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兰的数学案例

胡兰的数学案例

ID:34085017

大小:55.2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3

胡兰的数学案例_第1页
胡兰的数学案例_第2页
胡兰的数学案例_第3页
胡兰的数学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胡兰的数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搭建开放的探究平台——《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回顾和反思英山县实验小学胡兰【案例背景】“三角形的面积”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咼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描述】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片。说出前三种图

2、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样求。该怎样转化推导。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视指导。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的2倍。2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呢?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把得到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变

3、成一个长方形。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生:也很合理。(表扬,祝贺)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倍,高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师:这个办法怎么样?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生: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齐说)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生:书写。集体订正。如果用S表不三角形

4、的面积,用a表75三角形的底,用h表不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体订正。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生:三角形的底和高。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生:独立完成课本中试一试题目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师:(课件展示题目)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评析反思】“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规性的课,如何做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呢?本

5、案例中教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探究学习的平台,构建了新型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打造了快乐的高效课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的教学思路。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多停留在数学学科层面上,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样学。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发挥。而学生迫切需要一种展现自我,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6、,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学习过程放给学生,让学生小组合作,全员参与,共同探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2、学生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上面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方法多样且独特。既渗透了集合的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也为计算组

7、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3•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创造性的处理教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