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

ID:34926187

大小:2.94 MB

页数:83页

时间:2019-03-14

上传者:U-24835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_第1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_第2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_第3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_第4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分类号:B032.2密级:公开UDC:159.94学号:405000312007南昌大学统招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Studyon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intheViewofEcologicalCivilization李荣娟培养单位(院、系):人文学院哲学系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黄承烈副教授申请学位的学科门类:哲学学科专业名称:科学技术哲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23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评阅人:2015年5月 一、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昌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查I#签字日期:5!^年S月2曰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南昌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将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并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导师签名(手写)r.签字日期:it%年&月2日签字日期:汉么年/月之论文题目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姓名李荣娟学号405000312007论文级别博士□硕士0院/系/所人文学院哲学系专业科学技术哲学Email备注:0公开□保密(向校学位办申请获批准为“保密”,______年_月后公开) 摘要摘要自2003年国家开展生态县试点工作以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了不同级别生态县(市、区)建设指标。截止2013年4月,我国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已获批的省级生态县400余个,生态县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布局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在县级层面上,依据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生态县建设,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努力打造美丽县域,已成为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新方向。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实践中已形成了关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若干评价指标,但却并没有涵盖生态科技与生态文化的相关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由此导致生态县建设部分方面缺漏。除此之外,由于具体县情不同和主客观条件所限,生态县建设认识滞后,动力不足,进展缓慢。总的来讲,我国生态县建设仍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分析模式,据此本文:首先,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调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石,并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新要求。其次,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认为生态县建设过程中面临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面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同县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面临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的难题,面临组织实施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欠缺的障碍。资源、环境、科技、体制,是影响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顺利推进的四大因素。最后,在认清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现状和总结国外生态县建设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县建设应当进行顶层设计,创新生态县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I 摘要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江苏省常熟市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县(市),其建设内容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本文选取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支撑说明。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研究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该研究既为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模式,又为今后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县建设的具体研究与比较研究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县;生态县建设;建设困境;建设对策II AbstractABSTRACTNationandlocalhaveintroducedthedifferentlevelstowardtheecologicalcounty(city,area)constructionsincethenationalpilotsoftheecologicalcountyhavecarriedsuccessivelyoutin2003.AsofApril2013,thenational-levelecologicalcountieshavehadatotalof45,andmorethan400provincial-levelecologicalcountieshavebeenapproved.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hasbeenprogressingwell.Theconstruction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hasbeenasoneviewofthe"fiveone"layoutintroducedinthe18generalParty,whichhasbeentreatedascarryingout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Theconstruction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hasanunprecedentedheight.Inthecountylevel,tocreateabeautifulcounty,whichbasesonthetheory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aimsatthegoalsoftheeconomicecology,politicalecology,culturalecology,socialecologyandtechnologicalecology,hasbecomeatrendandnewdirec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countyeconomyandsociety.Therehavealotofevaluationindexestotheeconomicdevelopment,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andthesocialprogressformedinthenational-level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However,theevaluationindexsystemlackstheconceptoftheecologicalscienceandtechnology,andhasnotyetformstheintegrityandsystematicprocess.So,thepart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isincomplete.Inaddition,duetothelimitationofthecountysituationsandthesubjectiveandobjectiveconditions,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lags,underpowersandprogressesslowly.Ingeneral,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hasstillalackofthecompletetheoreticalframeworkandeffectiveanalyticalmodelinChina.So:Firstly,thispaperhasanorganiccombination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oryand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anditemphasizes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oryasthe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ountyandputsforwardthenewrequirementsto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ounty.Secondly,thispaper,fromtheperspectiveofecologicalcivilization,thinksthattherehasabottleneckin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processbetweentheIII Abstractextensiveeconomicgrowthmodeandtheintensiveeconomicgrowthmode,hasaprominentcontradictionbetweenthepursuitofeconomicgrowthandthelimitationofcountyenvironmentalcapacity,hasanproblemwhichfacesthepropulsionoftheecologicaltechnologyandovercomesthetechnicalalienation,hasanobstacleofthespecificgovernment,thefinancialsecuritymechanism,theevaluationmechanismandthesupervisionmechanism.Resources,environment,scienceandtechnologyandsystemarethefourfactorsofsmoothlyoperating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inChina.Finally,basedontherecognitionofanalysisingthepresentstatus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inChinaandsummarizingtheforeignadvancedexperience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thisarticleputsforwardthetopdesign,improvestheinnovation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systemandmechanism,improvestheecologicalservicefunctionofthegovernment,promotestheecologicaltechnology,andsetupthetechnicalsupportsystem,theeconomicaccountingsystem,theevaluationindexsystemandthedevelopmentofcirculareconomy,establishthegreenconsumption,buildsagreenecologicalcounty.ChangShuCity,JiangSuProvince,asoneofChina'sfirstbatchofnational-levelecologicalcounty,itincludestheeconomy,politics,scienceandtechnology,culture,socialvariousaspects.Thearticleselectsthecaseandcarryonthethoroughanalysistosupportthat.Theresearch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undertheperspective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inChinaisnotonlynecessary,butalsofeasible.Atpresent,theresearchfor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providestheeffectivetheoreticalframeworkandtheanalyticalmodel,andlaysafoundationforthefutureEastMidwesttoproceedthespecificresearchandthecomparativeresearchof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KeyWords: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theecologicalcounty;theecologicalcountyconstruction;thedilemmasoftheconstruction;thecountermeasuresoftheconstructionIV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I第1章导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1研究目的.....................................................................................................21.2.2研究意义.....................................................................................................2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41.3.1国外研究现状.............................................................................................41.3.2国内研究现状.............................................................................................51.3.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81.4研究内容............................................................................................................9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01.5.1研究方法...................................................................................................101.5.2技术路线...................................................................................................101.6论文的创新点..................................................................................................12本章小结.................................................................................................................13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142.1生态文明概述..................................................................................................142.1.1生态文明的提出.......................................................................................142.1.2生态文明的涵义.......................................................................................152.1.3生态文明的内容.......................................................................................162.1.4生态文明的特征.......................................................................................172.2生态县建设概述..............................................................................................192.2.1生态县的提出...........................................................................................192.2.2生态县的内涵...........................................................................................222.2.3生态县建设与自然生态化的区别...........................................................242.2.4生态县建设的重要作用...........................................................................25V 目录2.2.5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与任务.......................................................................252.3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础......................................................272.3.1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生态县建设...............................................................272.3.2生态文明理论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新要求...........................................272.3.3生态县建设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28本章小结.................................................................................................................29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03.1生态县建设面临资源困境...............................................................................303.1.1县域资源现状...........................................................................................303.1.2县域工业现状...........................................................................................313.1.3县域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所产生的影响...............................................323.1.4生态县建设遭遇资源困境的深层原因分析...........................................323.2生态县建设面临环境压力..............................................................................343.2.1县域环境状况...........................................................................................343.2.2县域环境需求...........................................................................................343.2.3县域环境需求与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363.2.4生态县建设遭遇环境瓶颈的深层原因分析...........................................363.3生态县建设面临科技难题..............................................................................373.3.1县域科技状况...........................................................................................373.3.2县域科技需求...........................................................................................383.3.3生态县建设面临科技难题的深层原因分析...........................................393.4生态县建设面临体制障碍...............................................................................403.4.1组织实施机构欠缺...................................................................................403.4.2财政保障机制欠缺...................................................................................413.4.3考核评价机制欠缺...................................................................................413.4.4监督激励机制欠缺...................................................................................42本章小结.................................................................................................................42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444.1美国生态县建设..............................................................................................444.1.1注重政策引导...........................................................................................444.1.2发挥规划引领作用...................................................................................45VI 目录4.1.3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454.1.4建立公众参与制度...................................................................................464.2日本生态县建设..............................................................................................474.2.1合理开发利用县域资源............................................................................474.2.2制定县域环保政策....................................................................................474.2.3推广县域环保技术....................................................................................484.2.4强化县域居民生态县建设意识................................................................484.3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484.3.1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484.3.2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484.