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经济大案

2002经济大案

ID:34574361

大小:339.4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8

2002经济大案_第1页
2002经济大案_第2页
2002经济大案_第3页
2002经济大案_第4页
2002经济大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2经济大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NBF辅导,真正为考研人着想的辅导!www.nbf365.cn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NBF真题计划:公共课最准,专业课最全!)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考试时间:1月27日下午考题编号:410政治经济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价值增殖过程2.平均利润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22分)1.简述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在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三、论述题(20分)试述我国现阶段经济结

2、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和基本方向。西方经济学部分(50分)1.何为价格变动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它们对低档物品的需求产生什么影响?(15分)2.什么叫古诺模型的均衡解?为什么这一模型的解是一个纳什均衡?(10分)3.什么是投资乘数定理,这一结论在IS-LM模型中是否仍然成立,为什么?(10分)4.主流经济学派是如何利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来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15分)参考答案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考试科目: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考试时间:

3、1月27日下午考题编号:410政治经济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价值增殖过程:即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过程可以看出,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姿势厂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作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4、称为剩余劳动时间。NBF考研辅导,全程包过,不过退款!QQ客服:296312040NBF辅导,真正为考研人着想的辅导!www.nbf365.cn2.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预付资本的比率,而一定量预付资本根据平均利润率获得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即平均利润=预付资本×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各部门资本竞争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不是资本家投资的出发点。平均利润形成后也不否定单个资本家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就是剩余价值总额在不同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体现着整个

5、资产阶级对整个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二、简答题(每题11分,共22分)1.简述资本周转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答:加速资本周转,对于资本的利用和资本增殖、扩大生产和降低成本、增强经营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加速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1)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资本使用效率,节省资本的投入量。资本周转时间长,投资回收期就长,为维持资本运营而需要不断投入的资本量就大;反之,资本周转期越短,资本回收越快,就可通过较快的资本循环运动,节省预付

6、资本的总量。(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更多的资本增殖额,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益。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一定量资本周转一次带来的利润量一定,而在一定时期内同一预付资本周转次数越多,带来的利润总量就越大,资本的运营效益就越高。(3)加快资本周转,有利于节省所用资本,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这样,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资本用于扩大生产或开拓新的经营项目、经营领域,从而有利于实现规模经营或产生分散经营风险的效果。(4)加快资本周转,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有利于企业竞争。由于资本周转加快了,一方面反映了企

7、业有较强的经营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增强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对塑造企业形象和增强企业竞争力,包括增强企业的商誉、信用等,都有积极的作用。2.在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答:(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①实行这种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原因。第一,之所以实行这种分配制度,主要是由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按劳分配在分配制度中是主要分配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决

8、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与之相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发展,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第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主体,为适应市场,必然有多种经营方式,从而有多种分配方式。②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具体表现和要求。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非劳动要素的所有者进行投资、经营或技术入股等,给其带来相应的收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