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

ID:34468949

大小:411.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6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_第1页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_第2页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_第3页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_第4页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文史天地■一8期¨六书"与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枣柯子干IJ练师驮学对夕语学院,上海200062)摘要: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民族抽象思维的起点,文字在被创造的同时,民族的思维方式也被逐步塑造定型,思维方式一经形成便具有广泛的约束力,决定着使用这种文字的人们的审视趋向等,因而汉语语境下的翻译逃不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六书”中所蕴含的思维方式构成了中国传统译论的理论来源和根基,直接影响了中国传统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这是我国翻译理论区别西方翻译理论根本之所在。以“六书”为始,追本溯源,可以作为建立我国翻译学科话语体系的新途径

2、。关键词: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六书;传统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8—0063—05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以下简称“中国传统译论”)源于中介,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主导性地位,扮演着“承前启我国历史悠久的翻译实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学后”的角色,对原作的解读。对译作的创造都是译者在进行息息相关.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并继承发展的。然而,当操作。都离不开译者的思维运作。而译者身处汉语语境,汉“西学东渐”的浪潮撬开中国古老的大门,中学与西学构成语反映的是汉民

3、族的思维方式。因此,翻译实践从一开始了一对矛盾.中西两种话语体系展开竞争,中国的学术话就宿命地打上了民族思维方式的烙印。加之传统文化强语近乎完败。正如曹顺庆所言:“整个20世纪中国的人文调人的伦理道德,强调人的责任义务,更进一步强化了译学科研究实际上都患上了‘失语症’,全盘套用西方的话语者在这场思维运行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正如上述,伴随系统,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大部分中国人文学科研究都西方译论的传入.国人受其影响亦有从西方译论角度阐述削足适履地成了西方话语系统的注脚。”_l中国翻译理论翻译.这是理论层面。在实践层面

4、,翻译却从未脱离民族思亦是如此.庞秀成指出:“翻译理论中,中国传统学术话语维方式。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正是我们重拾传统,重新探寻被形式/内容这对根源于西方的术语替代、简化、收编。虽中国翻译理论源头的理由之所在。然用这对术语能够帮助理解原有概念揭示翻译中一些中国传统译论来源于翻译实践,而译论一旦形成又未曾理解的侧面,但在文化重建和现代化的旗帜下滥用会指导翻译实践。接受翻译实践的检验。在理论与实践这也会造成中国本土概念的遮蔽、扭曲甚至退化。”吴志杰组辩证关系中,传统思维方式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指出:“上个世纪80年代以

5、来.国内引进了大量的西方翻传统思维方式决定着翻译实践的操作和成果,实践的理译理论.其中包括雅各布逊、费道罗夫、巴尔胡达罗夫、奈论化更离不开传统思维的运作。传统思维方式渗透于一达、卡特福特、纽马克、斯坦纳、穆南、勒弗维尔、巴斯奈特、个民族的各个领域,贯穿于人们社会实践的一切文化活韦努蒂、耿斯勒等一大批学者的译学论著,中国在很大程动。而语言决定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字的产生是一度上成为了西方译论的消费者。在这段时间里,虽偶尔有个民族抽象思维的起点。因此,“六书”造字理所当然地成零星的不乏真知灼见的文章从中国传统的言路

6、论及翻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本源,“六书”中所蕴含的传统思维译.但中国传统译论研究在整体上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方式同样适用于翻译。以“六书”论中国传统文化,国内已态。”口这种状态客观上阻碍了中国翻译的发展,不利于中有专著问世。而以“六书”论翻译,在学者研究中尚属罕见。国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构建。在翻译学成为独立学科、蓬勃笔者查阅资料,仅见钱钟书在其译论名篇《林纾的翻译》一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已刻不容缓。文中,开篇即从《说文解字》的“囵”字人手提出文学翻译标翻译是两种语言的转换。简而言之,主要有三个方准。钱

7、先生的研究虽与“六书”论翻译不同,但具有很好的面:原作、译者、译作。译者处于原作与译作之间,是转换的启发借鉴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做一尝试,将中国传统思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40132)。作者简介:柯q--T,I(1983一),男,湖北黄冈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博士生。一63—文一⋯28期方式与翻译相对照,探讨我国传统译论的理论根源。怀特所说:“全部人类行为起源于符号的使用。正是符号才使得我们的类人猿祖先转变为人,并使他们成为人类。仅仅是由于符号的使用。人类的全部文化才得以产

8、生并流中国人创造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又塑造了中国人。传不绝。”

9、9】“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鲜明独特的民族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性特征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所谓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特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征,“根本上却是由传统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所致,因为任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