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94.3.4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494.3.5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494.3.6注重推广应用绿色技术...........................................................................49本章小结.................................................................................................................49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15.1结合具体县情,发展循环经济.......................................................................515.1.1建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体系....................................................515.1.2建立绿色县域经济核算体系...................................................................515.1.3完善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525.2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535.2.1培育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535.2.2培育县域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535.2.3运用政策手段推行绿色消费...................................................................545.3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555.3.1技术异化对生态县建设的影响...............................................................555.3.2生态县建设的技术生态化内涵...............................................................565.3.3生态县建设的技术生态化特征...............................................................575.3.4生态县建设克服技术异化的途径...........................................................575.4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595.4.1树立生态文化意识...................................................................................59VII 目录5.4.2加强生态文化教育...................................................................................605.4.3打造生态文化品牌...................................................................................615.5创建生态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615.5.1设立生态县建设专职管理机构...............................................................615.5.2健全生态县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615.5.3完善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625.5.4完善生态县建设的监督激励机制...........................................................635.6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个案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635.6.1常熟市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产业...........................................................635.6.2常熟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645.6.3常熟市循环社会与生态文化建设...........................................................655.6.4常熟市的管理与经营...............................................................................66本章小结.................................................................................................................67第6章结论...............................................................................................................68致谢.............................................................................................................................69参考文献.....................................................................................................................70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VIII 第1章导论第1章导论1.1研究背景2007年10月15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以及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1]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是继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之后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使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只有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才是健康的和持久的,同时人类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以及精神文明也只有在良好的生态条件下才能全面享有。没有生态文明,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都将都无从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①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1971年,“生态城市”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概念和发展模式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省、市、县就开始自发地开展各种生态建设运动,其根本目的在于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从而建设体制合理和社会和谐的文化;生态健康和景观良好的环境,最终实现生态文明视角下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生态县已经具备创建的社会经济基础,同时生态县是开展生态市建设的基础力量,它对生态省以及生态市的建设起着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立足县域,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研究生态县建设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①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资源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1 第1章导论截止2013年4月,我国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大项22小项。与此同时,生态县建设在省级层面也获得了支持,目前约有400个已获批的省级生态县。但是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县建设指标和建设内容不同,省级生态县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国家级生态县建设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关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方面的若干评价指标,但却并没有涵盖生态科技与生态文化的相关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由此导致生态县建设部分方面缺漏。除此之外,由于具体县情不同和主客观条件所限,生态县建设认识滞后,动力不足,进展缓慢。总的来讲,我国生态县建设仍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有效的分析模式。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面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同县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面临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的难题,面临组织实施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欠缺的障碍,由此导致各种问题集中爆发。本文基于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现状,提出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石,依据生态文明理论进行生态县建设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创新生态县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确立绿色消费观。其研究目的在于为生态县建设提供完整详实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模式,指导我国生态县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2.2研究意义本文在宏观层面上提出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2 第1章导论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微观层面上完善生态县建设的结构布局、创新管理体制、完善建设机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县建设框架和模式。因此,本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2.2.1理论意义(1)本文梳理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及特点,结合我国生态县建设实践,强调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石,完善了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框架。生态县建设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石、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目标、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生态规律,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县建设应以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为主要内容,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从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内容,推动了生态文明理论的创新。生态县建设将生态文明理论具体落实在县域建设层面,即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科技的发展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县建设必须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以及科技生态化。生态县建设使生态文明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内容,推动了生态文明理论与制度的创新。1.2.2.2实践意义(1)构建以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生态县建设框架,为生态县建设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解决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同县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以及解决组织实施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欠缺的难题,从而实现生态县建设的快速、高效、有序进行。我国生态县建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突出县域特色,打破传统的、固化的、单一的模式。生态县建设既不是对原有资源、环境要素的任意组合,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功能分区,生态县建设应当进行顶层设计,创新建设体制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模式。本文所提出的,在生态文明指导下,以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生态县建设框架的3 第1章导论构建,将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作为生态县建设的重点,为生态县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中的难题,突破生态县建设的困境。(2)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县建设研究的开展,能够为今后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县建设的具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提供支撑和条件。由于具体县情不同和主客观条件所限,我国生态县建设不能采取统一的模式,各地的生态县建设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综合考虑本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文化等多种要素,制定适合本县域实际的生态县建设规划。我国幅员辽阔,县级行政区域多达2000余个,且东、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就更需要进一步分析县域特点,结合生态县建设的一般规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生态县建设策略和模式。所以,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县建设的开展应建立在我国生态县建设的一般规律之上,是在一般规律指导下的规划和建设,离开了我国生态县建设的一般规律,东中西部地区生态县建设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3.1国外研究现状生态县理论是随着城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1.3.1.1萌芽阶段(20世纪之前)在古希腊和古埃及时期,人们就主张要以城市的环境因素来选择城市建设的位置、形态和布局。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托马斯·摩尔提出了“乌托邦”的思想;19世纪末,英国人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建立“田园城市”,这些思想和想法都反映了当时城市建设者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朴素的生态学思想,这些早期有关建设城市的思想和想法对现代城市生态建设规划起到了重要[2]的启蒙作用。1.3.1.2形成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到了20世纪初,国外一些学者逐渐把生态学思想运用到城市生态学研究领4 第1章导论域,这些思想奠定了现代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基础。1952年,芝加哥生态学派创始人R.E.Park出版的《人类社区,城市与人类生态学》,该著作进一步完善[3]了城市与人类生态学研究的思想体系。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人①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该计划开展了城市与人类生态学研究的课题。到了1975年,“人与生物圈”计划出版了《城市生态学》杂志。到了1977年,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发表了《当代生态学》,该著作为城市因子生态学研究奠定了基础[4]。1.3.1.3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生态的快速发展,有关生态城市概念和理论的研究也日趋见长。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指标体系和规划设计等。1984年,R.Register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四项原则以及创建生态城市的八项原则。到了1990年,由R.Register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从最初的包括土地、交通发展到经济、法律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城市的规划设计方面,1987年,俄罗斯生态学家O.Yanitsky将生态城市的实施分为五阶段,即城市基础研究、城市应用研究、城市设计、城市建设过程、城市有机组织的形成。1993年,T.Dominsk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三步走模式,即减少城市物质消费量、重新利用、循环回收。20世纪末,城市规划师JosephMcdonough提出了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八项原则;城市规划师DavidEngwich提出了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十项原则;同时澳大利亚生态城市学会提出了“生态圈设计原则”.这项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有关生态城市设计的思想。2002年,R.Register在其著作《Ecocities:RebuildingCitiesinBalanceWithNature》中,详尽地阐述了近30年来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并进一步介绍和总结了各国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模式、规划设计以[5]及建设的具体方案,并提出了城市和农村建设的方法。1.3.2国内研究现状1.3.2.1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①人与生物圈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部门于1971年发起的一项政府间跨学科的大型综合性的研究计划。5 第1章导论国内学者对生态县的研究同样是以生态城市的研究为基础的。国内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1972年,中国参加了“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的国际协议理事会,并当选为该理事会的理事国。到了1978年,我国建立了中国“人与生物圈”(MBA)研究委员会。1979年成立了生态委员会。1984年,在上海举办了“首届全国生态科学研讨会”,该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以及方法等,同时在这次会议上还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以城市生态研究为目的的组织。1987年,在北京召开了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学研究进入到了蓬勃发展期。1988年,我国创办了第一本有关城市生态与环境的期刊,即《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此外,国内的一些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理论以及生态城市实践进行了积极地探讨。到了1984年,生态环境学家马世骏提出了以人类与环境关[6]系为主导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套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已经逐渐渗透到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生态决策的各项程序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1988年,王如松提出了用生态系统优化原理控制方法以及目标规划方法来研究城市生态,该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市生态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同时也[7]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1999年,梁鹤年提出:我国生态主义城市的理想原则以实现生态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为基础,其中“可持续发展”理论是该原则的中心思[8]想。2002年,黄光宇、陈勇合在其合著的《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一[9]书中,进一步详尽地阐述了有关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以及规划设计方法。2004年,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等人在其合著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一书,着重强调了遥感和GIS以及信息集成技术在城市生态规划方面的[10]应用,该书对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2006年,王如松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则。该原则包括:(1)人类生态[11]学的满意原则;(2)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3)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1.3.2.2关于生态县的研究任海通过对广东连平的气候资源、土壤与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系统、区位优势等社会经济条件系统的详细分析,以及对连平生态县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6 第1章导论[12]利条件的分析,提出了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周丽平认为建设生态县,就必须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进一步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13]势转化。叶枝茂认为要顺利实现生态县建设,就必须将人与自然和谐理论贯穿于整[14]个生态县规划中。文雯,黄平,刘建东等深入阐述了低碳发展应以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文化两个方面为基础,立足当地实际,大力推广循环经济,构建低碳社会,从而进[15]行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颜廷丽认为生态县是一种生态良性循环的区域形态,它着重强调当地资源[16]与社会优势的持续发展。葛大兵提出了我国生态县建设的规划方案编制方法和主要内容。该方法和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县建设规划总则、县域“社会——经济——环境”复合系统辩识、县域规划框架、县域社会经济环境三大规划领域、县域重点建设任务与[17]工程、县域规划实施效益分析与评价、县域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邓中以涞源县的生态县建设为例,认为只有强化县域组织领导、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加强县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县域全体居民参与生态县建设,[18]才能更快地促进涞源县生态县建设。常介田认为要实现生态县建设,就必须结合当地特色,统筹兼顾,将经济、[19]社会、环境三者协调统一起来,从而为县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李杰兰认为建设生态县,就应当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20]好的文明发展之路。郑彩红深入分析了福州市省级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基本情况,认为生[21]态县建设应当进一步加强县域组织领导、加强创建指导培训等各项要求。姜威提出落实生态县建设应当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从而保障生态[22]县建设的顺利实施。高翔,汪芳芳,何祥亮以安徽省青阳县生态县建设为例,详细阐明了青阳县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提出了我国生态县建设的新模式,[23]即以生态县城、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为主要内容。顾金星,邵剑提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应建立的工作机制,即规划导航机制、7 第1章导论[24]产业转型机制、长效管理机制、行政推进机制。1.3.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首先,国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是以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两个方面为出发点的,他们所设计的理念和思路都比较具体,其针对性也比较强,同时也能够紧密地结合国外社会的实际情况。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对这些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一是这些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比较紧密,能够很好地解决生态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诸多实际问题;二是这些理论研究的目的比较单一,通常是针对现实中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研究,其针对性比较强。