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教学ppt课件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

ID:33437999

大小:188.01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8-05-24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_第1页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_第2页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_第3页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_第4页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期教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章老年期(60岁以后)第一节老年期的心理变化感知觉感觉是通过神经系统的生理化学过程形成的。增龄(30岁后)将引起神经系统功能普遍下降的趋势。65岁后,多数人在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40岁后,脑细胞减少速度加快,高龄后脑细胞丢失27%,同时脑血管硬化,血流减慢,对老年人心理功能的影响很大。老年期的智力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可分为智力的“液态”技巧性(流体智力)和智力的“晶态”实用性(晶体智力)两类因子随年龄增长,“液态”技巧性智力开始呈下降趋势,而“晶态”实用性智力仍继续增长老年期的情绪老年期情绪强度和紧张度相对

2、减弱,老年人不易生气,也难化气。老年期情绪的快感度个体差别很大。我国老年人的基本情绪状态是良好健康的。老年期的人格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社会生活的成长过程中,在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身结构。心理学家把老年人的人格类型主要分为4种:整合良好型:高度的生活满意度、成熟、能正视新的生活防御型:刻意追求目标,对衰老完全否认,活到老,干到老,乐在其中被动依赖型:强烈依赖他人和盼望他人对自己的帮助和体恤,或对周围一切似乎都毫无兴趣整合不良型:有明显的心理障碍,需在家庭照料和社会组织帮助下才能生活第二节老年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老年期社会活动的变化1、退休与强制退休男60

3、周岁女55周岁退休给老年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震撼经济收入少了社会地位下降了生活失去重心2.人际交往的变化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数量相对减少,感情色彩更浓,交往的性质和功能也发生变化。3.家庭关系的变化不再是家庭核心,甚至成为家庭负累的角色。家庭结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关系以及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所受的待遇,都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身心整体状态。二、社会角色的转变与适应1.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危机感,并且对自己的价值产生怀疑。2.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在家庭中,由“家长”角色转换为被动接受照顾的角色),它容易使老年人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3.工具角色转换为感情

4、角色。这样角色的转换使老年人常常碰到性别角色模糊问题以及伴随而产生的老年夫妻之间的冲突。4.父母角色转换为祖父母角色。第三节老年期相关问题及其干预一、老年痴呆(一)问题描述老年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性疾病。是指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时空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健忘、时空混乱、语言不清、情绪改变、意识模糊,甚至由于行为失常,生活不能自理而死亡等。因此老年痴呆患者需要更加细心周到的照顾。(二)干预措施1、预防提高心理素质加强活动锻炼讲求饮食健康尊重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尊心2、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照顾居住环

5、境的准备吃药与饮食注意事项安全护理日常生活照顾二、老年期神经官能症(主要指疑病症)(一)疑病症的症状疑病症的老年患者喜欢夸大甚至无端怀疑自身的健康状况,时时抱怨身体不适,稍有异样便四处求医问药,过度治疗、过度保健。需要指出的是,疑病症患者并不是在装病,他们的确感受到了自己所说的痛苦,真切地害怕疾病的侵袭,他们内心的恐惧和身体的不适都是真实的。1.疑病的心理障碍疑病感觉疑病观念2.疼痛3.躯体症状表现多样而广泛,涉及身体许多不同区域,如内有一种特殊味道。恶心、吞咽困难、反酸、胀气、腹痛、心悸、左侧胸痛、呼吸困难,担心患有高血压或心脏病。有些患者疑有五官不正,特别是嘴巴、鼻子以及

6、耳朵形状异样,还有诉体臭或出汗等。(二)影响因素1.心理社会因素老年人面对生活的巨大改变,如婚姻的改变,子女的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生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有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医生不恰当的言语,态度和行为而引起患者的多疑,或者医生作出诊断不确切,反复令病人作些检查,则造成病人产生怀疑患有某种疾病的信念。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以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2.个体素质因素易感素质也是老年疑病症重要的发病基础。此类病人大多人格特征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谨小慎微,对身体过分的关注,要求十分十美,男性患者病前常具有强迫人格,女性则与癔症性

7、格有关。(三)干预措施对于疑病症等神经官能症的治疗,药物疗法的效果是有限的,一般需要长期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性质和背后的深层原因,解除精神因素的影响,建立对生活及躯体病痛的正确认知。1.认识领悟疗法2.森田疗法3.情趣疗法三、死亡问题(一)对死亡的认识1、医学角度的死亡呼吸永久停止脑死亡:深度昏迷;脑干活动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2、社会学中的死亡死亡意味着一个人社会身份的丧失,意味着一个人社会关系的中断,意味着一个人与他人社会交往的中断。(二)死亡的心理阶段伊丽莎白·凯勃勒·罗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