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ID:33399210

大小:9.14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2-25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_第1页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_第2页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中文摘要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中文摘要第一部分经舌形瓣入路垂直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目的:探讨经舌形瓣入路应用垂直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采用经舌形瓣入路应用垂直钢板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39例,男12例,女27例;年龄18-73岁,平均42.6岁,按照AO分型,C1型16例,C2型15例,C3型8例。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8个月,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其中一例螺钉退出,一例术后感染,愈合时间12-24周,平

2、均18周。根据Mayo肘关节评分,其中优22例,良10例,中3例,差3例。优良率84.2%。。结论:经舌形瓣入路垂直钢板技术能有效地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关键词:舌形瓣入路;垂直钢板;肱骨远端C型骨折I中文摘要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第二部分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本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肱骨髁间骨折患者31例,分别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16例)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15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肱三头肌肌力及并

3、发症。结果: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个月,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2例出现短暂性尺神经麻痹症状,2例出现关节僵硬;经尺骨鹰嘴截骨组2例出现克氏针退出,突出于皮肤表面,其中1例患者诉疼痛,1例老年患者12周后截骨块仍未愈合,予以石膏固定4周后截骨块愈合,但该患者存在关节僵硬。肱三头肌肌力采用等速肌力测试,肱三头肌舌形瓣组等张收缩时,患侧肱三头肌肌力较健侧减少约15.2%,等长收缩时,患侧肱三头肌肌力较健侧减少约19.9%肘关节功能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优9例,良2例,中1例,差2例,优良率为78.

4、6%。尺骨鹰嘴截骨组:优9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入路皆能取得满意疗效,但考虑肱三头肌入路存在伸肌肌力丢失,我们建议首选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尤其对于C3型骨折。但对于伴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考虑存在骨质愈合能力差的问题,不建议首选此入路。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手术入路,等速肌力测试II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中文摘要第三部分老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螺钉植入区域骨量变化的定量分析目的:通过对比肱骨髁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不同随访时间X线螺钉周围灰度的变化,定量分析螺钉置于肱骨髁

5、后外侧及肱骨髁两侧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科2009.9-2012.11肱骨髁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30例,其中男5例,女25例,钢板及螺钉置于肱骨髁后外侧区域的14例患者为肱骨髁后外侧组。钢板及螺钉置于肱骨髁两侧或单侧区域的16例患者为肱骨髁侧组,平均年龄68.1岁,术前均诊断为肱骨髁间骨折及骨质疏松症。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方面均匹配。用photoshop及ImageJ软件测两组患者X线片灰度值,取相对值,即肱骨髁远端螺钉处1.0-2.0c㎡面积上的平均灰度值。主要观察指标:术后三天,随访期(术后6月、术后一年)两组患者肱骨髁远端不同区

6、域灰度值的变化。结果:30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9个月-26个月,随访数据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随访期两组肱骨髁远端处灰度值均较术后三天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对比术后六月与术后三天的灰度值变化,肱骨髁后外侧组灰度值变化大于肱骨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一年与术后三天的灰度值变化,肱骨髁后外侧组灰度值变化大于肱骨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后一年与术后六月的灰度值变化,肱骨髁后外侧组灰度值变化大于肱骨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肱骨髁后外侧骨量的不足,螺钉置于此区域,会增加松动、断钉的风险

7、,肱骨髁内外侧,骨量相对丢失不大,可以作为理想的置钉区域。因此,临床上对于肱骨髁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更建议选择使用平行钢板固定。关键词:肱骨髁间骨折;骨质疏松症;灰度;螺钉松动III中文摘要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第四部分肱骨远端骨折后尺神经炎发生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目的:探究肱骨远端骨折创伤后尺神经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术中尺神经的处理选择。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从1990年1月到2014年12月肱骨远端骨折的相关文献,按照排除标准筛选后,提取需要的数据,通过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纳入39个回顾性临床研究:骨折累计内侧柱的研究

8、共37个,按尺神经处理方式分为尺神经原位松解组((insitudecompression,SD)和尺神经前置组(ante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