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关委[2006]12

教关委[2006]12

ID:34163596

大小:431.0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3

教关委[2006]12_第1页
教关委[2006]12_第2页
教关委[2006]12_第3页
教关委[2006]12_第4页
教关委[2006]12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关委[2006]1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关委[2006]12号关于开展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明协会,各有关单位: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的“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贯彻《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精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发明协

2、会经研究决定,继续举办“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以下简称“NOC活动”)。此项活动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的大力支持。本次活动的承办单位为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1“NOC活动”以培养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普及“知识产权”意识为主题,引领科技与精神文明交融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促进了青少年课外文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活动自2002年

3、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启动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四届。第五届活动内容包括:中小学校(含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技术和师范院校)教师与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系列比赛;“全国教育科技发明创新作品展评”;2007“中国国际教育信息化应用”论坛;2007“中国国际IT产业与教育互动成果”博览会四部分。各地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要贯彻公益性原则,坚持社会效益为先,倡导“重在参与”的精神,面向大多数师生,避免只选拔“尖子”的做法。活动要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和农村县镇推进,要关注吸收残疾学生参加。活动要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努力吸引更多的青少

4、年参与进来。同时,要通过开展培训工作,逐步在广大师生中形成一支道德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积极分子队伍。希望各地组委会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积极配合全国组委会做好相关的工作。附件一: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委员会成员名单附件二: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内容附件三: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参赛规则2(此页无正文)主办单位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发明协会支持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

5、央电化教育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2006年11月20日主题词: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通知主送: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抄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2006年11月20日印发共计1000份3附件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织委会成员名单顾问邹时炎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朱新均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邢胜才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姜沛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管培俊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黄尧教育部

6、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长马维野国家知识产权局协调司司长陈志龙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主任李蒙恩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执行主任宋成栋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首席顾问、中国教育电视协会会长副主任鹿大汉中国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原永堂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成员(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王晓芜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田慧生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玉先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副所长李维福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社长李德威中国发明协会副秘书长宋永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周冬成教育部人事司巡视员郭春开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

7、作委员会副秘书长高功志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总策划4蔡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技术装备处处长秘书长李维福(兼)办公室主任任晓姮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胡迎教育部网络科技时代杂志社社长助理组委会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6层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10)87663340;邮编:100021组委会网站:http://www.noc.net.cn5附件二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内容第一部分教师及学生项目比赛学生应用能力项目比赛学生项目比赛分为第一阶段信

8、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和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两个阶段。要求活动参赛选手在取得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成绩后,才可取得参加第二阶段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测评资格。第一阶段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必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考核由各地(市)组委会自行命题。命题时可按照教育部基教[2000]35号文件中不同学段的模块设置,命题可结合各地信息技术教学实际,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的知识。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充分发挥“校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