其次,纵观国内学者对生态城市的研究,他们往往偏重于对城市某一个问题或者局部问题在微观层次上的研究,缺乏从宏观的角度对生态城市的研究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同时他们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外延和内涵也都比较模糊,缺乏深入的剖析,这些都说明我国有关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亟需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后,国内学者对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研究,大多从某一特定县域入手,通过分析具体县情,并结合我国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最后提出生态县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这些研究虽然具有一定价值,但仍然存在较多不足,具体体现为:(1)生态县建设缺乏应有的理论指导,没有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生态县建设的具体要求;(2)未能将生态县建设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生态县建设工作仅依据相关指标进行。更没有依据生态文明理论,将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建设目标作为生态县建设的目标;(3)仅从某一特定县域入手,提出生态县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缺乏从整体上对生态县建设一般模式的提出和概括。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理论依据方面,要明确生态县建设的理论依据,将生态文明理论引入生态县建设,强调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石;(2)研究内容方面,不能只停留在生态、环境的表面,要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综合、系统的进行研究,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同时也应该加强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经8 第1章导论济学、环境学、哲学、等相关学科在生态县研究中的交叉运用;(3)政策建议方面,应强调在分析生态县建设所面临各种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4)研究方法方面,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具体的案例说明问题,从而使针对生态县的研究充满生命力。1.4研究内容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借鉴了国外生态县建设的成功经验,并综合运用系统学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对策建议,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导论。介绍研究背景,阐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梳理国内外生态县建设方面以及与生态县建设有关的、已有的研究并进行评析,确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总结、归纳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本章概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概述了生态县的内涵,对生态县建设与自然生态化进行了区分,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阐述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即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石,生态县建设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本章从资源困境、环境压力、科技难题及体制障碍等四个方面出发,论述我国生态县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分析了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实际需要与目前县域状况之间的矛盾。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本章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概括了美国和日本生态县建设的具体做法,整理了可供我国借鉴的域外生态县建设经验,提出生态县建设应当结合国情和县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县。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本章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我国生态县建设应当结合具体县情、发展循环经济,应当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应当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应当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并进行生态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说明以上对策与建议的合理性,选取江苏省常熟市作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个案进行了分析。9 第1章导论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适应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的要求,为了使研究成果更好的建立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研究方法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本文而言,由于研究内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因此综合运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5.1.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获取有关生态文明与生态县方面的理论、政策、制度、规定、规范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概括。1.5.1.2理论研究法运用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对生态县建设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对策和建议。1.5.1.3定性研究法在获取大量文献与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筛选、比对、推理、判断、分析、总结、归纳,并结合已有的理论框架与学科背景,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完善,并对生态县建设的内容进行了明确和细化。1.5.1.4比较分析法对比了国外生态县建设的具体做法,形成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与启示。此外,还以江苏常熟生态县建设为标杆进行比较分析,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明确生态县建设中的障碍与困境,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1.5.1.5系统分析法生态县是由复杂系统构成的复合体,不仅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而且各个层面之间、各个因素之间又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因此,理解和分析生态县建设必须要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对生态县系统做出全面、详细、准确的构建。1.5.1.6实证研究法为验证所提出生态县建设政策建议的可行性,本文选取我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县——江苏省常熟市进行了深入剖析。1.5.2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图如图1.1所示:10 第1章导论研究目的和意义及文献综述研究基础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提出问题生态文明指导下的生态县建设深入分析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资源环境科技体制困境压力难题障碍国外生态县建设经验美国生态县建日本生态县建设探索与启示设探索与启示案江例苏分解决问题常析生态县建设对策熟——图1.1技术路线图11 第1章导论1.6论文的创新点本文以生态文明为视角论述我国生态县建设,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县的定义,分析了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了国外生态县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政策建议,并附之相关案例深入分析。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点进行了创新:第一,尽管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指标体系包含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方面的部分内容,但其并未对生态县建设应涉及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五个方面进行归类和细分。生态县是以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物质基础,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以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我国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生态县建设应立足具体县情,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五个方面进行建设项目细化、指标设计与标准确定。本文正是基于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的这一实际需要出发,依据生态文明理论,从以上五个方面来明确生态县建设的具体内容,完善了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础,创新了生态县建设的分析模式。第二,本文将生态文明理论与生态县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强调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基石,据此提出了生态县建设新的要求,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第三,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生态县建设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和困境,即:生态县建设面临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面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同县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面临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的难题,面临组织实施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欠缺的障碍。资源、环境、科技、体制,是影响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顺利推进的四大因素,并由此导致各种问题集中爆发。第四,在认清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县建设应当进行顶层设计,创新生态县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应当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应当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12 第1章导论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从生态文明和生态县的提出入手,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目的在于为生态县建设提供完整详实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分析模式。其次,明确了生态县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最后,概括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明确了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总结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13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1生态文明概述2.1.1生态文明的提出实际上,人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一直存在错误认识,自然生态文明始终处于次要的和从属的地位,是隐形的、得不到重视的文明形式,一直以来人们都以“征服自然”为自豪,因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被人们所熟知和重视,只有生态文明到了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严重影响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才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文明具有重叠性,即在某一历史发展阶段存在多种文明形式,但是占主导地位的文明形式只有一种,其它的都处于次要的地位。人类在遭遇了一重又一重的生态灾难之后,终于意识到人类每一次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的进步都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而现在自然界也开始向人类发起了全面的报复。面对全球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许多有识之士自发地①组织了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这次环境保护运动得到了促动者及其所在国家领袖的大力支持。20世纪中叶,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步伐,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这些对人类自身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西方出现了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1995年,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RoyMorrison)在《生态民主》(EcologicalDemocracy)[25]一书中,提出了“生态文明(EcologicalCivilization)”的概念。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源于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首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理念,它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深刻变革;其次,生态文明作为一种状态时,它目前根本就不存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而生态文明能否存在,关键取决于人们能否顺利完成这场变革。①第一次环境保护运动,是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14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1.2生态文明的涵义生态文明,是指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三者和谐共生、全面发[26]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总的来讲,生态文明融合了当代知识经济、生态经济以及人力资本三个方面,它是一个整体性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遵循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与此同时,还遵循绿色科技应用规律。生态文明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文明,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双赢的文明,生态文明不仅揭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存在状态,更内含了支撑生态文明形态的价值体系和指引人们活动的一种思想观念和实践取向。具体来说,生态文明的涵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机整体论世界观。人类对待自己的态度和对待他人的态度,对待局部以及对待整体的态度,对待元素和对待系统的态度,对待眼前和对待未来的态度,这些都是人生哲学的核心问题。(2)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价值观。生态文明相信人既是社会发展的实践主体,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人高于其他一切动物的原因在于,人能够认识自然并且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3)生态伦理道德观。生态文明发展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将伦理道德的范围扩展到自然界,考虑到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意识到人类只有妥善处理好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调控好与大自然之间的道德行为,才能和大自然形成和谐共存的环境,否则人类将受到大自然的报复。(4)生态科技观。生态科技观是用人文精神来纠正科学理性,使科学理性朝着人文精神方面发展,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使科技与文明[27]达到生态平衡的状态。(5)生态实践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改变了客观世界,而被人们改变了的客观世界却改变了人们的认识,也改变了人们的实践观念以及实践方式。生态文明的实践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根本,以生态学实践观为思维视野,实现传统实践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6)可持续发展观。生态文明否定传统的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确立“人口—①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模式。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内在要求。①人口、资源、环境系统又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15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1.3生态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在不断提高人们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2.1.3.1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强调政府主导到注重协调和解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反思的产物,从文明重建的角度,重新确立人的社会地位、人的“自然”现象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人类应该把关心和保护其他物种的生命看成是自己的一项道德使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人类要正确看待自己和大自然的关系,两者之间既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28]系,也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关系。具体体现为:(1)自然优先。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依靠自然界。生态文明强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并且使人们充分意识到人与大自然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且这种关系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自然发展规律以及生态规律的。(2)正确看待。面对目前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现代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和“权力”,且这种价值和权力并不依赖于人类社会的评价。对于价值概念的界定,在哲学层面上,是一种区别人和动物的独特规定性。生态价值是指自然物体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其目的在于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这也正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3)妥善处理。由于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依靠自然界,因此,大多数人就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改变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重新理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不能把人类目前所产生的生①态危机的原因归咎为“人类中心主义”,因此也不能否定以人为出发点来对待自然。人既属于自然也属于社会,与自然在内涵和外延上不平等。人是唯一有意识的存在,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类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妥善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不是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积极地处理各种关系,使其能够和谐、长远的发展。2.1.3.2人与人之间关系从对立竞争到平等和谐生态文明的社会不仅要求实现资源节约、生态平衡,还要求实现人与人之①人类中心主义是作为一种价值和价值尺度而被采用,它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有且只有人类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16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间的平等和谐。目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资源短缺,一些人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以及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之上。生态文明强调一部人的发展不应该以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前提,实现维护当代人之间的、各个民族之间的、集体之间的以及各个国家之间的代内平等,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代际平等。所谓代内平等,就是指利益个人或者集体,在发展权利、机会、方式以及道路上能够彼此相互帮助、促进、共同发展以及履行义务。所谓代际平等,就是指当代人不能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从而危及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2.1.4生态文明的特征目前,人类开始进入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渡时期,正确认识和分析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对于顺利实现生态文明所要求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生态文明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4.1树立人类生态意识及生态观念自然界是人类的生存之本,目前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生态优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类也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①的重要性,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减少环境污染以及控制生态灾难的发生。2.1.4.2具有宽泛的包容性生态文明并不是全盘否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是对两者文明的扬弃和超越。生态文明主张发展生产、改造自然,但是生态文明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竞争、共生和自制的机制,尤其是自组织和自调节的活力;同时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从维护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经济和环境的全面发展,注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资源的整体利用率,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不仅包含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时还包含着自然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文明,这些表明了生态文明具有宽泛的包容性。2.1.4.3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自然,把人类放到整体系统中,①生态灾难(ecologicaldisaster)是指生态系统平衡被破坏而给社会、给人类所带来的灾难。17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强调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强调人类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目的在于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自然优先发展原则,从根本上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坚持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但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人类可以走生态工业化的道路。生态文明一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但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2.1.4.4结束了公平和效率是对矛盾体的认识理念生态文明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面性以及协调性。