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

ID:32637862

大小:65.8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4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_第1页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_第2页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_第3页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_第4页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财政利益博弈研究【摘要】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以来,成就与问题并存。本文通过博弈理论研究深入剖析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各相关方的财政利益博弈,在一定的假设下得出相应的农民接受流转概率和村委会保护概率下土地流转效益最佳,从理论角度为提高土地流转实施效果献言献策。【关键词】土地流转概率利益博弈分析一、前提与假设(一)一般关系分析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以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不一致性,都会对土地流转的实施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广大农民作为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当土地被流转时的利益补偿低时,自身利益收到损害时,必然与土地承包商以及

2、引导该项目的村委会之间产生矛盾冲突。村委会作为农村土地的实际管理者,往往都倾向于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土地承包商在丰厚的回报与低廉的成本的诱惑下也常常倾向于压低土地流转价格。而部分农民发觉从事其他行业收益更大,因此会将自身土地荒置,为避免浪费农民被迫接受低廉的补偿价格。但是,从长期博弈看来,利益补偿长期不提高,部分依赖土地的农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或者农民感受到成本与收益极不对称时,农民满意度不高就会收回土地。一旦收回土地,便会造成农村土地的大量荒置,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对政绩不利;而过分提高补偿水平,便会使承包商成本过高得不到收益便拒绝承包土

3、地,最终各方利益都将受损。(二)前提与假设本文从农民、承包商、村委会以及政府等多方利益关系入手,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各方的行为,为了便于分析将做前提如下:1•各个利益相关方都是理性的经纪人,代表自身利益,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理性的经纪人的假设是要求参与者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合理的行为反应。2.村委会行为。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自治选出来的,应该代表农民利益,保护农民利益。但是村委会也可能受到承包商的贿赂,从而站在承包商那边,忽略农民的利益。3.风险不对称。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是赖以生存的基础,低廉的土地补偿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而对于开发商来

4、说,仅需付一笔数额较小的土地租金或补偿金即可换来相当可观的商业利润,承包成本低,回报丰厚。而对于村委会来说,村委会通过收取送礼以及流转合同差价获得利益默认了承包商的低额补偿,村委会的风险微乎其微。4.收益不对称。农民从土地流转中几乎难以获益,反而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而承包商承包土地成本小,回报相当丰厚,村委会也能取得私人收入,或者在对差价中获得收益。5.完全信息对称。假设局中人都完全了解各参与方在各种情况下的得益。二、市场机制下的承包商与农民的博弈分析(一)模型表述假设承包商商有两种行动可以选择,承包和不承包;农民的选择是不接受(提高

5、补偿水平)和接受(接受现有补偿)。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各参与方以其利益最大化为标准采取行动。(二)博弈分析①当承包商选择承包,农民选择接受时,农民的收益为R1,成本为C1,承包商的收益为R1',成本为C1',承包商对农民补偿费用为B;此时双方收益(农民,承包商)为(R1+B—Cl,R1'—B—CP)(下同)②当承包商选择不承包,农民选择接受,农民的收益为R2,成本为C2,承包商的收益为R2',成本为C2';双方收益为(R2—C2,R2'—C2')③当承包商选择承包,农民选择不接受时,农民的收益为R1,成本为C1,承包商的收益为R1'

6、,成本为cr;收益为(Rl—C1,R1'—cr)④当承包商选择不承包,农民选择不接受时,农民的收益为R2,成本为C2,成本商的收益为R3,成本为C3;收益为(R2—C2,R3—C3)对比①②可知,农民在接受的情况下,承包商选择承包的利润应大于不承包的利润,即Rr—cr—B>R2,一C2,;对比③④可知,农民在不接受的情况下,承包商选择承包的利润应等于不承包的利润,即Rr—cr=R3—C3土地流转补偿能部分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土地再利用,所以对于农民而言R1—C1>R2—C2O由Rl,—CP—B>R2?—C2,可知,无论承包商承包或不承包

7、作为都是其最优策Rr—cr—B>R2,一C2,,即在农民的最优策略(不争取)下,承包时承包商的最优策略。三、村委会保护农民利益下的承包商与农民的博弈分析(一)模型表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引入农民接受、不接受概率以及村委会保护、不保护概率,构建博弈模型,来进一步分析在土地流转这一行为中,农民与承包商不同的收益期望值,从而更好的对两个主体在有村委会参与情况下的行为选择的分析。在上述案例中,农民与承包商的利益分为四种情况:(受损,受损),(受损,收益),(收益,受损),(收益,收益),为了方便讨论我们假设农民议价、村委会保护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其

8、作为、不作为的概率为恒定。(二)博弈分析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假设农民与承包商最后达到博弈的纳什均衡为(收益,收益),则我们先假定农民接受的概率为P,则不接受的概率即为(1-P),村委会不保护农民利益的概率为P',保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