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

ID:32961814

大小:54.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8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_第1页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_第2页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_第3页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历史教学摘要:要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才能上好历史课;要在历史课中加强素质教育,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都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需要教师去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更新方法如今,新课改的速度加快,我们不得不面对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老师,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握机会,创新教学方法,以便全面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一、合理充分地利用教材,发挥教材的积极作用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国家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放宽了各地区的教材制定规则,不少地区

2、开始自行拟定教材,人教版教材就是其中之一。人教版教材的针对性强,内容新颖丰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比如《必修2》,教材的主题有八个,主要是中国古代经济、现代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历程,研究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以这样一种时代关系为主要编排走向。新课改要求教材中的每一单元之间都应有必然的联系,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连贯性地掌握知识。人教版教材在课后习题、课后活动设计方面也颇费苦心,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活动,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

3、学习生活,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视野,为我们制订教学方案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充分发挥教材资源的作用,提高教材的利用率,有利于历史教学效率的提高。二、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新课标要求我们通过历史必修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正确的品德价值观,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全面完成素质教育。高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丰富的人文情感,最突出的还是爱国热情,对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教材,提升总结教材的精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讲到司马迁、曹雪芹、林则徐等人物时,除了介绍

4、他们的生平,还要从他们的内涵思想上去感染学生。司马迁在最后的岁月里不屈不挠,写成了《史记》;而曹雪芹则在食不果腹的日子里写出了《红楼梦》;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用这些生动的事例感染学生,从而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养成高尚的品质。三、创新课堂教学1.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能将书本上的内容变得灵活、生动,将死物活化,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将历时情境重新还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存在,这样,学生也有了学习历史、认

5、识历史的动力。如在《必修1》“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当年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那种祖国团结的氛围。看完录像后,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并提出对收复台湾、真正实现祖国统一的看法。这样学生不仅接受、巩固了新知识,还能积极思考,不断进步。2•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开展合作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如,首先设定问题,让学生探讨“一国两制统一中国”的必要性,4人一组,让学生自己合作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还可以以此为家庭作业,让他们熟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6、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祖国统一是我们必须坚持的,也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思想认识。在合作讨论教学中,学生都积极参加,对课后作业也充满兴趣。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学生的动口和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作为历史老师,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为目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参考文献:[1]张廷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张廷凯.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

7、: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实验中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