目前人类已经进入到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新模式不断地推动绿色科技的理论创新,这些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传统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这不仅是对人类生态理念的更新,而且是对生态要素的进一步改变。同时,生态文明在各个行业和产业建立起来的生态系统,使物质和能量在整个系统得到多层次的循环利用,使废弃物通过再生、循环以及转化得到多次利用,从而实现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和方式,这种途径和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资源整体利用率,还能从根本上减少废物的排放量,甚至达到了零排放,最终实现[29]“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破坏最低化以及经济效益最大化”。2.1.4.5具有社会和谐性和公平性生态文明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在不破坏系统自我恢复能力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从而使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平等的关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主要内容,体现了生态文明社会和谐性的特征。生态文明全面协调人、自然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他们三者之间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间的关系,这些体现了生态文明公平性的特征。生态文明的公平性不仅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公平,还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即代际之间的公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体现了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既维护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又满足了人类的生存之本。生态文明不仅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还遵循生态规律。其运用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依靠高新生态技术,倡导绿色生态经济,提高对能源的再利用率,优化“低效高耗”的生产、生活方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的整体统一,同时实现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整体统一。18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2生态县建设概述2.2.1生态县的提出生态县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是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而造成县域不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反思,是人类对自我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县域建设发展方式的一次重新选择,是县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科技生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截止2013年4月,我国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见表2.1),生态县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3大项22小项(见表2.2)。与此同时,生态县建设在省级层面也获得了支持,目前约有400个已获批的省级生①态县。但是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县建设指标和建设内容不同,省级生态县的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表2.1国家生态县(市、区)名单县(市、区)名所属省(市、区)张家港市、常熟市、昆山市、江阴市、太仓市、宜兴市、滨湖区、锡山区、惠山区、吴江市、相城区、高江苏省淳县、江宁区、溧阳市、金坛市、武进区、海安县闵行区上海市天台县、安吉县、义乌市、临安市、桐庐县、磐安县、浙江省开化县、洞头县、庆元县、泰顺县、新昌县密云县、延庆县北京市荣成市山东省盐田区、中山市、福田区、南山区广东省双流县、温江区四川省霍山县、绩溪县、宁国市安徽省浐灞生态区陕西省东陵区、沈北新区辽宁省西青区天津市资料来源:李晓金,高建华.我国产业转移[J].中州期刊,2004,(3):15-18.①一般认为,省级生态县是指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各个方面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级行政区域。19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表2.2国家生态县(市、区)建设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约束性经济发达地区指标县级市(区)≥8000经济1县元/人≥6000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市(区)≥6000县≥4500吨标煤/万约束性2单位GDP能耗≤0.9元指标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20约束性33m/万元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指标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参考性4%≥60植面积的比重指标森林覆盖率约束性山区≥75指标5丘陵区%≥45平原地区≥18高寒区或草原区林草覆盖率≥90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约束性6山区及丘陵区%≥20指标生态平原地区≥15环境达到功能区标约束性保护7空气环境质量——准指标达到功能区标水环境质量准,且省控以上约束性8——断面过境河流指标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水质不降低达到功能区标约束性9噪声环境质量——准指标20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序号名称单位指标说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COD)<3.5约束性二氧化硫(SO2)千克/万元<4.5指标10(GDP)且不超过国家总量控制指标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80约束性11%工业用水重复率≥80指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约束性生态≥90指标环境12%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且无危险废保护物排放21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12约束性指标参考性14农村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所占比例%≥50指标参考性15秸秆综合利用率%≥95指标约束性16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5指标参考性17化肥施用强度(折纯)千克/公顷<250指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约束性18%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指标参考性1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指标约束性20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3.5指标符合国家或约束性21人口自然增长率‰社会当地政策指标进步参考性22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95指标资料来源: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J].环境保护,2003,(9):21-28.21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目前,学者们对生态县的研究较为活跃和宽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进行了不同的论述,总的来讲有以下几种:(1)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①②度来看,生态县是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造福后人,经济、社会和自然协同持续发展的县域。(2)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县是主要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县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自然,人类的发展必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前提;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价值大于人与人之间[30]的局部价值。(3)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生态县是一个集自然、经济和社会的为一体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特征,目的在于保证生态县的持续稳定发展。(4)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目的在于保证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5)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县不仅是自然的生态化,同时还是人类的生态化,以推崇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以及生态伦理为核心,以实现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等的全面生态化为特色,从而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立公平、公正、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2.2.2生态县的内涵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与践行,生态县的内涵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丰富。目前,生态县的内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哲学层面。传统县域建设坚持现代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机械论的世界观,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要原则,是一种人类统治自然的哲学。生态县建设坚持生态世界观,其世界观又体现了生态哲学的思想。所谓生态哲学的思想,是指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演进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生态世界观决定了生态县的建设必须以人和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为基础,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其中实现人和人的和谐是生态县建设的根本目的所在。(2)经济层面。目前,在县域建设中人们依然使用GDP等偏重于经济数量的衡量指标来衡量县域的建设成果,这种衡量[31]指标既不重视自然环境和资源的耗费,也不重视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态县建设将走向生态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集约内涵的模式,它肯定自然的价值,同时承认环境和经济的同等重要性。生态县建设以构建生态产业体系、发展生①代内公平,是指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②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和后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22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态产业为主要的经济功能。人才、信息以及资金是生态产业的主要生产因素,这从根本上解决了自然资源短缺以及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3)技术层面。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科学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标志,为生态县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传统的县域建设是在传统的工业体系下进行的,这种经济体系是完全服务于经济的,其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人类自身的发展,这是一种机械论的经济发展方式。生态县建设是在生态技术体系下进行的,生态技术体系是生态县超越传统县域获得自我发展的物质手段,生态技术体系强调对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不以实现经济增长为单一的目标,而以实现环境的保护、生态的良好以及人类的健康为[32]最终目标,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有效地结合起来。(4)文化层面。传统的县域建设以人类中心思想为基础,强调一切社会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征服者以及消费者。而生态建设是以生态文化为基础进行县域建设,这种文化摒弃了人类中心的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宏观层面上来讲,生态文化更加重注自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协调发展;从微观层面上来讲,生态文化注重反映县域居民生活多元化的特点,从人和自然的整体角度出发,协调不同背景、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以及不同地区下人们能够和谐地生活在一起。(5)环境方面。生态县环境层面的内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可持续的环境。可持续环境主要强调一种可以长期维持的环境过程或者环境状态。②公平的环境。所谓公平环境是指社会上每个公众都有享受环境的权利。③系统的环境。系统环境强调县域环境和区域环境以及生态环境和历史环境两个方面地有机结合。一个理想的县域形态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多重需要,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县就必须辩证统一地对待历史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关系,只强调发展而忽视保护,或只强调保护而忽视发展,都不是生态县所倡导的发展理念,生态县的理念拒绝片面化,应坚持历史与现实的有效结合。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认为生态县是人类文明演进到生态文明时代的产物,是以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物质基础,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以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为主要建设内容的,各个领域基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县级行政区域。23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2.3生态县建设与自然生态化的区别当前,生态县建设或者计划建设生态县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进行。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客观条件不同,它们对生态县的理解也不相同,生态县表现出了不同的内涵和本质。此外,除国家级生态县外,省级生态县、市级生态县都没有固定的、可衡量的标准。但是,生态县建设的根本原则是要保持县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其具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保持高度生态文明的空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自然生态化的概念还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但生态县建设与自然生态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县不仅是自然的生态化,同时还是人类的生态化,以推崇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以及生态伦理为核心,以实现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等的全面生态化为特色,从而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建立公平、公正、安全、舒适的社会环境。而自然生态化只是单纯地追求大自然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以自然的发展为前提的,强调的重点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2)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县以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准则,其目的在于保证县域经济的稳定增长和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生态县建设不仅需要合理的产业机构、能源结构,还需要能够维持自然资源存量的生态技术体系,目的在于实现物质和社会生产的生态化,实现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生态县建设致力于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倡导绿色能源的推广和利用。而自然生态化则是以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为基础,其目的在于维护自然和生态的良性循环。生态县建设是以人为核心,通过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改善生态系统,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求,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而自然生态化则是以自然为核心,它强调的是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目的是满足自然自身的发展需求。生态县建设既要在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保证县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又要确保未来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空间;自然生态化则是不断完善和维持自然自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增长。总之,在生态县建设中,要区分生态县建设和自然生态化之间的本质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生态县建设、才能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24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2.4生态县建设的重要作用生态县建设不仅有利用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有利[33]于改变人们现有的居住条件和提高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设生态县,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一条高效益、低污染、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建设生态县,是建造花园式县域居住环境的必然要求。花园式县域居住环境就是实现社会经济高度繁荣、社会秩序稳定、生态环境良好以及居民素质大大提高的新型居住城市;最后,建设生态县,是创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县,目的在于发展县域经济,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促进县域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生态县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生态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治的公平、公正,文化的丰富、多样,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科技的健康发展等。通过生态县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县域生态环境、节约县域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县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要求生态县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县域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2.5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与任务2.2.5.1生态县建设的目标1995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正式启动了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生态示范区是生态县的初级阶段。2002年,生态县建设工作被正式提出,其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延续和深化。十八大之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进一步深化生态县建设,并于2008年启动了生态县建设试点工作。目前已获得环保部门命名的国家级生态县共有45个。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基础研究生态县建设,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应当符合生态文明理念,即生态县的建设既要保护县域生态环境,又要实现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的协调发展。25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由于县域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生态县建设的目标也有所不同,各县域应根据自身实际和资源优势合理设定建设目标。总的来讲,我国生态县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形成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通过体制机制地有效改革,建成公平、公正、合理的政治制度;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形成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通过节约资源、能源的方式,形成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通过改革现有的技术,形成绿色健康的技术体系,从而建成经济、社会及自然协同持续发展的生态县。即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和生态科技建设,实现县域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2.2.5.2生态县建设的任务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的任务有: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县域产业结构,进一步实现县域产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其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强民主建设。加强对县域居民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倡导县域居民参加生态县建设,并切实维护好县域居民参与生态县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权利;三是加强文化建设。积极推进县域生态文化建设,弘扬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并建立有利于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发展的体系;四是积极建设县域绿色小区、生态村镇以及生态农村,改善人们现有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五是加强科技文明建设。积极解决制约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科技问题,大力推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先进科学技术。实践证明,生态县建设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增强区域发展后劲、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生态县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要求生态县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为一体的生态县建设目标。通过生态县建设,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并进一步协调区域经济结构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从而使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县域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实现资源能源节约,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26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2.3生态文明理论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础2.3.1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生态县建设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任务和新要求,生态文明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中统筹考虑,从而为生态县的建设开辟了新领域和新途径,也为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所要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目标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34]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生态县建设要求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协同发展。