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ID:33858877

大小:4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1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_第1页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_第2页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_第3页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_第4页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明年经济增长速度会不会下滑?王岐山,关键是增长,欧债、美债背后是增长乏力,GDP增长8%-10%(中国目标)。最高10%,是资源供给原因制约(能源、原材料、交通设施),最低8%,是因为就业原因。2030,工业化,(90亩耕地4个人—世界农业劳动生产力,18亿亩—6.7千人就够,而目前还有7.8亿),为此每年要新增1000万新工作岗位,明年调低至7%,明年提供900万岗位,目前下滑压力已很大,增长速度回落认识是一致的。★为什么中国增长速度在明年会大幅度回落?1、深层次原因。媒体,中等收入陷阱,刘易斯拐点,中等收入陷阱,低收入国家把自己变成中等收入比

2、较容易,利用比较收入,但一旦进入中等收入,再往上去就较难,要靠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中国会不会陷入这个陷阱。刘易斯拐点,低收入国家劳动力成本不大,人口红利大,当发展一定阶段,劳动力供不应求,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大,在这个历史阶段,找不到增长办法,一般会下滑。2、直接原因。拉动经济增长三大力量出口、投资、消费最近似乎都有点乏力。出口连续7个月同比下滑,出口总量80%集中在美国、欧盟(美失业率9%-10%,3%正常)(美为此要创造就业率,恢复美国实业,阻止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动用反倾销、军事力量、外交力量迫使人民币升值)。中国对美出口不会增长,中美关系失

3、衡(美国失业率高,中国通胀率高),需要再平衡。欧盟因为欧债压力,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总需求,减少对中国进口,出口拉动力会大幅度减弱,其他地方没有支付力,明年第二季度会最明显。投资增长率24.1%,新增投资(2011.10与09年同比是负增长,今年第四季度09年投资到期)找不到新的投资点,水利明年4万亿(地方90%),投资的拉动力开始减弱。消费对增长贡献30%左右,消费总量中有3大核心消费(房子、汽车、家电),目前这3大核心消费都有问题,房子—限购压交易量,萎缩不到去年54%,价格下的不多(GDP少了),汽车—环境、交通、限购(去年120万辆,

4、今只有17万辆)(销量两头旺,中间弱),家电—09年贡献6000万亿,今年因限购房影响家电,消费对增长贡献明显回落,明年三驾马车会不会拉不动?3、地方政府原因。中国经济增长地方政府拉动,税收仅仅养吃饭财政,地方政府一靠卖土地借钱(融资平台),由于调控房地产,开发商对未来信心不足,土地流拍65%以上,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大幅减少,地方政府没有资金投资,降价也卖不出去,地卖不了,钱也供不了。6月,在建地方项目缺钱,地方政府资金量一断,在建项目停工,放开4个省市发债权,说明压力很大。中国经济要理性对待,找好平衡点,这部分资金链断了就中小企业资金链,地方政府

5、赖账就越来越多,导致增长速度下滑。4、民营经济原因。中国GDP贡献60%,税收60%,就业80%以上靠民营经济。民营经济被挤压到产业链条底端,国家控制了4大资源(货币,实物—能源、原材料,物流—航空、铁路,信息-邮电、邮政),利润不能平均化,民营经济运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激烈,回报低,再加上融资成本、劳动力上升,又无法通过涨价转移成本,大量民营企业遇到很大压力,民营经济投资欲望10年来最低,移民申请10年来最高,大量优秀企业家离开一线,如王石—留学,明年可能民营经营投资欲望会最低(顶层设计—各个利益群体,民意原则)中国已多元化,要注意各阶层。5、

6、中央政府原因。中央政府拉动经济主要靠货币政策(目前活动空间不大),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借债,由于美、欧债压力,不改变,国家借债要有上限,借债总量/GDP≦60%。借债太多要还!欧债危机提醒中国积极财政政策不能滥用,美借得太多回旋余地也不大,日本债务超过希腊,日本国债超GDP200%,但没有超过日本国民储蓄,(加税、减少国民退休金制度)(美在日本驻军,日方给钱支付,鸠山提出重回亚洲与美国叫板)(日债危机导致5年换6个首相)。财政政策差不多时适当要收缩,国债总量占GDP已接近上线,尤其是近几年国债持续上升,坚决反对太多用财政政策。中国增长的基本面

7、—勤劳致富的愿望没有变,中国工业化、城市化没有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会拉动增长,但应不会降到谷底。中国经济增长一俊遮百丑,保增长仍是明年经济重要话题。保增长地位与反通胀地位要调整。(2011,控制物价上涨,首要任务,王岐山,保增长第一要务、关键。)★保增长与反通胀这两个办法是相反的,决策层一定会在这两者中间找平衡点。怎么找?两种思路,一是救市,先解决速度问题。二是对中国经济进行深度调整。2008年救市,现在又遇到了2008年同样问题,教训要汲取,中国不能随便救市,估计重点放在深度调整上,才能解决两难选择。深度调整对策:主题—①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

8、目前增长方式已到底主线—②调整经济结构。目前中国经济结构对中国经济贡献到位。动力—③深化改革。现有经济体制必须改革,体制红利吃完!★转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