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ID:33419402

大小:583.51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8-05-2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区域环境影响评价6.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特点6.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及意义6.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工作程序6.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6.5区域环境容量分析6.6区域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6.7开发区土地利用评价6.8区域环境管理计划区域开发活动: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特定的时间内有计划进行的一系列重大开发活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且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行动规划或者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6.

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意义6.1.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广泛性和复杂性战略性不确定性评价时间的超前性评价方法多样化更强调社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6.1.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同开发建设项目紧密相关的主要类型有:流域开发、开发区建设、城市新区建设、城市旧城区改造等。6.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类型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应当遵循如下原则:同一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战略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6.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和意义6.2.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目的:通过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环境影响评价,完善区域开发活动规划,保证区域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区域

3、环境影响评价从宏观角度对区域开发活动的选址、规模、性质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为区域开发功能的合理布局、入区项目的筛选提高决策依据;有助于了解区域的环境问题;可作为单项入区项目的审批依据。6.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区域开发活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内容开发区的选址合理性分析内容开发区的总体布局合理性分析内容开发区规模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分析内容区域开发土地利用与生态适用度分析内容拟定开发区环境管理体系规划6.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工作程序6.3.1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设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确定开发

4、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6.3.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基本相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报告书编写阶段为了使区域环境评价工作成果更具有针对性和符合实际情况,应当在评价的中间阶段提交中间阶段性报告。6.3.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按照下列原则确定:按不同环境要素和区域开发建设可能影响的范围来确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范

5、围;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应体现表6-1所列基本原则,具体数值参照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6.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环境容量:是指在保持环境不致受损害的情况下,某一环境单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环境容量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在满足一半目标值的限度内,区域环境容纳污染物的能力;二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最大允许排放量。环境容量由两部分组成:基本环境容量和变动环境容量。6.5区域环境容量分析6.5.1环境容量的概念环境容量可分为区域环境容量和某环境单元单一要素的环境容量按照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和

6、生物环境容量按照污染物性质划分:有机污染物环境容量和重金属与非金属污染物环境容量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理划分:物理扩散环境容量和化学进化环境容量6.5.2环境容量的类型6.5.3.1水环境容量计算(1)基本概念水环境容量:在给定水域范围和水文条件、规定排污方式和水质目标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该水域最大允许纳污量。按照污染物降解机理,水环境容量可划分为稀释容量和自净容量两部分。6.5.3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基本特征资源性区域性系统性影响要素水域特性环境功能要求污染物质排污方式确定原则保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流域各段水域环境容量的相对平衡(2)计算步骤通常情况下,

7、水域的环境容量计算可以按照以下6个步骤进行:水域概化基础资料调查与评价选择控制点建立水质模型容量计算分析环境容量确定(3)设计条件计算单元的划分——往往采用节点划分法控制点的设置水文条件边界条件排污方式(4)利用水质模型计算水环境容量零维模型一维模型二维模型零维模型对河流,零维模型常见表现形式为河流稀释模型;对湖库,零维模型主要有箱式模型。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环境问题可概化为零维问题:河水流量与污水流量之比大于10-20不需要考虑污水进入水体的混合距离下面主要介绍三类常见的模型:定常设计条件下的河流稀释混合模型、概率分布设计条件下的河流稀释混合模型和湖库的箱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