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

ID:32806590

大小:57.3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5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电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冯涛(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中医科江苏常州213200)【摘要】目的:探究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的临床效果。方法:木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电针方法进行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且差异对比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

2、存在。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治疗中采用电针配合温针灸方法效果较为明显,提升了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关键词】电针;温针灸;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0-0072-02周围性面瘫作为一种常见的疾病,发病人群不分年龄,其特点是发病急,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瘫痪、单侧面神经麻痹⑴。在临床上周围性面瘫分为3期,急性期为发病14d,恢复期为14d至6个月,后遗症期为6个月以上。至今周围性面瘫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治疗方法也没有特异性,在临床上一般采用针灸治疗方法,有

3、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我院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电针联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更好,为进一步探究其临床效果,木研究选择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65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5.3±4.5)岁,最长病

4、程为5d,最短病程为Id,平均病程为(2.1±l.l)d,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实验组中有25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66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36.1±4.3)岁,最长病程为5d,最短病程为Id,平均病程为(2.3±1.2)d,所有患者均为单侧周围性面瘫,将两组患者的般资料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为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此研究数据有较强的对比性,并II可作为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1.2方法1.2.1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电针联合温针灸方

5、法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以手足阳明经作为针刺取穴的重点,并采用手足太阳经及少阳经作为辅助,取穴方法为循经远取结合局部近取的方式。患者在急性期,主要取其患侧的承浆穴、水沟穴、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四白穴、太阳穴、阳白穴、攒竹穴,采用浅刺的方法;选择患者双侧的太冲穴和合谷穴,采用直刺方法,针刺深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较弱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指导患者面部肌肉收缩较轻为止。20min/次,1次/d。在患者留针过程中,取患者下关处进行1次温针灸⑵。在患者的恢复期,针刺透穴,选取患者患侧地仓穴透颊车穴、居醪穴

6、透地仓穴、四白穴透额醪穴、丝竹空穴透鱼腰穴、阳白穴透鱼腰穴,沿皮透刺;并且取患者双侧太冲穴、足三里及合谷穴,采用直刺的方式,针刺的深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患者舒适的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30min/次,1次/d,在留针过程中,温针灸患者足三里及下关2次⑶。后遗症期的患者一般为严重的顽固型面神经损伤,发展变缓或者不发展,在其治疗中要少针多灸,选取患者患侧的地仓穴、颊车穴、下关穴、四白穴、太阳穴、阳白穴,采用深刺的方法;并且选择患者双侧的太冲穴、足三里及合谷穴,采用直刺方式,针刺长度为1寸,将电针治疗仪给予

7、患者两组穴位治疗中,设置患者可承受的电流强度,并选择连续波,40min/次,1次/d,在留针过程中,温针灸患者足三里及下关3次,1个疗程为7d,疗程与疗程之间相隔3d,本研究中患者治疗时间为期4个疗程。1.2.2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电针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同实验组患者的电针治疗。1.3疗效判定标准⑷当患者的面部区域显示为正常视为痊愈;对患者的面部进行仔细观察,有轻微功能减弱的情况,同吋有较轻的联带运动存在,当面部静止吋,有正常的对称张力,口有轻微的不对称,眼轻用力闭合完全,上额运动为中等情况视为显效;当患者功能减弱明显,联带运动并

8、不严重,双侧没有损害性不对称的情况,有半侧面轻微痉挛或者挛缩情况,口不对称明显,眼用力能闭合完全,上额运动为微弱的情况视为有效;当患者的面部静止吋存在不对称的情况,口只能进行轻微运动,眼闭合不完全,上额没有运动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