这种发展以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的丰富发展以及政治的公平建设为前提,从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特色。通过生态县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县域生态环境、节约县域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县建设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改善和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立足当地县域的实际情况,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生态规律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县域生态产业体系,努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2.3.2生态文明理论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新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态文明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我国对生态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县域经济生态化。传统工业文明时期,县域经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是人们基本上是以牺牲环境和消耗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不能按照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来纠正现有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不能长久。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县建设,要求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把经济发展的动力真正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社会、经济27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和自然的平衡发展。二是以生态明理论为指导实现县域政治生态化。县域政治生态化强调生态问题和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性,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要任务。三是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县域文化生态化。县域生态文化强调县域一切文化活动、文化思想等都要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有利于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发展的文化体系。四是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县域社会生态化。社会生态化,是指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倡导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选择绿色产品,同时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最终实现可持续消费。五是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实现县域科技生态化。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科技生态化,它以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高准则,以实现县域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目标。科技以服从自然本身的属性为基本要求,目的在于协调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要实现科技生态化,就要求我们积极预防科学技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大力开发新能源技术,引导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2.3.3生态县建设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县建设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同时还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县建设要求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协同发展。这种发展以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的丰富发展以及政治的公平建设为前提,从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特色。生态县建设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改善和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为前提,立足当地县域的实际情况,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生态规律有效地结合起来,建立县域生态产业体系,努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从而进一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通过生态县建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县域生态环境、节约县域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的生态县建设必须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以及28 第2章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科技生态化。生态县建设使得生态文明理论与建设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而实践则更进一步丰富理论。本章小结本章首先从生态文明的提出出发,阐释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论述了生态文明的特征。其次,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县的定义,并从生态社会学的角度和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对生态县建设与自然生态化进行了区分,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重要作用,明确了生态县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最后,提出生态文明是生态县建设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为:生态文明理论指导生态县建设,生态文明理论提出了生态县建设的新要求,生态县建设丰富了生态文明理论。本章认为生态文明与生态县建设之间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29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1生态县建设面临资源困境3.1.1县域资源现状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县域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以及效益。经济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其中劳动力资源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经济相对落后时期,县域经济的增长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力质量在县域经济发展着所起到的作用越[35]来越重要。资金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县域所拥有的资金数量直接决定着它所配置的资源种类、数量以及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技术因素在县域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而且还可以弥补县域在资源方面的缺陷,现代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对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县域由于矿产和煤炭资源富集而进行无节制的开采,虽然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效益,但是破坏了原有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矿产和煤炭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人们不节制的开采必然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这些一系列后果也必然会影响后代人对资源的需求。近些年由于开发速度的加快以及工业的发展,县域范围内的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各种工业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土地质量不断退化。同时一些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都将厂址选在水源①地附近,这些企业在给当地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却导致饮用水水质不断恶化,一些湖泊和河流遭到了污染。县域经济社会资源的现状表现为:劳动力资源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更多的年轻人涌入大中城市就业,造成县域劳动力资源一定程度的减少,从而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增长。资金量直接决定着县域资源的配置能力,但是到目前为止,县域范围内的积累资①一般所说的水源地指地表水。30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金和引进资金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技术是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因素之一,但是截止到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技术,这些落后的传统技术严重地阻碍着我国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3.1.2县域工业现状县域经济在国家工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域工业经济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县域,县域经济虽然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要不断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提升县域产业层次、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县域工业的整体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同时缺乏县域工业集聚发展的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工业的形成规模,从而导致了县域工业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发挥;二是现有县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比较滞后,企业发展缺乏活力,同时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外部宏观经济和企业内部管理不科学等,一些县域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恶化,如企业资金融资困难、经营管理人员缺乏等;三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程度不高,一些县域由于缺乏土地使用和城镇规划发展机构的审批,导致部分工业项目投资被搁浅或被否定;四是产业定位不清晰,大多数县域缺乏主导产业,主要以一些辅助性产业为主,同时大多数县域企业底子薄,并缺乏相应的推动力和发展力度;五是缺乏财政支持,目前,大多数县域很少或者没有国家大型工业项目的投资,因此国家的投资资金和资金注入量也就相对偏少,且这些主要分布于我国工业经济较发达的县域,有些较偏远的县域根本就没有工业产业。面对日趋激烈的工业竞争形势以及县域工业现状,县域工业要实现稳定快速的增长,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工业基础薄、技术落后、资金缺乏、投资环境恶化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因此,发展县域工业要根据本地区的现状,选择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其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1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1.3县域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所产生的影响经济增长方式按经济增长要素可以分为:集约型增长方式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其中集约型增长方式又称内涵型增长方式,主要是指在生产要素投入适当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的方式来实现经济产量的增加;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又成称为外延性增长方式,主要是指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及增加劳动者的数量来实现经济产量的增加。县域经济一直是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支柱,由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起步水平低,相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基础差、底子薄,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受当地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限制,县域经济始终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来推动经济增长。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粗放型县域经济增长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一是产业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视发展传统农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忽视本地区具有县域特色的产业,例如一些县域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县域经济发展要根据本地特色来发展,从而实现具有本地特色的县域产业,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更能解决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二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透支。由于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导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一味加大对原材料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环境污染给人们健康所造成的危害以及资源严重短缺对后[36]代发展所造成的影响。1997年党的“十五大”强调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三高一低”的状况。党的“十六大”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形成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就必须逐渐改变传统的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使其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3.1.4生态县建设遭遇资源困境的深层原因分析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县域资源的禀赋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活动的规模以及效益,同时影响着整个县域的全面发展。32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目前,我国县域采用的这种以“三高一低”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相违背,其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导致我国生态县建设遭遇资源困境,具体体现为:(1)县域经济体制不完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县域经济体制不完善导致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资源透支严重。(2)县域政府管理不到位。政府能够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部门的空间配置情况,从而调控县域经济的增长。所以,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县域资源的配置效率,而县域政府管理不到位导致滥用职权、干预县域资源配置的现象经常发生。(3)县域企业组织水平不平衡。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县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县域的骨干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县域企业组织水平极不平衡,从而导致企业之间不能形成有效的产业互补,以便进行规模经营和发展规模经济。(4)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决定了县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如果县域拥有符合现代[37]发展潮流且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及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5)县域劳动力资源匮乏。总的来讲,县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就是技术劳动力利用县域其他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近些年来,劳动力资源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大多数县域却面临劳动力资源匮乏、科技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6)县域资金拥有量少。资金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县域经济状况的好坏,取决于资金拥有量的多少,因此增加资金拥有量,成为加快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之一。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增长面临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7)县域技术进步慢。技术在县域经济增长过程表现的最为活跃,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弥补县域在自然资源方面的缺陷,同时还能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形成新的经济部门,逐渐使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目前,县域经济发展仍以传统技术为主导,科技含量低,高附加值产品少,造成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从目前来看,县域经济体制不完善、政府管理不到位、企业组织水平不平衡、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资源匮乏、资金拥有量少、技术进步慢等因素导致生态县建设面临资源困境。因此,应当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为生态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33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2生态县建设面临环境压力3.2.1县域环境状况近些年来,由于县域的发展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被新的县域生态系统所替代,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负面效应,具体体现为:一是水资源匮乏。水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它与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目前,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以及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从而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我国县域可用水资源十分紧缺,尤其是偏远的西北部地区,其中水污染所造成的水和水的净化问题日益突出,水处理远远不能满足水污染的平衡;二是环境污染严重。截止到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仍然以“三高一低”的发展方式为主。总的来讲,我国县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消耗资源、能源来获取。县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除了影响生态环境发展外,还将引起各种衍生的环境效应,如水土流失、土壤沙石化、植被破坏等。严重的环境污染将降低人们生活和居住的环境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等,这些所衍生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都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三是耕地资源锐减。耕地资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的根本国情。伴随着县域的发展,大量人口开始向县域转移,随之县域对土地的需求也日益强烈,而这一发展趋势给耕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带来了影响;四是生物的多样面临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对维护县域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县域的生态环境处于退化的状态,许多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因此生物的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五是基础设施不足。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具有公共功能的建筑和休闲空间相对较少,而一些仅有的开敞空间多被建筑遮蔽。县域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分类收集尚未实行。3.2.2县域环境需求县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要34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必须积极协调区域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生态县建设以经济的持续增长、生态的良性循环、文化的丰富发展以及政治的公平建设为前提,从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特色。所以,建设生态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生态县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生态县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必要基础。环境友好型社会,实质上就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倡导生态文明,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开放社会形[38]态。建设一个以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导向的生态县,就必须正确处理环境、经济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协同问题,提高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县域本身是一个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复合系统,县域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是否能够维持这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取决于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是否与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县域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县域环境从满足居民需求的层次上,可分为能居、可居和宜居三个层次。一个县域只要它的规划比较合理,污染不是很严重就算是一个能居的县域;如果它的生活基础再相对完善一些,绿化面积再多一些,就算是一个可居的县域;什么样的县域环境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宜居的县域,本文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宜居住。