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ID:33338862

大小:442.9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2-24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_第1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_第2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_第3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_第4页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第1期,2001年1月ActaScientiarumNaturaliumUniversitatisPekinensis,Vol.37,No.1(Jan,2001)1)黄河三角洲湿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许学工林辉平付在毅(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北京,100871)布仁仓(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摘要以黄河三角洲为例进行了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的探讨。针对黄河三角洲主要生态风险源洪涝、干旱、风暴潮灾害、油田污染事故以及黄河断流的概率进

2、行了分级评价;并提出度量生态损失与生态风险的指标和公式,分析了风险源的危害作用;运用遥感资料、历史记录、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完成了区域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河三角洲的区域生态风险管理对策。关键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黄河三角洲;湿地中图分类号X171110引言生态风险评价是伴随着环境管理目标和环境观念的转变而逐渐兴起并得到发展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工业国家一度追求的“零风险”环境管理逐渐暴露出其弱点,从而产生了风险管理的环境政策。生态风险评价是为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因

3、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环境[1]管理者的重视,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生态风险评价的最初目标是预测环境中污染物对生态系统或其中某些组分产生有害影响的可能性,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这些评价所指的风险源是进入生态系统和环境中的化学毒素,它们以生态毒理学研究为技术手段,运用环境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2]预测和评估污染造成某一程度的损害发生的可能性。然而,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具有危害作用、并具有不确定性的因素不仅仅是污染物,各种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如洪水、风暴、地震、滑坡、火灾和核泄漏

4、等,一旦发生,必然危及生态系统及其内部组分的安全和健康。这些灾害性事件也是生态系统的风险源,而且将影响到较高层次和较大尺度的生态系统。因此,生态风险评价要利用环境学、生态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采用数学、概率论等量化分析技术手段来预测、分析和评价具有不确定性的灾害或事件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可能造成的损伤。它与一般生态影响评价的重要区别在于强调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并在评价结果中体现风险程度。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是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分支。它是在区域尺度上描述和评价环境污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

5、助项目(49771005,49631040)收稿日期:1999212230;修回日期:2000202229112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7卷染、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等产生不利作用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与单一地点的生态风险评价相比,它所涉及的风险源以及评价受体等都在区域内具有空间异质性,即存在区域分异现象,这就使其更具复杂性。[3~8]参考国内外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考虑到评价对象的尺度和空间分异的要求,区域风险评价的方法步骤可以概括为研究区的界定与分析、受体分析、风险源分析、

6、暴露与危害分析以及风险综合评价等几个部分。本文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例,进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探讨。1研究区的界定与分析黄河三角洲展布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以山东省垦利县宁海为顶点,西北起套尔河口,东南至淄脉沟口,系1855年黄河于铜瓦厢决口北夺大清河道注入渤海后冲积而成,面积26010km,此范围在自然地理上称为近代黄河三角洲。在行政区划上包括了山东省东营市的大部分和滨州地区的边缘地带。本文即以自然地理学上的近代黄河三角洲作为研究区。111黄河三角洲区域背景本区位于东经118°07′~119°

7、18′,北纬36°55′~38°12′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质构造为中、新生代断块2坳陷盆地,是一个大型复式石油、天然气富集区。地貌为三角洲冲积海积平原,可以分为以宁海为顶点的近代三角洲和以渔洼为顶点的现代三角洲。黄河河道从三角洲中部流过。古河道高地分别以宁海和渔洼为顶点呈掌状辐射,其间为缓平地和河间洼地,微地貌复杂。这里地下水埋深浅,矿化度高。土壤主要为潮土和盐土,自然植被以草甸为主,发育了广阔的河口新生湿地和滨海湿地,区内设有以保护湿地与珍稀鸟类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

8、河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活跃的地区,2黄河携带巨量泥沙沉积在河口地区,平均造陆速率为30km/a,但近年来黄河枯水期断流加剧,造陆速率减慢,海岸侵蚀加强。在经济上,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和商品粮生产基地。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在区域经济中也起着支柱作用。虽然由于黄河三角洲成陆新,其开发落后于其他著名的大河三角洲。但是,它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因此,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被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第一批优先项目计划,山东省也把它列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