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ID:33771381

大小:307.5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第1页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第2页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第3页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第4页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No.6.20()7GenemlNo.205比较教育研究Comp砌tiveEducationReview2007年第6期(总第205期)●课程、教材与教法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钟媚,高凌飚(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自19世纪中叶起,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经历了实物教学、自然学习和现代小学科学课程三种形态,教育目的从最初的促进个人心智发展到夸天的促进个人一社会共同发展。进入21世纪,重视小学科学课程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平衡的科学课程将成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关键词]实物教学;自然学习;小学科学;平衡的种学中图分类号:c622.3文献标识码:A文

2、章编号:1003—7667(2007)06—0047一05从20世纪50年代末的第一次国际科学教育改革开始,小学科学教育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到了80年代,小学科学课程更是被赋予了核心课程的地位,成为与中学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机组成部分。2001年,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也将过去的小学“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并公布了《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但是,由于冷战时期的政治对抗和文化大革命的耽搁,我国错过了第一次国际科学课程改革,因此这一次的新课程改革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发展并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回顾西方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①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科学学习

3、理论的研究进展,对于促进我国当前小学科学的教学实践以及把握未来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趋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小学科学课程发展的五个阶段早在18世纪,欧洲国家(如德国)开始出现一种新型学校——实科学校,传授有关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类的知识,但当时科学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得到确立。到了19世纪下半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商业的发展,步人工业社会的西方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大量具有初级技术的劳动力。从这一时期起,科学课程开始进入学校课程,并作为一门有组织的学科——普通事物的科学(science0fcommon山in鼯)在西方初等学校开设。【】1本文根据不同时期科学课程在教育理念、课程形态和

4、教学方式上的差异特点,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末的西方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1.19世纪50年代一80年代:“实物教学”模式的小学科学课程最早使科学教育系统化并提出学习原理的教学模式是“实物教学”(objectteaching),也称“实物课”(obiectlesson),其思想源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9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查尔斯(Ch盯】es)和梅奥(Mayo)在访问裴斯泰洛齐之后,结合科学学科的特点最早提出了实物①本文以英美两国为例,对西方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因为这两个国家不仅有150多年的科学教育思想史,而且有相似的课程发展历程,并在不

5、同时期推动了旨际范围内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作者简介:钟媚(1980一),女,广东梅州人,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高凌飚(1944一),男.广东汕头人,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一47—万方数据2007年第6期(总第205期)比较教育研究Comp砌dveEducationReviewNo.6.2007GeneralNo.205教学的思想,致力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Bm—ultv0fobservation)。o实物教学的内在假设认为,儿童的官能是随着年龄逐渐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有序发展的,儿童可以通过简单的观察逐步提高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物教学模式的典

6、型做法是教师选择实物(各种动物、植物、矿物)并向学生呈现,然后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实物的性质和特点,如形状、大小、颜色、质地和成分等,最后让学生记住所述的名词或术语。尽管实物教学的初衷是追求儿童的心理发展,使科学教学与儿童的自然发展撩调一致,但是由于受心智训练说和官能心理学的深刻影响,再加上师资水平的低下,实物教学最终沦为对实物的机械描述和记忆。到了19世纪末,实物教学很快被“自然学习”(nalI-resludv)模式所取代,它所主张的发展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二r=业化进程的推进,科学的功利和实用价值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到了20世纪初,“发展目标”和“知识目标”的相互竞争促成了

7、“自然学习”和“小学科学”两种新型科学课程模式的诞生。2.19世纪80年代一20世纪20年代:“自然学习”模式的小学科学课程19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数百万农民迁移到城市,导致农业生产迅速衰落。1895年,美国“农业促进委员会”和“纽约贫民改善协会”召开了一个联合会议,共同讨论农业生产衰落的原因。“自然学习”被视为一种激发儿童热爱自然的方式,其潜在目的是使儿童喜爱乡村生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