县域环境首先应该满足人类基本居住需求,适宜人类居住的县域环境应该是生活舒适度高、生活质量水平高和生活便捷、生活基础设施齐全等。比如,学校、医院、购物超市等基础设施;二是宜出行。交通是一个县域重要的基础设施,完善的交通设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宜安全。追求安全是一个人的本能需要,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追求安全的过程。县域建设需要大力建造安全的氛围,从而满足县域居民安全的心理需要。宜居的县域环境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过程。生态人居是生态县建设的本质需求和特色彰显,通过构建多层次的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生态县域。我国生态县建设需要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县域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区域竞争优势,是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共生的基础,是生态县建设的基本保障和必要基础。35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2.3县域环境需求与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的环境现状和人们所需的实际环境之间处于失衡的一种状态,一些县域为了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不惜以损害后代生存所需的环境为代价,这种片面化的发展方式不仅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而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为了顺利推进我国生态县建设,就必须积极解决目前县域环境需求和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县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生态建设正是在县域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县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要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必须积极协调区域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要有效地调节县域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就必须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循环经济则是一种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经济流动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污染,并解[39]决了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短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种矛盾仅仅依靠市场调解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力干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县域的环境保护机制,从司法、立法以及法律实施方面,通过行政干预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广大县域居民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并对管理主体进行监督。3.2.4生态县建设遭遇环境瓶颈的深层原因分析在传统的县域建设时期,人们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文明理论的原则,产生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水资源匮乏、土地资源减少、矿产和煤炭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些都影响了和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究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过分追求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统筹与协调的全面发展。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片面增长,在很大程度上36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忽视了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承载力和环境的容量的要求;忽视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2)政府决策缺乏民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参与生态县建设的积极性。由于政府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起着主导和推动的作用,因此政府的决策对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科学、正确的决策是强县、富民之本,而错误的决策往往会给县域和人民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这些损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对县域资源的浪费和对县域环境的破坏。(3)在现行的体制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权,造成了中央与地方利益的不一[40]致。县级政府在追求本地经济利益最大化时,往往倾向于发展经济,却忽视了对县域环境的保护。(4)环保投入力度严重不足。随着我国生态县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县域建设资金的短缺、县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目前,一些县级政府开始强化县域经营,但由于缺乏理论研究和经验,这些政府往往忽视了县域经营对于县域功能优化与提升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县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5)县域环境规划不到位。县域规划在县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县域规划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以及能否顺利实施,政府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域规划脱离实际,没有充分考虑到当地的环境因素,同时也没有根据环境要素自身的特征来进行县域整体布局。生态县建设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和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环境,能够为我国生态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顺利实施。3.3生态县建设面临科技难题3.3.1县域科技状况科学技术具有两面性,它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其在给人类生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又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隐形的负面效果和潜在的严重后果[41]以及不可避免的所产生的生态问题。目前,我国县域由于科技资金投入、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科研力量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现状,具体体现为: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由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一,所以政府科技投入经费也有所差异,对于一些经济发达的县域,其科技投入相对充足,政府、金37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融机构支持力度较大。而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县域,科技经费投入较低,有关促进人才发展的措施、奖励等政策较难落实。县域科技部门对于科技工作的引导服务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科技人员不足,科技部门的管理水平落后;二是产业结构单一。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化,高新技术产业所占的份额很低,且市场竞争力不强,县域企业生产设备也比较落后,产品科技含量也比较低,同时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主要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42]术,同时也没有自己的专利技术,没有自己的品牌,创新能力不足。由于企业产品同质化趋势的发展,导致大多数县域企业同一产品之间相互竞争激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三是科研机构少。我国县域很少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学校,所拥有的人才少且层次也不高,由于交通环境、城市基础设施等问题,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且集中在一些行政事业性单位,而从事服务行业、科技推广等行业的人才很少,这些因素导致县域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而县域科技人才的缺乏,将最终影响县域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3.3.2县域科技需求县域经济建设需要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符合生态文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目前,我国县域的科技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县域生态科技需求。所谓生态科技就是指对近现代科学技术反思之后的科技生态化的转向,它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准则,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演化之间的矛盾为宗旨,以实现县域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为目标。在县域科技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应对科学技术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措施,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以及生态型技术,从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二是县域绿色科技需求。绿色科技涉及生态保护、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各个领域。绿色科技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材料以及绿色新能源的开发等。绿色科技是发展县域绿色经济、进一步开展环境保护[43]和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技术保证。绿色科技实质上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因此,在生态文明理论指导下实现科技生态化,是顺利进行生态县建设的有力保38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障。3.3.3生态县建设面临科技难题的深层原因分析生态文明的科技观又被称为“绿色科技观”,是以生态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目前,我国县域科技发展一味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忽视了科技发展给人类所带来的隐形的负面效果和潜在的严重后果,以及不可避免的生态问题。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这些影响和后果与生态文明的发展背道而驰,直接影响和阻碍了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开展。具体体现为:3.3.3.1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目前,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县域,科研经费投入相对比较充足,其中一些县域还建立了企业、政府以及其他单位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经费投入体系;而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县域,科技经费投入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很难落实促进科技进步的奖励政策,从而影响县域科技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3.3.3.2科技人才缺乏由于工作环境、工作薪酬、子女教育等问题,我国科技型人才一般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县级城市科技人才很少,农村就更少。县域科技人才的缺乏容易对当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县域科技水平长期滞后。3.3.3.3科技产业存在同质化现象我国各县域企业在技术引进、产品生产等方面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产业同质①化趋势,造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远远大于高新技术产业,同时县域企业的高附加值产业也较少。3.3.3.4创新主体地位不够突出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企业都缺乏原创性基础。虽然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县域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但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财政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积累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大等原因,造成这些县域企业的技术基本依靠引进,自主研发能力非常薄弱,因此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就明显不强。3.3.3.5科技平台建设不够完善我国大多数县域几乎没有科研院所和大学,其所拥有的专业型人才也很少,①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39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企业的规模也一般偏小,所以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很难形成产学研平台。3.3.3.6科技评价体系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国大多数县域还未真正形成一套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他们大多数都以项目的数量和产值的高低等来进行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技术的水平、企业效益以及环境保护的方面的考核。以上所阐述的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县域科技的快速发展。因此,要积极解决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所面临的科技难题,就需要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科技生态化,从而为我国生态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3.4生态县建设面临体制障碍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合理、完善的体制机制是保证生态县建设顺利实施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在体制机制方面仍然面临诸多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3.4.1组织实施机构欠缺①生态系统具有公共性、外部性以及跨地区性的特征。政府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在组织实施机构方面仍然存在欠缺,政府组织结构重叠,各自为政。在政府组织及其建设方面,我国大多数县域尚未建立或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或未成立由上级部门归口管理的专职小组,以负责生态县建设。因此,当生态县建设面临跨部门项目工程时,就无法通过多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共同履行职责。从行政管理实践来看,一些部门对生态县建设任务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截止到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尚未把充实生态县建设办公室人员,加强办公室职能队伍建设作为协调生态县建设各项工作的重点。同时各乡镇尚未建立乡镇级生态县建设办公室,没有形成生态县建设的多级指挥网络,也没有建立由生态办牵头,以保证县域各个部门主动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部门合力,积极推动生态县建设。①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收益的情况。40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3.4.2财政保障机制欠缺生态县建设需要相对充足的资源支撑,主要涉及经费、物资、信息等,这些资源的短缺会严重阻碍生态县的建设。目前,在生态县的建设过程中,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以企业的第三部门的资助为辅。然而,我国大多数县域在财政保障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欠缺。首先,截至到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仍然没有建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生态县建设投融资渠道单一,即没有将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起来,没有将社会资金逐渐转向到生态县建设领域。大多数县域并没有积极申请各类银行贷款、以及通过证券、风投等方式来进行融资,没有吸引社会资本以及外资参与生态县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同时也没有通过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采购等方式来丰富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其次,由于监管机制和环境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多数县域并未建立切实可行的资金专款专用监管制度,从而导致有限的资源和物资在使用上不能专款专项。这种资金使用不当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经费物资的有效利用,同时也影响了生态县建设的健康发展;最后,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包括过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失去发展机会的生态功能区居民的补偿,还包括向维护和整治生态资源的行为提供资金支持。3.4.3考核评价机制欠缺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它是考核政府干部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干部考核的内容、形式、方法等,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干部考核机制,从而使干部考核机制成为推动生态县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多数县域在考核评价机制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具体体现为:首先,大多数县域还没有制定生态县建设的年度计划和总体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县建设各项工程和任务的有效落实与管理。生态县建设没有设立科学的、差异化的生态县建设考核体系,同时也没有将考核目标、考核内容以及评价标准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当中;其次,没有形成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向人大提交年度工作计划的惯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县建设规划评估和修编工作的实施;最后,在我国现行的县域考核评价机制过程中,政府发扬民主程度还不够。政府领导干部的政绩任何一项,都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41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关,但是在对待干部政绩考核和评价时,广大群众作为政绩的直接受益者或者影响者,却只有很少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因此,要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3.4.4监督激励机制欠缺所谓环境监管,就是指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对于环境安全状况的监督,它是国家行政监督权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延伸。一直以来,人们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后代人所需求的环境为代价,因此加强相关主体行为的监督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在监督激励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欠缺,具体体现为:首先,人大机关未严格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没有切实加强对生态县建设的监督,同时也没有充分发挥生态县建设预算审查监督以及生态县建设执法检查监督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削弱了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执法力度;其次,政协机关也没有积极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能。公众是生态县建设重要参与者,也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害者,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切实履行生态县建设中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再次,行政机关并未将生态县建设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项目、任务完成进展的情况纳入到监察部门的范围之内,忽视了对不作为党员干部和企业负责人的监督和监察,影响政府部门落实生态县建设的决策与部署;最后,没有建立健全的生态县建设公示制度和群众举报制度。大多数县域的有关部门没有建立举报接待日、举报热线以及举报信箱等,同时对一些群众反应的具体问题并没有做出及时的信息反馈,这将间接影响政府在生态县建设中的监管力度。本章小结本章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分析了我国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境。首先,立足于县域资源现状和县域工业现状,论述了县域经济粗放型增长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生态县建设遭遇资源困境的深层原因。其次,立足于县域环境状况和县域环境需求,论述了县域环境需求与环境现状之间的矛盾,分析了生态县建设遭遇环境瓶颈的深层原因。再次,立足于县域42 第3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的困境科技状况和县域科技需求,分析了生态县建设面临科技难题的深层原因。最后,强调并分析了生态县建设面临体制障碍,并分别从组织实施机构欠缺、财政保障机制欠缺、考核评价机制欠缺和监督激励机制欠缺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43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自20世纪70年代生态市的概念提出以来,生态市理论研究就成为世界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美国、日本相继进行了生态市建设,且取得了成功,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以及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基本上是以行政区划单位所辖区域为基础展开的,存在与我国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相类似的“特定区域生态建设”。与我国县级行政单位相对应,在地方层面,国外虽然没有直接称作“生态县建设”,但其内容、形式、目标、任务等基本与我国目前的生态县建设相同。基于此,考察国外的相关做法,能够为我国的生态县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4.1美国生态县建设美国各州行政区划多分为州直属及地方所属,在层级方面有三级区划,即州、郡或县、镇,也有二级区划,即州、郡或县。从管辖范围、职责与权限划分、职能履行上看,美国的郡或县总体上相当于我国的县。美国地方政府以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所辖区域为基础开展的“区域生态建设”,即为美国生态县建设。4.1.1注重政策引导为了把克利夫兰建设成一个绿色生态型县域,为该县域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制定了明确的生态县建设方案,同时还建立了基金委员会,目的是为生态县的建设提供启动基金。美国在生态县建设中注重政策引导的主要内容有:首先,鼓励非机动车辆出行,为行人和自行车开辟专门的交通道路,设计建造公交导向型交通系统,目的是用公共交通工具来限制私人汽车的使用,提倡建立公共数据库以满足各种出行者用车的要求,这项计划对于缓解县域交通压力以及改善县域环境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其次,提倡建立居住、商业、公共场所以及工作场所等多种功能聚集的紧凑型社区,满足人们就近出行、工作以及娱乐的需求;再次,强调对各种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鼓励县44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域居民采用环保的材料来建造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型住宅。