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

ID:32945858

大小:59.4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_第1页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_第2页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_第3页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_第4页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_第5页
资源描述: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肠结核和克罗恩病临床研究比较和鉴别诊近年来,由于艾滋病的流行、人口流动性增加、生活方式逐渐西方化及内镜等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结核病和克罗恩病(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均有增加趋势。但临床上,肠结核和CD在症状、体征、内镜下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鉴别较困难。现就肠结核和CD的临床特点及两者的鉴别诊断进行复习、归纳、总结,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1•流行病学WHO统计,2006年全世界共有20亿人感染结核病,170万患者死于结核病。欧洲统计分析发现,在40万结核病人中,肠结核占l%oC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具有地区差异,亚太地区低于北

2、美或欧洲。2•—般情况有报道称肠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女性患者,CD亦多见于女性且多为白种人[1]。但另有研究称肠结核和CD均多见于青年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86:1和1.5:l[2]o肠结核患者多为长期居住在结核病流行区或去流行区旅游者,居住环境简陋、落后、过于拥挤的低收入群体、嗜酒或静脉吸毒者,以及医院附近居民或医疗工作者[3],而CD患者多为居住在大城市、受过良好教育且生活较富裕的青年人[1]。3.临床症状及体征肠结核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疼痛部位不定,其他症状还有:慢性腹泻,发热、便秘、便血,肛门周围病变及关节酸痛等肠外症状,常

3、合并不全肠梗阻、肠穿孔等。病变最多见于回肠末端和盲肠,可累及从口腔到直肠整个消化道。CD亦可累计整个消化道,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临床上以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痿管形成为特点,可伴有发热、营养障碍等全身表现及关节、皮肤、眼、口腔黏膜、肝脏等肠外损害。肠结核和CD可合并存在,相较正常人群,炎症性肠病患者更容易患肠结核。3.实验室检查PPD实验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约70%-99.9%和64.2%-84%。QuantiferonTBgold(QFT-G)重组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高达84.29%和96%,可用于诊断肺结核和肺外结核

4、[4]。应用PCR技术诊断结核的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96.1%,且PCR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的一致率高达0.737[5]。肠结核患者的血清抗结核抗体及红细胞沉降率常有升高。T-spot.TB在ITB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D,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0%和92.3%[6]。血清CRP水平变化可预示病情转归。CD患者常见贫血,活动期血沉加快,粪便隐血实验常阳性。4.影像学表现胸腹部X线检查诊断肠结核和CD时价值及其有限。肠结核患者CT扫描时很少表现为肠壁增厚,不对称性肠壁增厚尤其少见,且肠壁没有分层现象,常表现为淋巴结增大,但淋巴结中央

5、常强化减弱°CD患者肠壁常呈同心圆形或者对称性增厚,厚度约0.6-1.5mm,大约50%的CD患者CT上可见到肠壁分层[7]o小肠CT诊断CD的整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达75%-90%和76%-89%[8]。在诊断小肠活动性CD及穿孔、窦道及脓肿形成等CD并发症方面,CT和MRI诊断价值相似,敏感性分别高达95.2%-100%和90.5%-100%[9],但因为MRI无放射线,近几年已有学者提出应用MRI代替CT诊断CDo目前MRI在诊断CD时的具体表现尚无统一定论。6•内镜内镜诊断CD和肠结核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0%、

6、25.6%和49.3%和86.7%、46.2%和63.8%[10]。肠结核和CD常发生在回肠末端,因此结肠镜检查应检查至回肠末端。内镜下肠结核可分为四种类型,即:炎症型、溃疡型、增生型和混合型。炎症型为肠结核的早期表现,常见内镜下表现为:粘膜充血水肿、糜烂伴表面渗出,病变较表浅,无溃疡和增生性病变。溃疡型肠结核常表现为肠壁散在大小不均等的溃疡,表覆黄白苔,溃疡界限多不明显;增生型肠结核表现为增生性结节,呈铺路石样改变。混合型为上述多种病变共同存在[11]。CD是全消化道疾病,大约有10-30%的病人病变部位在小肠,结肠镜下可见非对称性、节

7、段性黏膜炎症、纵行或阿弗他溃疡、鹅卵石样改变,可伴肠腔狭窄和肠壁僵硬等[12]。LeeYJ及其同事认为CD患者常表现为肛门直肠周围病变,铺路石样改变,纵行或阿弗他溃疡,而肠结核病变常小于四个节段,内镜下见回盲瓣变形,横行溃疡,疤痕或假息肉形成[13]。胶囊内镜和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及性质。7.组织病理学表现原则上,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干酪样肉芽肿或找到抗酸杆菌可以确诊肠结核,但是临床上阳性率很低。虽然内镜下肠结核和CD均可表现为非连续性粘膜炎症、节段性病变和肉芽肿性炎,但显微镜下肠结核的肉芽肿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常

8、表现为典型肉芽肿特征,而且肠结核的肉芽肿性炎多位于溃疡边缘,常常相互融合且呈干酪样[2]oKumarasingheMP等研究发现CD早期内镜组织病理学检查中约96%的病人有阳性发现,其中约8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