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

ID:34675532

大小:974.89 KB

页数:75页

时间:2019-03-09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_第1页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_第2页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_第3页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_第4页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单位代码10475学号104753140292分类号I106.4硕士学位论文东西方文明视阈中的奥尔罕·帕慕克研究学科、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方向:欧美文学申请学位类别:文学硕士申请人:刘潇潇指导教师:孙彩霞副教授二〇一七年六月ResearchonOrhanPamukintheVisualThresholdofEasternandWesternCivilizationADissertationSubmittedtotheGraduateSchoolofHenanUniv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

2、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MasterofArtsByLiuXiaoxiaoSupervisor:Prof.SunCaixiaJune,2017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

3、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

4、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201年月日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201年月日摘要作为东西方文明交融与冲突下的土耳其作家,费利特·奥尔罕·帕慕克(1952-)将双重文明中土耳其的文化混杂特征诉诸其自传性作品与多部小说中,他在作品中时刻流露出一种对土耳其特别是伊斯坦布尔传统民族文化的“呼愁”情结。在东西方文化混杂的背景下,“呼愁”深深扎根于土耳其民众心中,使他们丧失了对自我主体身份的认知能力。在小说中的人物对个体与民族身份的探索过程中,帕慕克描绘了东

5、西方文明杂糅下一幅幅伊斯坦布尔的传统历史画卷,展现出土耳其社会面临的传统逝去与民族个体迷失的现状,并深深思考着在全球化时代的语境中找寻一条适合土耳其发展的现代化道路的重要性。帕慕克主张土耳其应走出一条东西方文明相结合的道路,这一文化观的形成不仅与土耳其辉煌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宗教文化差异等外在因素相关,而且与帕慕克自身的家庭与教育环境等内在因素紧密相联。这一文化观的确立为帕慕克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自传性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中,帕慕克对“呼愁”从渊源、世俗层、现实层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释与分析,描

6、述了西方现代化浪潮冲击下土耳其民众的“呼愁”情思。帕慕克结合西方作家及旅人、土耳其本土作家对伊斯坦布尔忧郁灵魂的看法与理解,在回忆与追溯过往中深深强化了时刻潜藏在土耳其民众心中的忧愁感。双重文明共存下的土耳其,充满了冲突与混乱、矛盾与谋杀以及爱情理想的缥缈与虚幻。结合霍米·巴巴的文化混杂论,从对《我的名字叫红》中的冲突与谋杀、《寂静的房子》中塞拉哈亭与法蒂玛的矛盾以及《雪》中卡的无辜被害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到土耳其社会在东西方文明杂糅状态下混乱不堪的事实;从《纯真博物馆》中凯末尔与芙颂、《我脑袋里的怪东西》中麦夫鲁特与萨米哈这

7、两对恋人爱情理想的缥缈与虚幻中,我们可看到土耳其固有的“呼愁”情结注定使爱情没有完美的结局,这是双重文明中土耳其社会的真实写照。土耳其民众在奥斯曼辉煌历史与传统文化消逝的现实中以及西方现代化思想的入侵下,强烈感受到主体身份认同的焦虑。他们处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迫切渴望在他者中追寻真正的自我。结合拉康的镜像阶段论,对《新人生》、《白色城堡》以及《黑书》这三部以追寻为主题的作品进行阐释与分析,我们可从奥斯曼追寻新人生、“我”与霍加的身份互换以及卡利普选择做自我的行I为中,发现土耳其民众对既非东也非西的文化身份进行

8、终极追寻的不懈努力与探索。帕慕克通过这几部作品,为整个土耳其民族的未来提供了一条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两相结合下极具包容性与开放性的发展出路。在土耳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中,帕慕克敢于挑战权威,认为作家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责任感,这种历史责任感要大胆地体现在所有作品中。作为东西方文明杂糅状态下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