克利夫兰生态县建设以“精明增长”为主要特色。其主要内容包括:使县域存量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盲目的扩张;由于生态县建设相对集中,所以生活区域和就业区域要尽量混合,目的在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方式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方式,鼓励居民要尽量少用汽车,步行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和上学;在不同的社区建设不同户型以及不同[44]价格的房屋,从而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住房需求。4.1.2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规划是区域建设、发展和管理的依据,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区域功能的凸显和形象的提升,做好规划工作要着眼于高标准,注重功能格局、产业布局、[45]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统筹。为此,克利夫兰组建了一支精干的规划队伍,一方面在实践当中积累经验,提升规划水平,多途径培育好现有规划队伍,另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以及用好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克利夫兰注重规划管理,积极做好规划后续跟踪服务,把规划成效落到实处,确保建筑风格、业态布局、产业布局等科学合理。克利夫兰加强部门联动,强化与项目主体的交流沟通,加强规划指导,着力提高设计、建设水平。克利夫兰加强资金管理,切实把规划的合理意见督促落实到位。推行民主决策,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引进高标准的专家和团队参与规划设计。4.1.3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和社会的绿色消费,落实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意图和积极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美国在生态县建设中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政府通过建立绿色采购制度,从而积极影响产品供应商。供应商为了获取政府这个最大的客户以及更多的客户群,必然会积极采取多种有利于提高产品绿色度、提高企业绿色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措施,目的在于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政府通过建立绿色采购制度,积极打造一批绿色产业。绿色采购制45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绿色产业和清洁技术的发展。从而形成了绿色可持续的生产体系。再次,政府通过建立绿色采购制度,积极倡导民众进行绿色消费。绿色采购制度不仅可以改变民众不良的消费习惯和行为,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据调查,美国89%的县域居民会在购物时选择环境友好型产品。所谓环境友好型产品,也称环境无害化产品或者低公害产品,就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生态环境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产品。环境友好型产品包括:低[46]毒涂料、无污染建筑装饰材料、节能设备、低污染的交通工具以及绿色食品等。最后,政府通过建立绿色采购制度,大力推广运行现代化的采购程序。例如网上购物,这种购物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采购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难题,而且使得采购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和灵活,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采购成本。4.1.4建立公众参与制度美国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提倡公众参与,具体体现为:一方面,美国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注重公众信息知情权的享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明确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生态县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信息披露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其中政府和企业是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和义务承担者,对环境信息披露负有主要的责任,而企业则是环境信息披露的直接影响着,具有特殊的地位。(2)明确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为了使公众更好的参加生态县建设,政府和企业必须明确披露内容。环境信息披露的主体包括: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标准、政府规划以及执法依据等。(3)明确环境披露信息的方式。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具有广泛性、特殊性等特点,因此,美国生态县建设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具有多元化的特点。目前,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主要包括:发布公告、报刊、电视、网络、开设公众阅览室等。(4)加强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环境信息披露的监督机制在环境信息披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对政府和企业不履行披露环境信息的行为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罚,并进一步明确检举、申诉以及诉讼的权利,目的在于确保生态县建设过程中环境信息披露机制的良好运行。另一方面,美国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将公众参与引入到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1)保障公众在生态县建设规划方面的发言权。46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其目的在于确立政府与公众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规范的民意调查制度,设定规范的参与程序以及规则,有效落实公众参与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权利,积极创建有利于公众参与生态县建设的新渠道和新方法。(2)美国政府在生态县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与公众互动的关系。其目的就在于建立政策执行的反馈制度,从而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进行。4.2日本生态县建设日本第一级行政区划为都、道、府、县,全国分为1都,1道,2府,43县,直属中央政府。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村。从管辖范围、职责与权限划分、职能履行上看,日本的县大致相当于我国的县,市、町、村大致相当于我国的镇。日本地方政府以县级行政区划单位所辖区域为基础开展的“区域生态建设”,即为日本生态县建设。日本茨城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生态县建设,具体体现为:4.2.1合理开发利用县域资源茨城县的林业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杉树是茨城县的代表林业地带,茨城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该县的自然资源建立适合本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县建设成效显著。4.2.2制定县域环保政策(1)根据最佳的生活排水方式,建立县域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2)创建集农业生产设施、农村生活环境以及农业传统文化为一体的基础设施。(3)建立保护农业水利的设施,同时发挥丰富的渔业资源。(4)合理保护农业用地、农业用水,对于从事农业活动者给予大力支持。(5)创新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体制,积极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推行循环性农业生产活动,推行集团化作[47]业,普及农药和化肥的消减技术。47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4.2.3推广县域环保技术建立有利于县域生态环境保护的土壤以及施肥普查系统。大力推广适合茨城县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机技术。积极回收各种垃圾,并建成可以将垃圾进行分类、分别处理的垃圾处理中心。发展环境友好型能源,实现能源结构的根本转变,充分利用水能、电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地热等清洁能源。4.2.4强化县域居民生态县建设意识茨城县积极树立生态理念,增强当地居民生态危机意识,主要体现在:(1)由于土地大规模的开发以及茨城县周边村落产生的非农业需要,该县的农地可用数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农户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茨城县农地主要以水田为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呈逐年发展的趋势,但是相对来说,茨城县大部分的旱地整备还比较落后。为此,茨城县大力强化居民生态县建设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态县建设。比如,茨城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逐渐提高村落道路和农村排水设施规划与建设的居民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茨城县政府积极采[48]取措施,推广农业规模化生产,集中农业用地,提高居民生产的积极性。4.3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4.3.1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色由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完全相同,国外生态县建设采取了不同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制定合理的地区资源建设规划方案,从而积极稳妥地推进生态县域建设,走出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县建设道路。4.3.2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国外生态县建设中发挥着十分的重要作用。首先,政府通过制定生态县建设方案,明确生态县建设的具体任务与目标,并通过各种手段,为生态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政府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居民对各种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最后,政府通过生态县规划的48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实施,加强部门联动,强化部门间的交流沟通,进行资金管理,并进行监督。4.3.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把发展循环经济视为实施生态县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相关标准、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的建设。4.3.4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建设建设县域重点项目和工程是国外生态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外生态县建设通常以生态县建设规划纲要为基础,确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其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快循环经济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以及创新体系的建设。4.3.5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国外生态县建设注重宣传与公民参与。国外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通过提高公众参与生态县建设的参与度,在全县上下形成自觉维护和保护环境、主动参与生态县建设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让生态县建设成为每个县域公民的自觉行动。4.3.6注重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应当结合具体实际,推广适合本地区产业发展的绿色技术。国外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注重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采取绿色技术开发各种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产品,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本章小结本章从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介绍了美国、日本生态县建设的实践与做法,得出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即生态县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本地特点的原则,强调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重点项目和工程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注重推广应用绿49 第4章国外生态县建设的经验借鉴——基于生态文明视角色技术。本章正是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对以上可供我国生态县建设借鉴的域外经验所进行的分析和阐释。50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1结合具体县情,发展循环经济5.1.1建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支撑体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循环经济以充分满足人类物质财富需求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和环境为物质基础。它是一种以“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同时也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高效协调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核心是提高资源和环境的[49]利用效率。从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上来看,县域循环经济具有避免外部不经济、要求建立生态工业、要求采用清洁生产、要求注重环境优化等特点。从总体上来讲,县域建设离不开对资源的利用,在县域资源有限性的制约下,如果县域建设继续沿袭传统的建设模式,即以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是不可能实现生态县建设目的的。县域循环经济具有避免外部不经济、要求建立生态工业、要求采用清洁生产、要求注重环境优化等特点。5.1.2建立绿色县域经济核算体系经济核算体系是开展经济分析、进行宏观管理以及实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50]具。为了准确反映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的投入成本,有必要研究并建立县域经济核算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能够进行必要的补偿,并引导人们从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转变到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目的在于实现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县建设的要求,改革和完善现有的县域经济核算体系,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原有的县域经济核算体系并没有充分反映出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对对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自然资源的消51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耗与折旧。因此,只有采用新的绿色县域经济核算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当前生态县建设的情况来看,构建绿色县域经济核算体系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改变传统的经济核算体系,在该体系中添加新的内容,即加入反映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的相关信息;二是利用对投入产出信息的描述,通过调整传统的经济核算体系而建立新的绿色县域经济核算体系。5.1.3完善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循环经济这一全新的理念不仅体现了环境保护的发展方向,而且又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性内容,它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保障,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循环保障县域经济和社会的长远发展。(2)循环经济保障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3)循环经济保障县域资源利用的[51]代内平衡和代际平衡。(4)循环经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52]目前,国内外对于县域循环经济的评价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本文力图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具体体现为:一是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①目标一致原则。循环经济的评价目标主要通过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来体现,因此体系要与目标始终保持一致。②科学性原则。建立县域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应该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目的在于保证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③在选取县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选取指标的目的,同时还要尽可能考虑选取指标的作用等。④有效性和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在力求全面时,更要注重其简单有效性。因此在选取指标时就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具体问题设定具体的指标体系。⑤独立性原则;二是县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结构。目前,我国县域循环经济是由社会、经济、科技以及自然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根据生态县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以及设计原则,选取反映生态县循环经济特征的指标,不同县域在建立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筛选完善。52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2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5.2.1培育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绿色消费是指以消费者和自然协调为前提,在消费的过程中,兼顾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的要求,科学、健康、合理以及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53]方式。绿色消费是国际消费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是顺应国际潮流。具体来说:首先,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生态县的本质要求;其次,积极推行绿色消费将进一步扩大县域居民的消费需求,从而促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后,积极推行绿色消费是提升县域居民素质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绿色消费意识是以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统一为基础的,是一种高层次的消费理念、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目前,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环境责任观念还尚未建立起来,部分消费者即使有绿色消费的意识,但距离真正转化为绿色消费的行为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建设生态县就必须不断提高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具体来说:首先,要积极采取激励的手段,引导县域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其次,要积极引导消费者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要求消费者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最后,要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和引导的力度,从而提高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政府要积极承担起对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并采用多种方式来增强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和营造绿色消费氛围。因此,培育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于生态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5.2.2培育县域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培育县域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绿色营销是一种全新的营销理念,它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是企业从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合理利用有限的资源的角度出发,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措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生产和[54]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绿色营销理念被引入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已有多年,53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但是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政府参与程度的不同。因此,要培育县域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不仅要鼓励企业积极获得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的认证,而且还要促使企业计算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消耗成本,从而实现企业产品的绿色定价化;二是积极培育县域企业的绿色营销理念,实现企业绿色营销组合策略,建立绿色营销体系。县域企业必须以实现绿色营销理念为基础,运用绿色营销组合策略实现产品的绿色开发、绿色包装、绿色销售以及绿色售后服等,目的在于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绿色营销绩效;三是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在网络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县域企业要想不断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营造各种有利条件,逐渐完善县域企业的网络[55]营销条件、营销技巧等。5.2.3运用政策手段推行绿色消费目前,我国县域居民的绿色消费还处于起始阶段,且面临诸多问题和障碍,需要从多方面、多视角采取多种措施切实推进绿色消费,具体体现为: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和法规,用法律手段倡导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消费,坚决禁止反绿色消费行为;二是积极营造县域绿色消费环境。所谓绿色消费环境就是指消除污染、恢复和平衡生态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培育绿色消费环境,就必须完善环境保护法规,规范绿色生产,弘扬绿色消费文化,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县域的[56]生态建设,从而营造一个文明、有序、良好的社会环境;三是加强县域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消费。主要包括:(1)加快建设县域绿色经济核算体系,积极建立绿色发展机制;(2)加强对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消费的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倡导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消费;(3)利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来鼓励县域居民进行绿色消费;(4)大力推进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设,加强与绿色消费有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带头采购绿色产品,引导和促进县域的绿色消费;四是加强绿色产品的生产。