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

ID:32201703

大小:58.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01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_第1页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_第2页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_第3页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第3阶段测试题3a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大学语文》第八章至第十一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占5﹪)1、舒婷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她以女性的细腻而敏感的诗情,成功地表现了一代青年“沉沦的痛苦”与“苏醒的欢欣”。2、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专门讨论现代散文的《美文》一文,专门讨论现代散文的概念,强调“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行文,并将此看作现代散文最重要的特点。3、李叔同等人受日本的欧化戏剧影响,在东京成立春柳社,

2、这是中国最早的新式戏剧社团,该剧团公演的《黑奴吁天录》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开端。4、远离文学党派性与商业性的“京派”小说,偏重表现乡土中国的“常”与“变”,追求纯正的艺术趣味,这一派的领衔作家是沈从文。二、选择题(每空1分。占6﹪)1、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B)。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闻一多的《死水》     D.徐志摩的《志摩的诗》2、鲁迅的(C),是散文诗创作的经典之作。A.《呐喊》  B.《坟》  C.《野草》  D.《热风》3、《故乡的野菜》《北京的茶食》《乌篷船》都

3、是(B)的著名散文。A.周作人  B.徐志摩  C.沈从文  D.鲁迅4、为老舍赢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的剧作是( B )。A.《神拳》  B.《龙须沟》  C.《茶馆》  D.《西望长安》5、郁达夫的(  )这篇小说采用“自叙传”写法,其坦率的心理暴露非常引入注日。A.《包氏父子》  B.《沉沦》  C.《潘先生在难中》  D.《迷途的羔羊》6、当代作家中只写短篇小说,在小说文体上的创造,影响了当代一些小说和散文作家的创作的是( B )A.王蒙  B.汪曾祺  C.沈从文  D.贾平凹三、名词解释(

4、每题3分。占9﹪)1、“三美理论”答:“三美理论”:“新月派”诗人闻一多提出的“新诗”理论。在著名的“三美理论”,闻一多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的美(主要指平仄,音韵);绘画的美(主要指词藻,色彩与意境等)、建筑的美(主要指诗节句式的匀称整饬)。总之,要用“理性节制情感”,带着“镣铐”来“跳舞”。但新诗格律并非回归旧诗词格律,而是根据现代汉语特点而探索的新的诗歌形式。所以相对比较自由。这一努力有利于纠正初期新诗过于散漫的通病,在“规范化”方面有所提升,对诗人也是提出更高的审美要求。2、戴望舒答:20世纪20年代

5、的象征派诗人。“象征派”诗风主要以意象和隐喻,表现人的幻觉、潜意识以及对人生隐秘的探求,作品富于感伤情调。戴望舒的<<雨巷>>,以悠长的“雨巷”和迷离变幻的“丁香”一般的“姑娘”这两种意象互相交错回环,构成美丽、朦胧而又带有感伤味道的氛围,以暗示飘忽不定的心态。3、“伤痕小说”答:是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第一种全新的文学题材。“文革”结束后,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当代文坛首先涌现出一批以揭露“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创伤”,谴责极左路线的破坏,歌颂人性美为核心的小说作品,被称为“伤痕小说”。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

6、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叶辛的<<蹉跎岁月>>、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四、简答题(每题5分。占20﹪)1、余光中的“乡愁”情结答:余光中的诗歌作品,最负成名的是他的乡愁诗,被称为“乡愁诗人”,乡愁是其诗歌中永恒的主题之一。从文化心理背景上透视,余光中的“中国情结”来源于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乡土意识,乡愁一直是我国传统诗歌的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不过中国古代诗歌中表现的乡愁多为漂泊感、孤独感,而余光中的诗歌不仅抒一己之乡愁,更有鲜明的文化寻根倾向。海外漂流的寂寞,在他主要是精神上没有归宿,文

7、化心理上依傍的孤独。因此,诗人渴望能与祖国母亲相亲相依。在诗中,这种情感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缅怀追慕,诗人以此来使自己的“中国情结”得到纾解。他的怀乡,既是怀地域之乡,也是怀历史之乡和文化之乡,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血脉相连。代表作有<<乡愁>>。2、“长宜子孙”的含义“长宜子孙”,本意是指适宜子子孙孙能久长过上美好、稳当的生活。古往今来,做长辈的几乎都为此朝思暮想,惨淡经营。“长宜子孙”是封建家长对自己家庭的一种要求与期许,希望自己建立起的家业,包括封建家庭的伦理、礼仪以及财富能被妥善继承,并使儿孙们在自己创

8、立的厚实基业中,安离富足、舒适的生活。同时,这也是封建家庭为自己及儿孙设定的一种人生道路。但巴金对这四个字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誝,在文章中,他通过姐姐的悲剧,揭示了封建家庭囚禁了许多年轻有为的心灵,摧残了许多可爱的年轻生命,清醒地总结出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作者从理想和感情上彻底否定了这一条“长宜子孙”的道路,并且高兴于自己走上了冲突封建家庭,“走向广大的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