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

ID:34491789

大小:406.49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6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_第1页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_第2页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_第3页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_第4页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_第5页
资源描述:

《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_续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青年研究》2003年第12期越轨社会学视角下的青少年犯罪(续)刘能续上期二、当代中国社会情境中与青少年犯罪现象相关的重要社会趋势在介绍了越轨社会学中的各种理论取向,以及它们关于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专门研究之后,我们希望能够回到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境当中,讨论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现象的重要社会趋势。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了青少年犯罪现象背后的重要社会趋势,如皮艺军把建国以后的两次生育高峰(分别是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期),列为整个1980年代和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高峰期的主要原因(皮艺军,2001:300—301);而郭星华也把我国社会孩子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危机

2、,列为青少年犯罪泛滥的主要原因(郭星华,1999)。下面,将对我们所观察到的影响我国青少年越轨和犯罪的重要社会趋势,一一进行列举:11家庭结构的变迁和青少年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流动速度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城乡家庭正日益走向核心家庭化。根据《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课题组1999年对全国7个城市样本点和3个农村样本点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1067人中,其家庭人口规模为2口、3口和4口之家的合计占7317%,户均3133人,充分表明了我国城乡家庭日益小型化的趋势(刘能,即将出版)。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未成年人中独生子女身份逐渐占绝

3、对优势,在中国社会中出现了一个重大的社会变迁,那就是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中的地位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主要表现是:(1)儿童和青少年从一出生开始,就和成年人密切互动,从而赋予了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内平等的互动地位,相应地减弱了家长和长辈的社会权威;(2)儿童的独生子女化,能够使家庭把各种资源集中到一个孩子身上,从而使得现阶段我国青少年的物质生活环境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同时也塑造了他们居高不下的物质消费水平和扩张的未来消费预期;(3)随着每个家庭孩子数量的减少,家庭赋予单个孩子的社会期望也在增加,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从小获得平等互动地位的同时,家长也更多地把设计好了的发

4、展道路强加到青少年身上,从而加剧了代际冲突的可能性。21代际隔阂的加剧和同伴群体影响力的增强与儿童和青少年在家庭中的谈判地位的上升所导致的家长权威相对弱化和代际冲突隐患增加相一致的另一个重要社会趋势,那便是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在进入学校接受正式教育之后)将逐渐把自己的主要互动空间,从家庭内部转向同伴群体;也就是说,学龄期的青少年普遍把主要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活动,局限在相同年龄的同伴群体当中。这一趋势,在《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课题组中,也得到了支持:许多接受我们深入访谈的中学生,普遍反映自己和父母没有话题,存在很严重的代沟。他们的主要社会交往圈子(以及隐含的社会32

5、影响的来源之一),便是同学和同龄人的伙伴群体。学龄期青少年与家长的互动时间的缩减,除了上面所说的主观原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客观原因,即与20年前的上一代家长相比,中国现阶段的家长在职业领域的投入程度越来越大,从而减少了他们和家人,尤其是学龄期青少年的互动时间。31信息时代青少年的另一个权威来源中国正在逐步进入一个信息时代。当许多全新的信息技术(如个人电脑、互联网和其他数码设备)涌入家庭的时候,在掌握和运用这些信息技术的能力方面,家长和孩子几乎处在同等的起跑线上,甚至与家长相比,孩子掌握这些信息技术的能力还要强一些。这样,孩子通过掌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地位,又获得了另一个

6、权威来源,在孩子—家长间权威的平衡关系中,又增加了一个砝码。更重要的是,这一优势地位,极有可能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当中,塑造出了一种能力上的优势意识,并最终赋予他们一种自由和独立的感觉。尤其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青少年的家长一代,许多人在正式接受教育年代,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文革的冲击,因此其知识基础相对有限,这也使得作为他们权威之来源的知识优势地位的基础显得更为薄弱了。41应试教育和学校功能的缩减除了家庭之外,另一个重要的社会控制机构———学校———的社会形象也发生了变动。随着我国的正式教育制度日益朝着应试教育的体系发展,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校的社会功能的日益萎

7、缩。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1)与课程大纲学习和升学目标无关的其他教育活动的数量急剧减少,质量也在下降;(2)教育的目的被扭曲了,或者说,学校最主要的功能已经不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公民社会教育,因此,青少年在学校中的社会化过程显然是不完整的;(3)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太少,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在人力资源动员和分配的过程中,我国最优秀的人力资源并没有进入到教育产业里,从而导致我国的师资水平长期不能提高,教育领域的创新行动也很少见到,因此就造成了这样一个矛盾,即在儿童和青少年的知识和认知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的现代社会,我们的教育体制却不但未能提供与他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