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

ID:34780250

大小:49.4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10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_第1页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_第2页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_第3页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_第4页
资源描述:

《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测定乙肝抗体滴度的临床意义乙肝抗体指的是乙肝保护性抗体,即乙肝表面抗体,而乙肝抗体滴度指的是乙肝表面抗体的浓度。当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够更有效的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的入侵。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一般有两种途径:1、曾经感染的乙肝病毒,但是由于自身的免疫功能强大,消灭了乙型肝炎病毒并且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2、注射乙肝疫苗后产生的。所以在打完乙肝疫苗后检查乙肝抗体滴度主要是看其浓度,乙肝抗体滴度的值越大,那就说明患者抵御乙肝病毒的能力越强。抗体滴度的正常值一般情况下,乙肝抗体滴度的正常值为10mIU/ml,当乙肝抗体滴度大于这数值时,乙肝表面抗体便能够有效的保护人体。

2、一旦乙肝抗体滴度小于此数值时,乙肝表面抗体的保护能力减弱,此时,一旦患者接触到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或者与携带乙肝病毒的患者亲密接触时,便有感染乙肝的可能。这个时候,最好还是要到医院注射一支乙肝疫苗加强针,以增强保护力。测定抗体滴度注意事项乙肝抗体滴度会随之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的,乙肝抗体的维持时间,根据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来决定的,大多数患者的乙肝抗体能够维持长达5年之久,但有的患者仅能够维持2-3年,因此为了避免感染乙肝,患者最好在2-3年后到医院做一个检查。1、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复测1次;2、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

3、mIU/ml时,应于第一次注射后1~2年内复测乙肝表面抗体;3、乙肝抗体滴度在1001~10000mIU/ml时,应于2~4年内复测;4、乙肝抗体滴度大于10000mIU/ml时,可以在4~6年内复测;5、乙肝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应复种,复种仍按初种的剂量和时段办法进行。判断方法乙肝抗体滴度可以通过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来获得,那么乙肝抗体滴度怎么看呢?在化验单上可以显示的是乙肝抗体滴度,通过查看滴度就可以判断滴度的大小。可以有效保护人体不受病毒感染的最小值是10mIU/mL,当检测结果显示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mIU/mL说明滴度比较低,还需要注射乙肝疫苗。如果大于

4、10mIU/mL,说明可以有效的保护人体不受感染。当注射乙肝疫苗后,大部分人都会产生乙肝抗体,并且滴度相对较高,但还有些人产生的滴度比较低,甚至不产生抗体。所以注射乙肝疫苗以后,不要万事大吉,要到医院检查乙肝抗体的滴度。但是滴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专家建议在注射乙肝疫苗3-5年内应到医院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特别是新生儿。检查原因人体注射过乙肝疫苗后,体内的抗体的含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就会对身体的保护能力也下降。乙肝抗体滴度越大,对身体的保护能力就越强。所以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滴度的检查可以清楚的知道体内抗体的含量,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注射乙肝疫苗的加强针,这对乙肝的

5、预防有很重要的意义。另外,还有一些人注射过乙肝疫苗后产生抗体滴度很小或者不产生抗体,这时进行乙肝抗体滴度的检测就很有必要了。乙肝两对半检查乙肝两对半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血清标志物的项目,乙肝两对半属于病原性检查,而肝功能属于功能性检查,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就乙肝两对半而言,有全阴、单纯表面抗体阳性(此两者为健康人群)、单纯表面抗体阳性(健康带菌者)、小三阳、大三阳等结果。其中,大三阳具有传染性,小三阳传染性较低,健康带菌者不具传染性。乙肝两对半检查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乙肝两对半检查前一天尽量不要吃药,尤其是对肝损害的药,如解热镇痛类、激素类的药物等2.乙

6、肝两对半检查前注意不能饮酒,以免造成肝脏损伤,且影响检查结果。3.如果不是单纯检查乙肝两对半的话,最好建议空腹去医院检查。检查乙肝两对半需要的费用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各医院的情况而定。表面抗体是综合抗体,如果表面抗体阳性,证明不会受到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一定要注意抗体的滴度,达不到的情况下也存在传染的可能性。如果E抗原阳性,加上表面抗原阳性,核心抗体阳性,实际上就是通常说的大三阳,这种情况说明病毒在活跃的复制,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载量高,传染性比较大。如果有了E抗体,则说明病毒复制是基本静止的。但是一部分反复发作的慢性乙肝患者,虽然呈现乙肝表面抗体、E抗体、核心抗体三项阳性,

7、仍存在突变株乙肝病毒复制。这部分人是有传染性的,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抗体有什么作用1、可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2、可阻止病毒或病菌靠近人体细胞。3、可中和病毒。4、可中和病菌的毒素。5、可中和病菌的毒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