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

ID:33216130

大小:185.00 KB

页数:54页

时间:2019-02-22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_第1页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_第2页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_第3页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_第4页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经络穴位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活血通络“八浴”健身21.浴头部。32.浴两臂。33.浴胸部。34.浴腹部。35.浴背腰。36.浴臀部。47.浴两腿。48.浴两脚。4脏腑经穴推拿疗法5「概述」5「基本内容」51.锁骨上部穴位52.肩臂部穴位63,胸部穴位74.剑突部穴位85.侧胸部穴位86.侧腹部穴位97.腋肋部穴位108.背胛部穴位109.腰部穴位12「操作方法」12中药泡脚刺激足部丰富的神经末梢18养生有道知足常乐20足浴治疗范围广20根据体质慎选药材21足浴误区逐个数23点穴按摩疗法院揉压打点疏通经络241、点穴按摩是自然疗法,立足于平时,保健与治疗于一

2、体242、点穴按摩是体内、外治疗的统一,重在内外协调253、深刻认识点穴按摩疗法,是我国中医药学有机组成部分和祖国传统的有效治疗方法26常捶背疏通经络28梳通头部经络多养生28三把梳舒经活血保健康29第一把牛角梳梳头用30第二把宽尺木梳梳手掌脚底30第三把猪鬃毛梳沐浴梳身30通经络健身圈健身3154力挽狂澜31对掌按摩31湖心划船32锤击泰山32云雾采茶32反弹琵琶32多动脚趾可健胃小腿集中脾胃经32多动脚趾可健胃33小腿集中脾胃经33日行千米摩胃肠34春季防胃病少嚼口香糖34春困拍拍腿内侧35春季适宜“敲胆经”36点脚按筋降肝火37捏脊调理胃肠38常环

3、腰拍打可调经通便38搓膀胱经治感冒头痛39胃经养气血的捷径40常松腰气血通44经络疗法:手到病除创神奇45人体防御屏障——膀胱经47调节内分泌从三焦经入手50温通背部经络把寒气赶出来52中医脏腑经络理论秋泡脚防燥53口干舌燥沟通“二脉”54活血通络“八浴”健身“八浴”健身法就是按8个部位顺序进行摩擦,即头部、两臂、胸部、腹部、脊背、臀部、两腿和两脚。“八浴”54可以使气血加速运行,经络通畅,使全身温暖舒适,睡眠安宁,大小便畅通,皮肤光泽,身体强健。同时,对头晕目眩、腰酸背痛、肾虚腹胀、手足发麻、下肢水肿、神经衰弱等慢性疾病都有一定疗效。具体方法如下。1.

4、浴头部。浴头顶:戴上手套(下同),五指聚拢成钩形,以百会穴(头顶正中线,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逐圈向周围划圈(约9圈)至头发边际,再按逆时针方向逐渐划圈回到百会穴,共做8个来回,呼气时一圈,吸气时一圈,全身放松。浴颈项:以两手手指轮流在颈部前、颈部后摩擦24次。2.浴两臂。先擦左臂,右手沿左臂内侧腕横纹向上,擦至肩部,吸气,再摩擦臂外侧至掌背,呼气,共做16次。然后换右臂,方法同上。3.浴胸部。将前胸分成3块,即分别以左乳、右乳、膻中穴(两乳中点)为中心,两掌相叠,以掌心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方向划圈,各按摩24圈。乳头处勿重擦。4.浴腹部。以

5、肚脐为中心,先顺时针方向分9次逐圈向四面划圆,上到胸骨下方,下至耻骨上方;再逆时针方向逐圈向腹中间划圆,回到肚脐处。重复4次。5.浴背腰。脱掉上衣,侧卧或正坐,先用“围巾”54擦后背,一手在肩上,另一手在背后,各牵一端,先自上而下,后自下而上反复擦后背。然后穿上衣坐着擦腰部两侧。摩擦至有热感为佳。6.浴臀部。用单掌擦臀部(先左后右),各擦30~40圈。擦阴囊和会阴部,重复4次。7.浴两腿。两腿分开,脚趾上跷。两手掌沿大腿根外部向下擦至脚踝部,再转至内侧向上擦至大腿根部,一下一上为1次(类似椭圆形状)。左右轮流各做24次。8.浴两脚。先擦脚面,后擦脚底,重

6、点是涌泉穴(屈足,脚掌前三分之一凹陷处),摩擦2~3分钟,以有热感为佳。浴身工具可用布制或纱制手套两副,厚围巾两条(可用两条毛巾拼成)。浴身时间可在早晨起床前,每次半小时左右。天冷时,可卧床盖被,先擦上身,再穿衣擦下身,防止着凉。天热时,脱去上衣,站、坐、卧均可,如出汗,也可改水浴擦身。患各类皮肤病或肿瘤在表皮部位,切勿干浴。浴身不宜用力,以免将皮肤擦伤。54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概述」脏腑经穴推拿疗法,是根据“体表——内脏相关”的理论,用手指按压体表穴位(多以腹部穴位为主,也可针对不同疾病选用背部、四肢及头面的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经络内

7、联脏腑,外络肢节,内脏与体表密切相关。例如背部的背俞穴、胸腹部的募穴,就是脏腑的经气输注和聚集之处。内脏病变,往往通过经络反映到胸、背体表;而胸、背体表一些部位的按压刺激,也能通过经络传导到内脏及有关部位而产生治疗效应。根据这一原理,以手法推拿胸、背部的相应点(压痛点),即可通过经络而发挥其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并且还能治疗局部疾患及与脏腑有关的其他疾病。「基本内容」本疗法穴位的选择有一定的讲究,简要介绍如下:1.锁骨上部穴位(1)锁上1:位于胸锁关节处,锁骨内端的上缘。将手指按入胸骨上窝,压向锁骨端。主治心悸、偏头痛、眩晕、耳部疾患、恶心呕吐。54(2)

8、锁上2:锁骨上缘中点向内一横指,在锁骨的内侧面。将手指深入锁骨上窝,抵在锁骨内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