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

ID:32014511

大小:37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1-30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www.ks5u.com汾阳二中2018级高一年级上学期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鼎中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诸侯用九鼎说明春秋时期诸侯觊觎王权,而不是诸侯争霸,胜者为王,故A错误;春秋时期,周朝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因此建造九鼎,反映出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故B正确;诸侯用九鼎与

2、尊王攘夷无关,故C错误;“诸侯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说明诸侯私自建造九鼎,并不是表明大国诸侯问鼎中原,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左图和右图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答案】A【解析】-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西汉和元朝的地方管理制度。根据基础知识我们知道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郡国并行制,元朝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为行省制度。图一中有郡和国所以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图二中根据辽阳行省和岭北行省可知是行省制

3、。考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3.《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A.设置官职B.建立武装C.禹死启继D.制定刑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禹死启继,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故C正确。设置官职,不等于王位世袭制,故A错误。建立武装,也不等

4、于王位世袭制,故B错误。制定刑法,同样不能说明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故D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4.商朝初年的伊尹辅佐汤灭夏,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商朝末年的姬昌是西部方国首领,请问伊尹和姬昌最可能被商王赐予什么官A.师、侯B.士、王C.相、侯D.师、伯【答案】C【解析】【详解】史料信息给我们提供了商王如何设置官员的历史情境,从中可以提炼出伊尹、姬昌的身份和职权等有效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知参与商王决策的伊尹可能担任相或者卿士,身为方国首领的姬昌可能被封为侯或者伯,故C项正确。师主

5、要是负责军事,不符合材料“拥有参与商王决策的权力”,故A和D项错误。姬昌不可能被封为王,故B项错误。5.下图为2014年2月发行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18-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齐鲁”、“三晋”、“燕赵”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国名称,故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首领继承制度,故A项排除。世袭制与“齐鲁”、“三晋”、“燕赵”无关,故B项排除;宗法制并未体现诸侯国名称,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适当扩展相关知

6、识。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在家庭范围内为宗法制,在国家范围内为分封制。要注意区别分封制、封建制、宗法制的概念和含义,避免混淆错误。6.分封制也叫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下列选项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A.“裂都会而为之郡邑”B.“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周公……立七十一国”D.山东素有“齐鲁大地”之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

7、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材料“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B项体现了分封制下各个诸侯王对周王所尽的义务;C项也体现了分封制;D项中“齐”、“鲁”是西周分封的两个诸侯国。所以答案选A。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18-7.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

8、王权的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得出,西周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独立性,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因此不因层层封授而松散,故C项正确。D项不能反映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