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ID:33800177

大小:109.7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3-01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1页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2页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3页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4页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摘要]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简称HPC)是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选用优质原材料,包括水泥、水、粗细集料以及矿物掺合料和高效外加剂配制而成的新型混凝土,具有高质量和高耐久性。本文主要谈谈高性能混凝土在组成上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步骤示例,论述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选择、原材料的选择和技术措施。[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引言一、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目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耐久性(

2、二)强度(三)工作性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择(1)水胶比(2)浆集比(3)砂率(4)高效减水剂掺量(二)原材料的选择(1)水泥(2)矿物掺和料(3)骨料(4)外加剂(三)技术措施(1)大量掺用粉煤灰改善混凝土性能(1)采用复掺技术(3)限制碱含量防止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四)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实例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示例(一)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二)合理估算配合比(1)估计试拌用水量(2)计算浆体体积组成(3)估计集料用量(4)计算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三)调整配合比与确定设计配合比结论致谢语[参考文献]高性能混凝土(

3、HPC)是指满足特定性能和均质性要求,必须达到该领域规定性能要求,用一般普通混凝土产品的常规生产不能达到其性能要求的混凝土。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了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频频发生,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施工企业只注重多拉项目,而忽略了项目本身的质量问题。质量问题的发生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强度不足,性能不佳导致结构岀现质量问题。上世纪末,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体现了当前混凝土制备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当前建设工程领域对于混凝土制备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的建设工程环境下,

4、科研技术人员对于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关注。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现代混凝土,在其制备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持低水胶比,并且原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严格,还需要添加足够量的高效外加剂和矿物细掺料,除了添加水、水泥和集料之外。而评价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是其耐久性。通常而言,能够实现高工作性、高强度以及高耐久性的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把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作为首要技术指标,同时还具有高工作性和高强度等特性,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发展的方向。、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目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一)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要保证

5、英满足耐久性要求,这与普通混凝土不同。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一系列参数指标,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化学侵蚀性、抗碳化性和体积稳定性以及碱一集料反应等。由于大多数造成混凝土劣化的原因通常都是有害介质经过水的侵入而发生的,所以混凝土抗渗性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耐久性。(二)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其最基本的性能特征。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等都对混凝土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认为,只要水胶比低于0.4,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都可做成高性能混凝土。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胶比和细矿物掺和料的用量。(三)工作性工作性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而言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

6、量的关键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具有高流动性(坍落度应不小于200mm)、可泵性,同时还应具有体积稳定、不离析、不泌水等特性。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拌合物的因素主要有水泥砂浆用量、集料级配、外加剂品种及用量等。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参数选择针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有很多参数指标,而主要的参数包括有浆集比、砂率、水胶比和高效减水剂掺量。(1)水胶比高性能混凝土中水胶比比值较低是其一个重要的配制特点。高性能混凝土为了保证其耐久性满足设计要求,一定要严格控制其渗透性,而渗透性的保证就需要控制水胶比,无论设计强度是多少,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

7、比一般都不能大于0.4,以此最终实现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强度要求调整水胶比。水胶比确定后,用细掺量的掺加量来调节强度。(2)浆集比水泥浆和集料的比例为浆集比。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是流动性大、水胶比小,为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就更求有较大的胶凝材料总质量。但随着浆集比的增人,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会下降,混凝土的收缩也会增加。根据经验,胶凝材料总质量以不超过550kg/m彳为宜,并随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下降而减少。其中水泥用量应尽量减少,而以干缩小的细掺料(如粉煤灰、磨细矿渣等)部分取代,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升和干缩,提高抗化学侵蚀的

8、能力,增加密实度,并降低造价。从耐久性角度来看,必须有足够的浆体浓度和数量,得到良好的工作性,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当胶凝材料用量太少时,混凝土易于离析、分层、各种外加剂的效果会变得很差,硬化后混凝土的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