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

ID:32582313

大小:29.25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12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_第1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_第2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_第3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_第4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肺与大肠相表里” 的现代研究6000年前在埃及的金字塔的碑文中写道:“人吃的东西中1/4是为自己生存,而另外3/4给了医生。”意思再明确不过,由于吃多了而生病看病花的钱成了医生的饭费。关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近年来,在临床中发现,许多有严重肠道功能异常的病人,如麻痹性肠梗阻,肠扭转,坏死性肠炎等,常伴有急性呼吸“肺与大肠相表里” 的现代研究6000年前在埃及的金字塔的碑文中写道:“人吃的东西中1/4是为自己生存,而另外3/4给了医生。”意思再明确不过,由于吃多了而生病看病花的钱成了医生的饭费。关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研究近年来,

2、在临床中发现,许多有严重肠道功能异常的病人,如麻痹性肠梗阻,肠扭转,坏死性肠炎等,常伴有急性呼吸衰竭,为了进一步研究肺和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天津研究室,用钳夹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制做动物模型,结果,钳夹肠系膜上动脉的全部家兔,均出现严重的肺脏损害,非钳夹的均无现象,且钳夹的仅是肺脏有损害,他脏均无异常.若造成肾脏或肢体缺血,并不能导致肺损害,这说明缺血性肠道功能异常,与肺损害有特殊的内在联系,初步验证了肺和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依据.国内有报到的"小肠气泡泡症"作了了介绍,这就是在某些肺部疾病的病理解剖时,除了肺部等病变外,往往还发现大小严重充气,小肠粘膜

3、坏死,形成溃疡,粘膜下层出现空气泡.这是由于肺内通气,换气功能障碍,肠管内和血液内的气压升高,气体向压力较低处游散,进入疏松的大,小肠粘膜下层,形成气泡.并引起部分粘膜脱落.形成溃疡.大小的充气加重了肺排泄气体的负担,导致肺部疾病的加剧.这与<灵枢.四时气>中的"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之说颇类似.此时若行泻下通里,排便排气,使肠道气压下降,不但可以改善肠道组织和功能,而且也可以减轻肺部排泄气体的负担,间接地改善肺循环和功能,促进病灶清除,这又从另个角度论证了两者的表里关系.根据此,当用常法喘无效时,可以肺与大肠同治

4、,在肃肺平喘之中参以通府之品,可提高疗效,程邵林认为,由于肺经下络大肠,故二者的经气必相互影响,如小儿高热咳喘,多伴有肠鸣腹泻,当成人咳喘并有热结便秘,用常法不效时,改用润肠通便,可以取效,肺经"还循胃口"在治疗胃腕痛,兼见恶心,呕吐时,佐加肃肺气之品,则收效更佳.对肺热壅胜,移热大肠而导致泻泄,认为应朱丹溪之说"当治上焦"之说,和陈修圆的"以润肺之药兼润其畅"之法.郝文轩对此称之谓燥泻.治疗上持相同意见.有人认为五更泻泄也可由肺热移与大肠所导致,应用萎贝汤以润燥清热,肃肺导水.“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现代研究生理研究免疫相关 身体各处的黏膜在免疫过

5、程中生理上相互影响,病理上彼此传变。胃肠道和呼吸道的黏膜两者都是公共黏膜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一处黏膜发生病变时,可以通过黏膜免疫的途径影响传变至另一处,即肠道相关淋巴样组织(GALT)与支气管相关淋巴样组织(BALT)以及其他部位黏膜的淋巴样组织共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应答网络,共同调节人体几百平方米黏膜的免疫应答。肺与大肠相表里就是通过黏膜免疫细胞的迁徙而使公共黏膜免疫系统中和外界接触最多、黏膜面积最大的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在免疫过程中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彼此传变。神经相关 大脑参与肺肠的联系和调控。因为神经系统除具有传导功能外,还具有免疫

6、调节功能;而免疫系统也是机体的一个重要的感受和调节系统。亦即气道的神经调节系统除了经典的胆碱能和肾上腺能神经系统外,还存在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系统,肠道除了消化作用,还是一个巨大的内分泌器官,一些神经肽素物质过去一致认为主要存在于肠胃神经系统和脑内,如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P物质等,它们通过相应受体介导,调整胃肠运动及内分泌功能。实际上这些物质的受体和免疫阳性纤维,广泛分布于气道、肺血管及肺泡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脑参与了肺肠相关的联系和调控。胚胎源相关 目前大多学者在解释肺与大肠相表里时均推崇这一理论,即

7、肺与大肠中医西医同指一物。从胚胎学发育的角度来看,肺器官由原肠的前肠发展而成,呼吸道上皮和腺体由原肠内胚层分化而成。肺、气管与肠的结构来源是相同的,这可能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结构基础。生理上胃肠道内气体主要依靠肠壁血液循环吸收,由肺部排出。肠内气体经肠壁血液循环吸收再由肺部排泄的量较由肛门(魄门)排泄之量高出约20多倍。免疫网络相关 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双向联系为肺肠相关提供了联系。局部黏膜受到刺激或损伤信号通过免疫2神经途径传到中枢,经整合后反馈到黏膜系统调节免疫应答。而如延髓内脏带、下丘脑等整合中枢内部精密的联系,加之黏膜免疫尚具有部分整体

8、免疫的特点,就有可能使这种免疫应答被泛化,又由于结肠和支气管上皮在形态学和生态学上存在相似性,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免疫反应参与了支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