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

ID:34525765

大小:332.43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3-07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_第1页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_第2页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_第3页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_第4页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立东华大学课程设计与潜能开发学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十七學年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比較教育」教學計畫2009.3.5(四)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九十七學年下學期「比較教育」教學計畫(修訂版)科目代碼283931科目名稱比較教育授課老師高建民(師資培育中心)開課單位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必選修選開課班級四年乙班每週授課時數2(週四13:10-15:00)授課教室美崙校區勵志樓2-107教室教師電子郵件jmkao@mail.ndhu.edu.twjmkao@mail2000.com.tw教師辦公室東華大學壽豐校區行政大樓4009研究室教師辦公室電話(03)8632640若無人接聽,可改撥師培中心中等教育學程組

2、行政助理羅婉菁小姐(03)8632632留言會談時間週四10:00-12:00,週五14:00-16:00課程助教盧恩慈(國教所一)助教聯絡方式電子郵件:u72020520@yahoo.com.tw手機:0926-622266課程目標(一)培養關注國際教育發展的宏觀視野;(二)掌握國內外的教育制度、背景、特色與問題;(三)具備對於教育制度與問題的分析與批判能力。助教(TA)工作項1.教學儀器及場地預借、安裝、歸還;目2.彙整作業;3.彙整教學資料;4.掌握學生出席情形;5.管理課程網頁;6.與同學保持聯繫,提供諮詢與協助;7.行政聯繫;8.定期或不定期與授課教師討論同學

3、學習情形及研擬改善方案;9.評量成績統計;10.助教經驗傳承;11.協助其它與教學相關事宜(如蒐集資料、影印資料、參訪行程、保險等)。教學方法講授、討論、口頭與書面報告、學習檔案、影片賞析教學評量主要依據以下標準:(一)個人出席勤惰情形以及參與問答及討論之質與量等表現:30%(二)書面作業(分組作業及學習檔案等):30%(三)分組上台報告及分組專題報告:30%,主題報告之規劃、事前討論、資料蒐集、命題、報告呈現、報告評量結果分析等。1九十七學年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比較教育」教學計畫2009.3.5(四)(四)特殊表現:10%,若有關於比較教育之特殊表現(如:發表論著

4、、參與研習或演講活動、參加或通過考詴、比賽獲獎、參與研究、參與營隊活動等),請於期末書面回饋時提出證明。志願性或無給性活動請特別註明。課堂教材楊思偉(2007)。比較教育。臺北市:心理。其他教材(一)期刊:1.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出版:比較教育通訊。1982年12月創刊。2.國立教育資料館編印:教育資料集刊(季刊)。1976年12月創刊。(早期曾為年刊及半年刊)(一年四輯,分別探討1.各國整體教育變革與發展)、2.各國初等教育、3.各國中等教育、4.各國高等教育。)3.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外國教育資料。1997年創刊。4.北京師範大學出版:比較教育研究。1997年創

5、刊。5.BritishSection,ComparativeEducationSocietyinEurope出版:Compare(半年刊)。1968年創刊。6.(Chicago)ComparativeandInternationalEducationSociety出版:ComparativeEducationReview。1957年創刊。(二)書籍:●辭典顧明遠(主編)(1996)。比較教育辭典。高雄市:麗文。●百科全書(各國教育概覽)Ferguson,R.M.&Lopez,C.(Eds.)(2002).Worldeducationencyclopedia:Asurve

6、yofeducationalsystemsworldwide.FarmingtonHills,MI:GaleGroup.Postlethwaite,T.N.(Ed.)(1995).Internationalndencyclopediaofnationalsystemsofeducation(2ed.).Kidlington,Oxford:Pergamon.●理論與方法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2000)。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市:臺灣書店。吳姈娟(1999)。金恩的比較教育理論與方法。臺北市:揚智。洪雯柔(2000)。貝瑞岱比較教育研究方法之探析。臺北市:揚智。楊

7、思偉(1996)。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臺北市:師大書苑。楊深坑(1999)。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臺北市:揚智。楊深坑(中譯編審)(2005)。J.Schriewer原著主編。比較教育論述之形成。臺北市:高等教育。楊國賜(1975)。比較教育方法論。臺北市:正中。萬秀蘭(譯)(2001)。J.L.G.Garrido著。比較教育概論(FundamentosdeEducationComparada)。北京市:人民教育。2九十七學年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比較教育」教學計畫2009.3.5(四)趙中建、顧建民(選編)(1994)。比較教育的理論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