页号】26~30【标题】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启示【作者】高萍【作者简介】高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64高萍(1964─),女,湖南益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国家起源理论、国家模型、“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

2、当前中国政府如何推进制度变迁?首先,要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其次,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第三,努力克服“诺思悖论”。第四,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正文】国家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石之一。“理解制度结构的两个主要基石是国家理论和产权理论。因为是国家界定产权结构,因而国家理论是根本性的。”[...1](P17)本文将概述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的基本观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有关中国体制改革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启示。一、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

3、理论(一)国家的起源:“暴力潜能”分配论在西方理论界,关于国家的起源曾有契约论和掠夺论或剥削论两种解释。契约论认为,国家是公民达成契约的结果,为公民服务。掠夺论或剥削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集团或阶级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集团或阶级的利益向其他集团或阶级的成员榨取收入。诺思则提出“暴力潜能”分配论。他认为,尽管契约论解释了最初签订契约的得利,但未说明不同利益成员背后的最大化行为,而掠夺论忽视了契约最初签订的得利,而着眼于掌握国家控制权的人从其选民中榨取租金。两种理论都是不全面的。契约论假定主体间暴力潜能的平等分配,而掠夺论假定不平等的分配。“暴力

4、潜能”分配论则使两者统一起来。即国家带有“契约”和“掠夺”的双重属性。若暴力潜能在公民之间进行平等分配,便产生契约性的国家;若这样的分配是不平等的,便产生了掠夺性(或剥削性)的国家。(二)国家模型:国家的经济人假设在批判契约论和掠夺论的基础上,诺思提出了自己的国家模型。这一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征:(1)国家是提供保护和公正而收取税金作为回报的组织。提供这些服务存在着规模经济,因而作为一个专门从事这些服务的组织,它的社会总收入大于社会个体自己保护自己的收入。(2)为使国家收入最大化,它将选民分为各个集团,并为每一个集团设计产权。(3)由于存在着能

5、够提供同样服务的潜在竞争对手,国家受制于选民的机会成本。从诺思的国家模型中,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1)国家是享有行使暴力的比较利益的组织。这个组织的目的是使统治者的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国家的行为由成本——收益原则驱使。国家带有浓厚的经济人色彩。(2)国家效用最大化的实现依赖于4种关系:即统治者与选民的关系;统治者与代理人(官僚)的关系;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统治者与潜在统治者的关系。统治者与选民的关系是决定国家效用最大化的根本因素。国家通过为选民提供保护和公正等基本服务来换取来自选民的岁入。同时,国家试图将每个选民团体分开,为每个选民团体发明

6、和设计所有权以最大限度增加国家的岁入。(3)这4组关系的变动决定历史上国家的稳定和变革。技术的革新,人口的变化,更有效率市场的扩展在国内改变了相对价格和选民的机会成本,造成了统治者与选民、统治者与代理人关系两端力量对比的变动,并可能导致与国家规定的原有所有权的基本结构发生冲突,最后促使国家对所有权进行调整或统治者的更替。(三)国家的目的及其冲突:诺思悖论...国家具有经济人的人格特征决定了国家行为的悖论,即“诺思悖论”。国家一方面要使统治者的租金最大化,另一方面要降低交易费用以使全社会总产出最大化,从而增加国家税收。然而,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

7、持久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使社会不能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根源。“诺思悖论”描述了国家与社会经济相互联系、相互矛盾的关系,即“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1](P20)制度是国家与社会经济关系形态的主要形式,因而是社会经济兴衰退的主要原因。与此相联系,解决“诺思悖论”的关键,在于国家界定和行使产权的类型、行使产权的有效性,即国家是否能够通过制度供给提供有效率的产权激励。问题在于,在诺思看来,由于国家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双重属性、国家的经济人假定、统治者的多元目标函数、国家的建设性和破坏性决定的双重作用,这一悖论在理论

8、上和实践上都是不可解的。一方面,政府是积极的、公利的。国家作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代表着公共规则。从人类经济结构的变迁分析,没有一个明智政府的积极促进,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