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

ID:34551842

大小:56.7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7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_第1页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_第2页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_第3页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_第4页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声乐教学中审美体验摘要:声乐教学在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和艺术处理,特别是引导学生进入声乐作品内部进行美的探讨、美的体验。声乐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演唱作品的创作背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关系、作品中音乐的语气和强弱等。关键词:审美体验;分析作品;创设情境中图分类号:J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T578(2012)12-0251-01长期以来,声乐教师习惯于声乐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歌唱技术训练,一节45分钟的课堂教学,歌唱呼吸的、歌唱位置的、歌唱共鸣的、声区转换的等等

2、发声练习曲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到了对声乐作品进行艺术分析和艺术处理时所剩时间就不多了。这样就导致训练出的学生歌唱时只顾发声状态调整,忘却了对声乐作品情感的表达,丢失了对声乐作品艺术美的表现。而现实的音乐新课程标准又强调要加强学生对音乐情感、音乐审美的体验。因此,声乐教学在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一定要加强对作品的艺术分析和艺术处理,特别是引导学生进入声乐作品内部进行美的探讨、美的体验。声乐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演唱作品的创作背景、民族风格、时代风格、歌词与旋律的结合关系、作品中音乐的语气和强弱等;课堂教学中力求学生完整地

3、演唱一首歌曲,尽量不要因为技术上的原因打断演唱,以此锻炼学生对歌曲整体演唱能力;课堂教学中声乐教师应突出强调学生要以情带声,充满情感地去歌唱,用内心的歌声来传达美的体验。1.了解作品时代背景想要对作品有全面的了解,首先要清楚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每一首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每一首作品的产生必然是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政治面貌和民俗民风等,声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透过时代背景去挖掘其主题思想。作品《走向复兴》诞生于2009年,是深圳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精心策划创作的。2009年当年,它就被选入新中国第3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4、《复兴之路》,并成为压轴曲目,将整台演出推向高潮;在举世瞩目的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走向复兴》又成为联合军乐团演奏曲目之一,由北京各大院校2500名学生组成的合唱方阵进行了完整的演唱。游行方队踏着这首进行曲的铿锵节奏,走过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让这首歌曲随着阅兵盛典传遍世界。所以只有清楚了当时作品创作的大时代背景,才能再现与歌词内容相应的气氛和情景,真正抒发出这首作品的激昂之情,挖掘出作品的主题思想,为正确理解歌词打基础。1.正确理解歌词有了对歌词产生背景的了解做基础,歌词的理解就相对容易了。《走向复兴》

5、的歌词既优美又琅琅上口,虽然只有232个字,却拥有一种撼动人心的巨大力量。就是这24行短短的歌词,却完全表达出了新时期中国人民面对未来,克服困难,不怕艰苦,勇往直前,一直走向民族复兴的信念。第一段,“我们迎着风雨向前方,万众一心挽起臂膀”,从60年以来大家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变化,去反映60年的变化历程;第二段,“我们迎着胜利向前方,振兴中华是我们的理想",通过抽象的方法描述中华民族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以及其艰难的发展过程。副歌部分,则以反复的“前进,前进,向前进”这样简洁有力而又昂扬奋发的歌词,直抒自信之情,充分展示了中

6、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豪情壮志,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2.分析结构布局熟悉唱准曲谱和音准节奏,分析清楚调式调性,在这基础上还要从音乐上进行分析研究。如:有些作品从头到尾都是一种节拍和调性,而还有一些歌曲根据音乐与内容表现的需要,节拍和调性就相对复杂。有的由2/4、3/4、6/8等各种节拍组织在一起;有的由6/8、、9/8、3/8、7/8、2/4等节拍结构而成。有的由关系调组成,有的由大小调组成等,比较复杂,难掌握。这就需要我们反复认真地将它唱熟、唱准,特别是一些带有临时升降音的作品。《走向复兴》这部作品采用的是进行曲的风格,降E

7、调,2/4拍,在节奏和旋律上都很稳、不张扬,表达了新中国面对一切困难,甚至是敌视、封锁的一种勇敢的精神。那么声乐教师在教唱这首作品时,就一定要要求学生做到雄壮、有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表达出我们中国人在新的时期面向未来,不怕艰苦,走向民族复兴的一种信念。继而在把握作品节奏和风格后,将它唱熟唱准确。1.创设情境情感的表达是通过许多具体的手段来表现的。演唱时,外部形态的表演是重要的一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内心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因此,不论是演唱歌剧中的一个角色或是一首咏叹调,还是演唱艺术歌曲或是民歌,都需要进行角色的设计。

8、声乐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唱歌剧中的某一首唱段时应注意到,在剧中已经为这个角色设计了一个特定的环境。例如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周围的气氛等。同样,当我们演唱《走向复兴》时,就应注意到这首歌曲曲调昂扬向上,歌词振奋人心,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因此,我们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