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

ID:46671794

大小:6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_第1页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_第2页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_第3页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_第4页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完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探究【摘要】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黄三角湿地环境不断恶化。当前生态补偿不到位等客观因素影响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通过完善湿地生态补偿立法和管理体制、拓展补偿资金渠道、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量为补充确定补偿标准等路径,有利于提高湿地生态补偿的效果,促进黄三角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偿路径黄河三角洲(以下简称黄三角)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上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形成最为年轻、保存最为完整、生态系统极具特色的滨海三角洲。黄三角保护区每年有大量的迁徙鸟类在这里越冬栖息和繁殖,素有“物种基因库”的

2、美誉。由于湿地生态系统尚处于演变发展的初级阶段,土壤盐渍化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质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含量较少,光照时间长,水分极易蒸发,水资源短缺严重,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很难恢复。黄三角湿地生态环境现状湿地退化显著,面积萎缩严重。黄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减少导致淡水供应能力降低,造陆功能衰弱,湿地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面积萎缩。从20世纪末以来,黄三角陆地区域的湿地面积在不断地加速萎缩,淡水湿地盐渍化现象越来越快,使得盐沼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到21世纪初,三角洲陆地区域的湿地面积总量已经锐减到2万6千平方公里,淡水湿地的不断盐渍化也使得许多水生植被的生态环境

3、遭到破坏,生长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减少,生长面积大规模萎缩,目前仅剩480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淡水湿地面积减少了近1万平方公里。湿地盐碱化趋势加重。据相关主管部门考察统计,淡水湿地面积每年退化为盐碱地面积的数量在不断增加A1985的493平方公里到2004年的631平方公里,这19年间平均每年退化的面积要比上一年净增7.2平方公里。盐碱化湿地面积不断加大,已成为黄三角最具典型性、同时亦是恢复治理难度最大的湿地类型,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生物多样性因湿地植被退化而显著降低。黄三角原有草地面积1850平方公里,具有发展自然草地畜牧业的理想条件。但近年来草地面积已经减少15%

4、以上,而且草场的生产力也大幅下降,有近70%的草地生产力低于10年前的水平,这些草地都退化为3~5级不等的草场,直接后果就是产草质量和数量的双降,载羊量显著减少,造成此恶果的主要源头则是开发滩涂、建设水库、养殖水产以及大面积的草地被改造为粮田。此外,不加限制的开采也导致甘草、草麻黄、蔓荆等植物数量锐减。灌丛面积也因20世纪中叶以来的毁林开垦而减少了75%0由于人为地过度捕猎和攫取,黄三角湿地水禽种群数量锐减,鲸鱼、银鱼等特产踪迹难觅。完善黄三角湿地生态补偿路径的必要性完善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是历史机遇的迫切要求。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

5、划》,这标志着黄三角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生态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通过对规划中高效经济的内涵和功能定位的解读可以发现,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与开发的前提必须是生态保护下的可持续发展,而湿地又是黄三角最重要和最具特色的,同时又是相对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目前已出现的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草地等植被退化等问题表明,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必将阻碍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而完善黄三角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有助于提高湿地生态补偿的绩效并为最终实现黄三角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因此,完善湿地补偿路径已成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湿地生态补偿路径是弥补当

6、前补偿不到位的客观需要。其原因如下:一是黄三角湿地生态补偿的相关立法和政策缺失。以油田开发为例,黄三角生态脆弱,却承载着中国第二大油田的生产开采压力。截至2012年1月1日,胜利油田取得探矿权勘探面积达19.4万平方千米,油、气资源总量分别为145亿吨、24738.6亿立方米。油田开采给黄三角湿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破环,胜利油田对黄三角进行过治理与补偿,但终归是企业的自觉行为,缺少法律制度上的约束和相对稳定的政策指导,很难得到治理资金上和技术上的满足,许多补偿实践难以贯彻实施。黄三角的发展本身极具以生态文明为治国方略的时代特征,而所有与之配套的绿色生产、节能低碳、生

7、态环保等方面政策尚未出台或未能落实,仅依靠地方财政的支持难以保护和建设当地的生态。二是黄三角湿地资源的权属界定不清,在湿地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和体制不顺等问题。黄三角自然保护区的归口管理单位是国家林业局,但同时还受到多家行政机关在其职权管辖下的业务分管,例如,东营市林业局、环保局、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黄河河口管理局分别负责林木管理及协调、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保护区事务安排、黄河河段管理。此外,其他行政部门如水利局、国土资源局、交通运输局等参与管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被多头行政管理划分破坏,造成整体补偿措施难以贯彻执行。三是黄三角湿地生态补偿的资金渠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