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

ID:33160929

大小:51.8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1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_第1页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_第2页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乡风乡韵自芳芬》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风乡韵自芳芬源自山东沂蒙山区沂山南麓的沭河,经沂南、越郯城,浩浩汤汤,蜿蜒而入新沂境内。如果说这条河是织女飘落在人间的一条丝带,那么,中河岛无疑是这条丝带上的一颗明珠。说到这中河岛,你不能不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沭河流经新沂塔山脚下,忽然“花开两朵”分而为二:一向东绕,一顺西环。至下游十多里处又合而为一。于是中间便形成了一个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古称“圈子”,即今所说的“中河岛”。在我的印象里,“中河岛”是美丽富饶的。所谓“中河岛”,涵盖了杜湖、小圩、大圩、旗杆底、褚湖等十多个自然村落。放眼这

2、一马平川,那松软的沙壤土肥沃得似乎真的是“插根铣杠就能发出芽来”,适合本地方所有的水旱庄稼生长。而环绕在周围的沭河水,清澈见底,鱼虾丰足。更有桃、李、杏、梅、栗等等果木杂然村前庄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记得我曾祖(名讳为:名舆,1878—1953)有一首诗:“沿河茅屋三两家,绿柳红桃映晚霞。何日向平心愿了,把酒临窗话桑麻。”就是感叹这里的景色与友人的唱和之作。中河岛又是人才辈出的。仅清代这里曾出过十多位秀才、贡生、进士、翰林等;革命战争年代更是涌现出无数

3、爱国志士、杰出人才:马裕仁(南圃)、马裕金、张鲁轩、魏家美、谢瘦彤等人,参加“青年抗日救国团”,为党的抗日革命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除此之外,其他行业之“名人”亦璀璨夺目:为教育终极一生的张介民、诗书画皆有较深造诣的马南圃、“一针见效、妙手回春”的杜云中等等。中河岛更是民风淳朴的。曾听我家中的上辈人讲南圃老人的母亲贤惠之一事:有时周边穷苦乡邻向其家借点粮食渡饥荒,老夫人不仅如数借予,而且还要附带送给几张煎饼。她说:“既然家里断了粮,很可能已经断顿了,现做饭也还需时间,先吃块煎饼垫垫吧。”又有一事,被苏北广为

4、传颂的曹家好媳妇——四妯娌,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数年如一日,直至老人安然离世,打破了“重病床前无孝子”的世俗观念。如此可见民风淳朴之一斑。遗憾的是面对如诗的田园、如画的美景、如群星布满天空的历史画卷,似乎缺少了一个文字的集结。千百年来,只能凭借着上代传下代的口头上的述说。时间久远,许许多多需要传留后人的精髓难免遗失、乃至湮灭。所幸的是,《中河岛志》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中河岛志》来之不易。主编张鲁道老人,以八十余岁的高龄,抱着对家乡的拳拳眷恋之情,不畏劳苦,不辞艰辛,坚韧执著,孜孜以求,丰县新沂往返数十

5、次,访乡邻,查资料,汇文稿……在我看来,室内的文稿撰写,图片编排,乃至文字校对等虽辛苦,但尚属“雅事”。对毕生从事治学、文字工作的张老来说,单就能力来讲是驾轻就熟的,其难在次。更难的是室外的商谈联络、人员组织、出版发行,乃至资金筹集等“俗事”。而张老集“俗”与“雅”于一身,承担了绝大部分工作量,以呕心沥血喻之毫不为过。张老是我族叔。以前仅听说过,知其五十年代毕业分配到丰县工作,后从丰县党校校长岗位上退下。我到了党校工作之后,渐渐有了联系。他专门赠我其个人专著《风雨八十年》。作为晚辈,无以回报,斗胆自书涂鸦

6、之作“风雨兼程八十年,我叔人生不平凡。丰邑众称张马列,著作等身美名传”以贺之。今观其主编的《中河岛志》,更为其毅力执著和对家乡的赤子之情所折服。而《中河岛志》之考证翔实,内容全面,文字朴实且图文并茂,是当之无愧的。打开这本书,文字的感觉与图片的视觉一起流淌,蕴含其中的乡风乡韵散发出扑鼻的芬芳。由此看,《中河岛志》必然成为见证中河岛历史和昭示中河岛未来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样说,如同一座高山上偶然滚入江河的璞玉,历经岁月的雕琢,历史的风化,时代的浸润,中河岛这块玲珑剔透的明珠美玉,必将在新时代的背景中焕发出更

7、加迷人的光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