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

ID:33990582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内科眩晕病症患者77例的临床观察郑召梅穆棱市第二人民医院157513【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眩晕患者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眩晕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病史、症状、体征以及检查结果,确定病因同时随访观察。结果80例患者当中主要致病因素有良性阵发性眩晕(BPPV)、后循环缺血(PCI)、偏头痛、高血压以及精神性眩晕等。结论BPPV是眩晕患者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应当提高医师对于BPPV以及PCI等诱发头晕的重视,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其临床症状,同时予以神经系统检查以

2、及对Dix-Hallpike诱发试验予以确诊,从而及时提供治疗干预。【关键词】神经内科眩晕病症;临床观察;讨论分析【中图分类号】R6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128-01前言: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近年来,国外对眩晕的临床研究表明,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眩晕最常见的病因,而国内神经科医牛对BPPV还认识不足,常把眩晕归咎于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

3、silarinsufficiency,VBI)或颈椎病骨赘压迫椎动脉所致。我们对305例眩晕患者的病因进行全面筛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眩晕患者77例,均为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患者,其中男37例,女40例,年龄29〜79岁,35〜59岁者21例,占42%;伴高血压者29例,高脂血症者5例,有颈椎病者15例,心脏病者21例,耳部疾患1例。病程最长3年,最短20min;1天以内者27例,1〜2天9例,2〜3天5例,3〜7天4例,7天以上者5例。眩晕根据症状、体征积分分为轻、中

4、、重度,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17例。入选患者需经头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出血及占位病变。1.2诊断标准1.2.1入选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中药新药眩晕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标准。(1)有典型的眩晕症状:自身有旋转晃动感;或目眩,或视景物有旋转感;或自觉头晕,昏沉或晕胀不适;(2)可有反复发作史。1.2.2眩晕症状体征分级分别根据眩晕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眩晕持续吋间、发作频率、恶心呕吐、耳鸣、Romberg征、直线行走、眼球震颤八项指标分为轻、中、重三级,无症状计0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4分,重度计6分,分别

5、记录病人总积分,其中0〜19为轻度,20〜29为中度,≥30为重度。1.2.3排除标准排除颅内占位、颅脑外伤、血管炎、急性脑血管意外及眼科疾病及合并糖尿病、癫痫,或严重的心、肝、肾和血液系统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者。1.3研究方法77例符合眩晕中医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滇白珠糖浆口服,每次20ml,每日3次,以14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7天及14天进行眩晕症状及体征分级评分;用药前、用药后14天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测定。同时观察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者,继续

6、行降压、降血脂治疗1.4疗效评定77例患者均于治疗1周及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评定标准为:痊愈:指眩晕及行走不稳等症状基本消失,治疗后积分减少91%以上;显效:指眩晕及行走不稳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旋转感,可正常生活工作,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70%〜90%;有效:指眩晕及行走不稳减轻,伴轻微旋转感,能坚持工作,但生活工作受到影响,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6%〜69%;无效:头昏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甚加重,治疗后积分较治疗前减少35%以下。1•结果2.1眩晕临床疗效评定上述77例患者,经滇白

7、珠治疗1周时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4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治疗2周吋,痊愈45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疗程结束总有效率98%c2.2显现疗效滇白珠治疗眩晕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经滇白珠治疗1周及2周吋眩晕症状及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滇白珠治疗1周吋眩晕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足疗程时症状基本消失。2.3滇白珠对不同程度眩晕患者疗效观察滇白珠对于轻及重度眩晕症状有效率达100%,对于中度眩晕患者有效率达96%,各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2.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77例服用滇白珠患者发生不适症状者共3例

8、,症状为胃部不适,反酸、灼烧感及头痛。其中2例与该药应用无关,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服药后出现胃肠部不适,停药后好转,再次服用该药出现该不良反应,考虑与该药应用相关。该药不良反应轻微,患者可耐受,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表2与治疗前相比滇H珠治疗1周及2周吋眩晕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口服滇白珠-疗程不同程度眩晕疗效比较。2.讨论头晕与头痛就像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