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

ID:34520291

大小:276.19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3-07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_第1页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_第2页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_第3页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_第4页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96-12年人大社会学考研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6、题器2、群体凝聚力7、“社会交往形式”(齐美尔)3、扩展家庭8、“反常分工”(杜尔克姆)4、刚性结构9、“进化共相”(帕森斯)5、迟发展效果10、“报酬类型”(布劳)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社会功能。2、简述韦伯的“社会行动类型”及其理论功能。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从“合理性”角度分析近年来我国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其社会意义。2、比较并评析帕森斯论与符号互

2、动论在理论前提、参与观察法及研究取向上的不同特点。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社会学综合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1、成就动机5、依附论2、文化相对主义6、通婚圈半径3、图腾崇拜7、结婚投入4、二元社会结构8、基尼系数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的联系和区别。2、试述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3、简述“模式变量”(帕森斯)在现代化研究中的意义。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在婚姻家庭社会学的调查研究中遇到的特有障碍和克服方法。2、如何理解社会分层中的“地位相悖”现象。中

3、国人民大学199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社会事实4、应答率2、定性方法5、测量3、非概率抽样6、客体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假设在实证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2、简述在观察中如何控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社会距离。3、简述如何查阅文献。4、简述什么是层次谬误。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观察、访谈、问卷、实验和内容分析方法在收集资料中的不同作用。2、举例说明对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做双变量相关分析时应采用什么不同的分析方法。1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

4、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1、角色失调5、“新教伦理”(韦伯)2、匿名理论6、“反功能”(默顿)3、文化控制手段7、“权威结构”(达伦多夫)4、离散数据8、“戏剧论”(戈夫曼)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精英循环论”及其借鉴意义。2、简述杜尔克姆倡导的“控制比较法”在经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联系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特点,论述如何对“集合行为”加以预测、引导和控制。2、试列举和比较西方社会学理论中几种主要的“

5、范式”,并分析“多重范式”的成因及意义。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综合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40分)1、认知判断6、参与观察法2、代偿7、西方中心主义3、家族8、早发内生型现代化4、事实婚姻9、社会结构分化5、亲属称谓制10、制度文化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家庭与一般社会群体的异同。2、简述文化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特点。3、简述“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我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状态的变化。2、试论我

6、国改革时期农民工群体的心理与行为特点。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30分)1、主题分析(内容分析)4、参数2、证伪5、抽拉单元3、元社会学6、估计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实验方法中的社会伦理问题。2、简述深入访谈的基本类型。3、简述概率抽样的随机化原则。4、举例说明三维列联表中有几个二维边缘表。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试论理论假设的构建及其在验性社会学研究中的作用?2、为什么说列表是多项分布?它对列联分析有

7、何意义2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概论和社会学史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40分)1、社会整合5、文化堕距(奥格本)2、社会权力6、安全阀(科塞)3、社会唯名论与社会为实论7、普遍合理化(韦伯)4、标签理论8、模式变量(帕森斯)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2、简述斯宾塞的“有机社会进化论”对西方社会学的影响。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分析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分层制度的变迁。2、试比较“韦伯范式”与“杜尔克姆范式”在

8、方法论及其理论旨趣上的区别。中国人民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理论与方法、应用社会学考试科目: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一、解释下列概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