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ID:34318163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5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_第1页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_第2页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_第3页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_第4页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利用英语阅读文本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内容摘要】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从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篇章结构,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深层理解语义,借助文化背景、推测作者写作的意图和情感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高阶思维能力一、引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将思维品质、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一起列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王蔷2015)。这就意味着思维品质,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不再是优特学生的发展目标,而是对基础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张金秀,2016)。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高阶思维能力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钟志贤,2005)。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但在目前的初中阅读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忽视对文本主题意义的深层探究,课堂教学活动仅局限于识记、理解和运用的低阶学习阶段,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这样的阅读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气氛也常常死气沉沉,这和新课标倡导的“阅读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理念相去甚远。因此,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

3、的理论依据高阶思维最先是在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在1956年进行教育目标分类的时候把以认知为主导的学习目标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六类: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见图1),其中前三个层次识记、理解和运用通常被成为低阶思维,而后三个层次分析、综合和评价被称为高阶思维。6图1图22011年,在Bloom的研究基础上,Anderson将学习目标修改为: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见图2)。这样的修改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分层和阅读能力培养具有适切的指导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是一种三维立体结构体系,包括逻辑性思

4、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包括分析综合、分类比较、抽象概括等技能;批判性思维包含判断推理、质疑解疑、评价预测等技能;创造性思维包含纵横思维、联想想象、模仿创生等技能。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课标》)明确指出阅读要培养学生查找文章的细节和主题,整合信息的能力;能用英语表演短剧;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和Anderson的学习目标不谋而合。其中,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属于逻辑性思维;理

5、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属于批判性思维;能用英语表演短剧属于创造性思维(见图3)。图36阅读课是一种高度综合、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型(葛炳芳,2012),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的完成、多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三、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预测、分析、质疑、推断、评价和创新的多种思维方法,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刻地理解,从而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1.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篇章结构作为阅读课文,教师首先应将其作为语篇来看待,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与句

6、子之间的关系、段落于段落之间的关系,主题句与与支撑细节的关系标题与正文之间的关系等。在判断这些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篇章结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认知连接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宏观地把握文本结构脉络,更细致地梳理文本信息,从而使其对篇章的理解更为完整,更为透彻。例如:Goforit八年级上册Unit4What’sthebestmovietheater?SectionBReadingWho’sGotTalent?这一篇章通过对talentshows介绍,使学生了解才艺展,并通过讨论个人的喜好,学会辩证地去评价一个节目或一个人,最终达到鼓励学生要有梦想和

7、目标,并通过努力和坚持去实现梦想的目的。笔者在阅读教学中,先从标题Who’sGotTalent?出发,引导学生读第一段,找出文中提到的threetalentshows(见图4)。这是全文的导入部分,直接引出话题。图46读第二段完成思维导图(见图5),让学生理解所有的talentshows都有一个共同点。思维导图的绘制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对talentshows有一个分析、判断和辨别的能力,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图5文章的最后一段通过However这个意义转折词,把学生带进了作者的观点。在这里笔者使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维,学会清楚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