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

ID:33201119

大小:66.3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2-22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_第1页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_第2页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_第3页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_第4页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冲口小街走出的悲苦诗魂马陵山镇钟吾古国遗址旁边,有一条古老的小街叫冲口街,今天叫冲口村。村南向东不远处就是楚霸王和虞姬的故里。“冲”字的繁体写作“衝”,是交通要道的意思。清代的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就是经过这里,直到今天,马陵山东边的宿新公路还有人叫它“皇路”,就是皇上走过的路。清代,冲口村曾经诞生过一位青史留名的女诗人,她的名字叫倪瑞璇。倪瑞璇,字玉英,清康熙41年(公元1702年)出生在冲口的一个穷秀才家。倪瑞璇的父亲倪绍瓒谢世较早,瑞璇随母亲和哥哥曾寄居在马陵山西边骆马湖南边睢宁县的舅父樊正锡家。樊是睢宁名士,他见外甥女聪颖俊秀,爱之若己出,时时教她读书

2、赋诗。桂履贞《徐州诗征》载:“瑞璇六岁闻兄读《易》,过耳成诵,核之书,始识字。闻舅氏讲《圣经》,颇能意会,常往听,自后解句读(“豆”音)……七岁学为古文,八岁作《九河考学诗》及骈体,九岁读宋五子书,识性道渊源。著《周易阐微》、《中庸折衷》、《大学精义》。”后来倪瑞璇能写出那么多诗文,除天资聪颖的条件与自身努力外,与舅父樊正锡的精心栽培是分不开的。清雍正四年(1726年),经人介绍,倪瑞璇嫁给宜兴徐起泰为继室。当时,徐在睢宁教学馆,能诗善文,才华横溢,颇有名望。可徐在科举仕途上一直郁郁不得志。有感于丈夫的坎坷际遇,倪瑞璇曾愤然援笔赋诗三首,题目是《夫子应试澄

3、江,失意回睢,予时抱病,愤而赋此》: 其一霜风吹冷敝裘回,枫叶芦花两岸开。莫笑此行无所得,饱看春色渡江来。 其二百计千方挫刘蕡,造化小儿那爱文?惯使奇编埋秋草,肯教才士步青云? 其三南北东西脚不停,饥寒踪迹比飘蓬。穷愁未著书千卷,抑郁徒浇酒一瓶。 这三首诗的内客各有侧重:第一首写深秋时丈夫试罢,冒着凄风苦雨匆匆归来,周身的装束简直就是一个要饭化子的打扮。女诗人一看便知,丈夫这次考试又不遂心,怎样才能安慰丈夫?后两句“莫笑此行无所得,饱看春色渡江来”,当是含泪的苦笑,或许能给丈夫一点安慰。第二首虽是诅咒不爱美文、不怜贤才的造物主,实际是借写唐代昌平人刘蕡(字

4、去华)参加科考受挫不满,抒发对主考官乃至施行科举考试制度的封建统治者的愤慨,是对当时选才用人制度的极端不满,流露出对丈夫怀才不遇境况的深深同情。第三首是对丈夫为生存和前途到处奔走的“飘蓬”一样的生活表示深深同情和安慰,同时对丈夫“著书千卷”愿望难以实现表示深深遗憾。丈夫以酒浇愁,女诗人也只能陪着叹息,一筹莫展。倪瑞璇不仅是一位“通四声,能作长短句”的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箫管琴棋,攒花刺绣,剪裁刀尺,一见精晓”。她著述的书稿,可惜均于病危弥留之际,通通付之一炬。焚稿原因,后人推测有二,一说是她年方而立,重病摧损,伉俪永诀,万念俱灰,与其留下诗稿夫君读之哀伤

5、有加,何如焚化一绝情根;一说是慑于当时文字狱的威胁。现在流传于世的《箧存诗稿》,是徐起泰在整理亡妻遗物中发现抄录、整理成册的。徐起泰在《室人倪氏行略》中写道:“室人死后,复得其遗诗草稿于箧,蠹蚀半,急录之,共二百余首。”《历代妇女著作考》载:“《箧存诗稿》共三卷,清道光十年(1830)已有了刊本”。可惜,至今还没有查找到这个本子。袁枚的《随园诗话》曾提到倪瑞璇的诗作。倪瑞璇的《箧存诗稿》中,有不少咏史寓慨的佳构。如《过龙兴寺》、《读梁书?武帝纪》、《阅明史·马士英传》、《游南岳寺》等。诗人热情歌颂了历史上忠贞之士的高尚情操和爱国精神,无情地揭露了昏庸君主荒

6、淫误国、权奸佞臣卖国求荣的罪行。诗人、学者沈德潜评曰:“独能发潜阐幽,诛奸斥佞,巾帼中易有其人耶?每一披读,竦然起敬。”瞿源洙曰:“孺人之诗,无粉黛薰泽之色,有风霜高洁之象,俨俨如对正士端人。”倪瑞璇生活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在民族、阶级双重压迫下,生活极为痛苦。诗人在《闻蛙》一诗中写道: 草绿清池水面宽,终朝阁阁叫平安。无人能脱征徭累,只有青蛙不属官。 傅莉敏在《中国历代才女诗歌鉴赏大辞典》中赏析此诗时写道:“倪瑞璇生活的清康熙后期及雍正年间,在清王朝统治的历史长河中,上接经济逐步恢复和稳定的顺治康熙时期,下连经济日益繁荣和发展的雍正乾隆时期,开始了太平盛

7、世的端倪。可是,兴盛之下,繁重无休止的徭役把人民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本诗以此社会现实为题材,闻蛙而咏,针贬时弊,鞭笞清王朝强加于百姓的赋税剥削。以蛙起兴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之一。诗歌题名为《闻蛙》,诗中也确实处处说蛙,但是实际上作者旨意不在咏蛙,而是托蛙兴感。诗中触景生情,由青蛙‘终朝阁阁叫平安’的声音,引出人世间‘无人能脱征徭累’的苦难,自然而巧妙地启发读者去联想社会上的种种不堪重赋(负荷)之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和谴责。”此诗闻蛙而兴,使全诗蛙、人、情、景浑然一体,相得益彰。诗歌语言明白如话,琅琅上口。诗人托物寓慨,对黑暗社会进行无情地批判,而官

8、吏们对人民残酷剥削压榨,却时时宜传所谓“德政”,地方官在任期满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