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ID:33104126

大小:155.1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0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2∕T 1660-2010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7.080B05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1660—2010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ulesofPleurotusEryngiifactoryproduction2010-10-12发布2010-12-12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660—2010前言为了规范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生产技术工艺,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确保产品安全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起

2、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建新、马一鸣、姜小红、胡文豪、荆琴芳、贺夫。IDB32/T1660—2010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条件、基质、菌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及贮存、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杏鲍菇工厂化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GB9687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

3、NY5358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NY5099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生产条件3.1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58-2007的规定。3.2培养室3.2.1培养室结构面积(8m×8m)64㎡。菇房内外墙体厚24㎝,实心墙。外墙用石灰纸筋粉刷,内墙用水泥砂浆刮糙,然后再喷上一层5㎝厚度的聚氨酯保温材料。地面夯实后,平铺一层5㎝厚的泡沫板,再浇注10㎝厚的混凝土。墙体地平线以上20㎝处,每间菇房等距离开设30㎝见方的通气窗4扇。菇房高度:地平至屋檐高4.5m,地平至屋顶高6m。每间菇房开设二扇1m×1.8m大门。3

4、.2.2制冷系统3每间菇房(容积288m)配置一台MT-125型制冷机组。3.2.3栽培架每间菇房用角钢或方木搭制4排长7m、宽1.3m、高3m的栽培架。栽培架分设6层栽培床,每层高度40㎝~50㎝。4基质1DB32/T1660—20104.1主料按NY5099中4.2执行。4.2辅料按NY5099中4.3执行。4.3水按GB5749执行。5菌种5.1品种选用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商品性好、适应工厂化生产环境的“杏鲍菇1号”、“杏鲍菇2号”等优良菌株。5.2菌种质量应符合NY/T528规定要求。6栽培技术6.1培养料配方配方1:棉籽壳80%、麸皮

5、13%、玉米粉5%、石膏2%。料水比1:(1.2~1.4)。配方2:棉籽壳57%、木屑30%、麸皮10%、石灰2%、石膏1%。料水比1:(1.2~1.4)。配方3:棉籽壳40%、木屑20%、玉米芯20%、玉米粉18%、石膏1%、石灰1%。料水比1:(1.2~1.4)。6.2拌料按培养基配方称取所需原料,先将其干拌均匀,然后加水搅拌。料水比1:(1.2~1.4)。6.3装袋选用17㎝×33㎝或17.5㎝×40㎝聚乙烯筒袋,用手工或机械装袋。每袋装料量折合干料重550g。装袋后随手套上塑料环,并用棉塞封扎袋口。6.4灭菌装袋后及时进行灭菌处理。6.4.1

6、常压灭菌法先将料袋整齐地堆码在灭菌灶内,100℃保持10h~12h。冷却后取出。6.4.2高压灭菌法先将料袋摆放在专用灭菌箱内,然后用铲车送入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121℃保持4h。冷却后取出。6.5接种2DB32/T1660—2010灭菌后的栽培袋温度下降到25℃时,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手工或机械接种。每袋接种量15g。6.6发菌期管理将接种后的栽培袋移至培养室进行发菌。6.6.1温度控制在20℃~22℃之间。6.6.2通风每天通风2次,每次30min。6.6.3检查栽培袋进入培养室一周后,开始每天检查一次发菌情况,及时发现和剔除被杂菌污染的栽培袋。6

7、.7出菇期管理6.7.1低温诱导当菌丝长满栽培袋后,及时移至出菇室培养架。室温保持10℃~18℃。6.7.2搔菌低温诱导5d~7d后,用铁钩钩出袋口表层老菌种,并保持料面平整,然后用牛皮纸封扎袋口。搔菌作业3d~4d后启动加湿器加湿催菇。6.8子实体生长期管理6.8.1开袋当袋口发现杏鲍菇原基形成后,及时去掉牛皮纸封口开袋。6.8.2疏菇当子实体形成较多时,可进行疏菇,即将一部分幼菇用刀切除,保留1个~3个子实体。6.8.3温度温度控制在16℃~18℃。6.8.4湿度初期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当子实体菌盖直径长至2㎝~3㎝时,湿度可降至85%。6

8、.8.5通风每天通风2次~3次,每次30min左右。通风要与控制温度、湿度统一管理,做到既能通风良好,又能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