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

ID:32590060

大小:62.9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13

上传者:U-991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_第1页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_第2页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_第3页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_第4页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小学数学获奖论文: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教育组严秋容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明城小学麦小航摘要:……让有效对话走进数学课堂,既能让学生从精彩的对话中学到知识技能,同时又能让学生体验到原来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文字也可以是这么感性、有人情味、有生命活力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关键词:文本对话有效、教师的困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致力于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观摩一些公开课更是让人看看感动,想想心动,可是到自己的课堂中却动也不能动。不少老师有感而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都不怎么爱动脑筋,一看到数学题目就烦就不愿意做?二、教学行为分析【镜头一】检查家庭作业,很多同学对稍为灵活一点的题目几乎是留白的或者是马虎了事,问其为什么,回答:“老师,我不会做。”作为老师,心里面虽然涌动着汹涌澎湃的怒火,但却无可奈何。分析诊断:这便是学生对抽象的数学文本缺乏理解的后遗症,长期的枯燥的没有生命力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一看到数学题就烦,怕动脑筋怕辛苦,导致对数学学习兴趣逐渐泯灭。【镜头二】数学早读课,学生无精打采地读例题、读概念、读习题,老师在讲台上抽查学生背书的情况。今天背不过来的话, 该要受罚了分析诊断:数学是讲求理解能力的一个学科,死记硬背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应该扎扎实实地加深理解、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三、策略分析努力挖掘有效对话的话题,唤发课堂生命的精彩。1、避开盲目创设情境的误区,让学生在对话中真正感受数学“气氛”。课堂对话的相互作用是优秀课堂教学的本质性标识,而情境的创设就是数学课堂的一种"气氛”,师生间精彩的对话演绎,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展示出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师生巧妙的对话,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例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更好地感悟“吨”这个概念,可以巧妙地设计这样一个开头,而伴随的 将是学生一个个的问题和质疑:《多拉A梦》中大雄的作文之——汪汪上学早晨6时30分,小狗汪汪起床了,狗妈妈端来一盆3克重的洗脸水,小狗汪汪一手拿起重10吨的牙刷刷牙,一手托起热腾腾的毛巾洗脸。然后,它接过妈妈递过来的一块50吨重的面包,背起4克重的书包朝学校走去。刚到校门口就碰见了7千克重的大象校长和3克重的蓝猫老师。汪汪连忙一口吞下面包,向校长、老师问好后就向宠物教室跑去。师:你们笑什么呢?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吗?生1:老师,3克重的洗脸水,根本没有可能,只有那么一点点水,怎么能洗脸?生2:老师,10吨重的牙刷我们怎能够拿得动? 生3:老师,这根本就是不符合实际。生4:老师,我有办法把它改正,只要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就很容易了。师:经过你们这样一说,大雄真的闹笑话了,你们能帮他修改一下作文吗?学生们都兴致勃勃,老师顺势引导学生思考3克、10吨、50吨、4克、7千克和3克到底有多重?堆积起来有多大?不多的几句话,却能围绕着质量单位这一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顺利出引出了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吨。2、巧用对比,在文本题目的矛盾中对话。学生之所以对所学的知识不掌握,是因为没有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所谓“心求通而未达,口念欲而未能”。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深刻印象呢?我在班里做了个小调查,最后发现:对有通过进行对比的知识点有印象的占了89%o由此可见,善于利用对比,是不可看小的。 如,在教学有关“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比较出两种类型的不同,可以巧妙地出示两道类似的应用题:①图书馆里有故事书328本,是科技书的8倍,科技书有多少本?②图书馆里有故事书328本,科技书是故事书的8倍,科技书有多少本?同学们尝试接触这两道题的时候,都用乘法计算,他们说:“凡是倍数的都用乘法去计算。”,这时,教师不要立刻判断这种说法是错的,先让他们集体来检验一下,当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心里矛盾极了,不由自主地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都是倍数的关系,但解答的方法却不同呢?”由此引发了学生间一场小小的讨论和争辩,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因为我深知:争论是最 好的记忆方法。最后,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老师,我明白了。”“老师,我知道了原来倍数关系的应用题不一定是用乘法,最重要还是看题目中的标准量。”我会心地笑了。3、凸显文本中“关键词”的作用,使问题迎刃而解。很多喜欢数学的学生经常对我说:“老师,我发现数学很容易呀……。”“老师,我一看就知道这道题用什么方法解答了……”“老师,数学题变来变去都是一个样的……。”细心追问之下,原来他们也发现了数学的奥妙。学生一:“数学很简单呀,只要我看准了一些字眼,就会做了。”学生提到的这些字,就是应用题文本中的关键字词。针对镜头一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问题处理的灵活性不够。他们找不到问题中的关键词、句,找不准解题的突破口。因此,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和题目文本中的“对话”,让学生主动发现题中的关键词句如:一共,还剩,增加,减少,比多,照这样计算等,一一用符号标示出来,并相应地对这些词句进行转译或者换 算成加入符号元素的算式,使问题简单化,清晰化。女小科技书比故事书少28本。---转译为:故事书比科技书多28本。如:武汉长江大桥长1670米,比南京长江大桥短5003米,南京长江大桥长多少米?条件条件问题根据第二个条件换算成:南京一5003二武汉gt;武汉+5003二南京关注到了关键词句,使学生更能掌握题目中的题意和数量关系,有效地激活思维,提高思维的灵活性,进一步内化思路,镜头一中不会做的情况就会慢慢减少了。学生二:“数学题,变来变去都是一样的。”万变不离其宗,是数学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应用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难点,因为数学题的条件、问题及结构千 变万化,形成了现实中浩如烟海的数学“题海”。面对做不完的题目,没有方法,老师和学生也只能缴械投降,怎样才能把解题的真正钥匙找到呢?与文本展开对话是不可看小的一种方法,在数学的“题海”中,只要深入阅读理解题目,最终发现:数学的题目虽然千变万化,但基本结构却大体相同,题型也不会变化太大,很多时候只是换了另一种说法,题目的意思根本没有改变。例如:①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它的长是200米,宽是10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②一个长方形的操场,长是200米,宽是100米,小明每天都绕着它的四周跑一圈锻炼身体,你知道小明一天跑多少米吗?4、善用质疑,让课堂对话更显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