绿色产品又称生态产品,是指生产过程中很少有污染或者根本没有污染的产品,以及符合保护社会环境的服务。绿色产品包括:绿色食品、绿色洗涤用品、绿色建筑材料等等。54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3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5.3.1技术异化对生态县建设的影响人类使用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人服务,但是技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灾难,技术所产生的这种现象被称为“技术异化”。技术异化是指被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所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没有为人类起到积极的作用,反倒成为压制人类自身的力量。技术本来是满足人类的需求的手段,但是在异化的作用下,技术逐渐成为支配、甚至是统治人类的外在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否定了人的劳动价值,同时人[57]开始日渐被迫成为适应科技社会要求的工具。人类利用技术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然的人化”,但是在这个历史阶段,由于技术水平的低下以及人们运用技术范围的局限性,①这些都使技术很难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分化出来。以法兰克福学派马尔库塞为代表认为:“技术异化不仅造就了‘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而且随着技术异化不断地发展也扩大了其对人的全面奴役,现代社会技术使人变成[58]了一部机器,甚至变成了机器的一部分”。由于人类在工业体系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造成了自然环境与技术社会之间的断裂,从而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物多样性锐减、整个生态环②境墒值也不断增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也得到了增强,但是技术具有两面性,它在给人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来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不计后果的肆意开发和利用自然,从而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丹尼尔﹒贝③尔指出:“正如我们人类所知道的,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带了有害的副作用,以及被人们所忽视的,而并非故意忽视的第二位[59]和第三位的后果”。在工业化早期,恩格斯就明确表达了:“如果人类扰乱自[60]然机制,那么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我们人类每走一步都应该牢牢记住”。①马尔库塞,美籍犹太人,哲学家、社会理论家,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②墒值,是对事物能量消耗的一个度的衡量标志。③丹尼尔·贝尔是当代美国批判社会学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55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干预性的逐渐增强,技术也日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态要素对生态县的建设产生影响。然而技术对生态县建设的影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随着技术生态功能的不断增强而发展。县域生态问题产生根源在于人们对技术的滥用,而并非技术本身。当前县域社会所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实质是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由于在县域技术化过程中人们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索取,最后技术带来异化作用。县域技术异化的实质是生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技术异化对县域物质文明的破坏。如县域环境污染、县域生态失衡以及县域人口膨胀等。其后果必然导致县域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渐下降、生活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会严重阻碍县域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2)技术异化对县域精神文明的破坏。如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导致县域生产者只会注重技术产品的物理功能,而忽视其生态功能。5.3.2生态县建设的技术生态化内涵技术在赋予工业文明控制和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赋予了人们肆意向自然索取的权利。因此,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人类再获得这些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为了解决技术在人类发展过程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人类必须进行生态规范化,即实现技术的生态化。技术生态化,就是指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技术开发应用过程中全面引入生态学的思想,以可再生资源为主要能源和材料,做到最大限度地将资[61]源转化为产品,从而使废弃物实现最小化、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生态化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技术的新的技术范式,它以实现资源节约化、废物最小化以及消费绿色化为目标,是顺利实施生态县建设的有力保障和有效途径。同时技术生态化是对传统技术创新理论一种新的诠释,要求人们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技术对人类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最终目的在于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技术生态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学概念,它是一个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泛的概念,以经济增长、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及自然的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56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因此,生态化转向也并非是自然层面上的生态技术化,它是一个涉及哲学层面具有深刻内涵的概念。5.3.3生态县建设的技术生态化特征生态县技术生态化是以现代生态学、信息科学等最新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使废弃物实现最小化、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技术生态化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自然生态平衡和社会的和谐有序,它是一种生态社会经济行为。生态县技术生态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污染。目的在于将污染尽可能的消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从而进一步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消耗成本以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二是获得最大收益。技术生态化主要是通过高效、合理利用原材料,目的在于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通过资源和能源的有效配置来获得最大的整体效益;三是技术整体系统包含三个方面,即技术主体、技术客体以及技术中介,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技术生态化以生态学的思想为核心,强调经济和社会效应的协调,要保证系统各个要素的生态化转向就必须实现技术系统整体功能的生态化。生态县建设的技术生态化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需要与环境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更高的系统。5.3.4生态县建设克服技术异化的途径5.3.4.1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生态化价值导向机制要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生态化价值导向机制,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实现生态县建设、发展县域经济与生态技术化价值主体进行有效融合,从根本上保证技术创新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为了使现代科学技术活动符合更多人的利益,因此科技创新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他们相信这种转变将会给科学技术创新注入新的生命力;三是有学者指出,实现技术的生态化并非完全只是一个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问题,因为由个人以及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影响到原料循环潜能的实现;四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生态县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化制度体系。甚至是对我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整个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技术生态化自觉地去协57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调各种价值取向,最终实现技术生态化的生态价值。5.3.4.2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生态化创新体系所谓生态产业体系,就是指以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及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且以生态系统承载力以及和谐的生态功能为基础的,具有网络型、进化型特征的产业的组合。生态产业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态工业、生态农业以及生[62]态服务业。要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技术生态化创新体系,就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努力建成融高新技术、资本和知识为一体的富有特色的生态型新型能源基地。改造与提升传统行业,积极推进化工、煤炭、冶金和机械制造等传统行业的技术进步,指导传统行业有针对性地进行工艺改革、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力争使其发展从传统的依靠资源消耗和产品数量向依靠核心技术与产品品质转变,实现竞争方式的根本转变;二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根据各县域的特色,以建立县域型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为方向,以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为龙头。以生态工程和生态技术为手段,以基本农田保护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平台,合理开发与保护农业资源,全面改进县域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产品无害化以及优质化,从而为县域发展提供生态产业和生态服务;三是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建设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商贸、物流与旅游产业为支柱的生态服务业体系。5.3.4.3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技术生态化政策支撑体系生态县建设的技术依托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等。传统县域建设是在传统的工业技术体系下进行的,所谓传统的工业技术体系就是指在第一、二、三次产业革命后形成的技术体系。这种技术体系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且完全服从于经济,其不惜以牺牲环境和资[63]源为代价,从自然界中谋求最大的利益。生态县建设是在生态技术体系下进行的,而生态技术体系是生态县超越传统县域获得自我发展的物质手段,该技术体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和物质能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生态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生态技术强调和其他生命物种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共同繁荣,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具有非线形性和循环性的特征,实现资源和能源的多层次利用,是生态县建设得以顺利运转的重要物质手段。58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3.4.4构建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生态技术一是要大力支持县域企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和绿色项目的建设;二是不断提高县域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出一系列政策和举措,从而激发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以循环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利用技术为主的生态技术的不断研发、推广和应用;三是在生态县建设中,政府是其内在动力源中的主力,但是由于目前渠道不畅通、认识的差距,造成了政府和居民的力量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他们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因此充分调动政府和居民这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是从目前一些生态县建设的实践来看,政策力和生态技术支撑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与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5.4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文化5.4.1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强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去处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它是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统一,包括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以及生态制[64]度文化等,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共生。生态文化不仅是人类文明的精髓,同时也是生态县建设的灵魂,树立县域居民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县的路径之一,具体体现为:5.4.1.1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进行县域生态环境保护,不仅需要县域居民的共同参与,同时还需要县域全体居民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必须控制人口和优化环境,目的在于为县域居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积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教育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普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知识,从而提高县域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5.4.1.2完善相关的生态法律以培育县域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为前提,积极传播与生态县建设相关的生态知识以及法律知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息息相关,即59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通过相关的生态法律法规,明确县域居民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为在县域建设和生态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5.4.1.3倡导和践行生态消费生态消费是指符合生态文明的科学消费方式,传承先进文化,倡导合理、有目的及有节制的消费观念。要改变县域居民传统的消费模式,一是必须先从改变居民的思想人入手,即逐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让县域居民充分意识到浪费的危害性以及错误消费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绿色消费观念,即使县域居民自觉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消费观念。5.4.2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加强生态文化教育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重要保障,同时也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建设生态县必须加强生态文化教育。5.4.2.1加强县级政府领导干部生态文化教育宣传县级政府领导干部是各项政策以及规章制度的制定者,在发挥政府调控职责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县级政府领导干部中加强生态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自上而下的普及。同时通过宣传可以提高县级领导干部实施生态文化教育的自觉性,并将生态文化教育贯彻到县级各政府的规划和行动当中去。5.4.2.2加强县域企业管理者生态文化教育宣传重视县域企业管理者生态文明意识的转变与提高,树立依靠高新技术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观,构建适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体系,向县域企业的管理者宣传可持续发展以及循环经济等主要理论,使县域企业的管理者在发展企业经济的同时能够兼顾县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4.2.3加强县域公民生态文化教育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提高县域公民的生态意识,使其认识到生态环境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加强对县域居民的生态文化教育,提高县域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推动县域生态文明建设。60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4.3打造生态文化品牌建设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就要求必须注重创新,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从而打造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生态文化品牌,积极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这就必须因地制宜,根据本县域文化资源优势建设特色项目,进一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县域生态文化。目前,我国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县域根据自己的特色,建设生态旅游区、民俗文化村等。打造具有县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带动了当地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品的开发,这对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5.5创建生态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5.5.1设立生态县建设专职管理机构政府是加快生态县建设的主导力量,要进一步加强生态县建设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逐渐实现政府管理的生态化转型。县域应当建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以及由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抽调主要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充实生态县建设办公室人员组成,加强办公室职能队伍建设,负责协调生态县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实生态县建设办公室人员专用办公经费、车辆和用品。由生态办牵头,建立各部门发改、经信、环保、水利、林业、农业等多个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通报制度,对生态县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与工程采用联合调度与专题研究等协调措施。生态办重新发挥组织和协调优势,保证各部门和乡镇主动配合,各司其职、形成部门合力。5.5.2健全生态县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生态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且涵盖面十分广泛。为进一步健全生态县建设的财政投入机制,为生态县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61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5.2.1丰富投融资机制县级政府应该坚持以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手段,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并积极鼓励将社会资金转向生态县建设领域。对于一些已经获批国家西部生态文明试点建设的县域,应该充分利用国家西部生态文明试点建设引导资金,积极申请国家和省市专项建设资金。同时也应该积极申请各类银行贷款、通过证①券、BOT等方式进行融资,从而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以及外资参与生态县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在绿色信贷、绿色证券以及绿色采购等方面积极开展试点,先行先试,逐步完善县域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5.5.2.2加强生态县专项建设资金监管建立生态县专项资金监管制度,对专项资金的来源、申请以及使用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和使用效率进行监督,同时建立专[65]项资金使用问责制。5.5.2.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包括因生态环境保护而失去发展机会的生态功能区居民的补偿,还包括向维护和整治生态资源的的行为提供资金支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公众参与、获得资金,无疑是生态县建设获得资金来源的另一种渠道。5.5.3完善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生态县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作为考核县级政府领导干部的重要评价手段,对县级政府领导干部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创新县级政府领导干部考核的内容、形式以及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从而使干部考核评价成为推动生态县建设的组织保证。首先,确保生态县建设各项工程和任务的组织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和管理落实。依据生态县建设的不同定位及工作重点,设立科学的、差异化的生态县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并将目标考核、领导干部考核以及社会评价纳入综合考评体系。其次,县域在制定发展规划并报县人大批准后,形成决议并付诸于实施。①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公私合营的一种形式。62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逐年向人大提交年度工作报告,根据政策和发展基础的变化,定期开展规划评估和修编工作。最后,我国现行的县域考核评价机制在考察评价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让公众充分享有信息知情权,因此要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5.5.4完善生态县建设的监督激励机制构建科学的监督激励机制,既可以保证生态县建设的顺利实施,也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和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县人大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责,大力推行交叉执法、即时执法、联合执法等新型执法手段,加大有奖举报力度;其次,县纪委监察局将生态县建设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和项目、任务完成进展情况纳入监察范围。生态县的建设管理需要完善的激励机制,即引导县政府管理者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促进生态县建设的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激励的方式包括奖励和处罚,而具体的激励措施应该结合具体的所承担的责任来制定。5.6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的个案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前缘,位于江苏省东南部的经济发达地区,属苏州市管辖下的县级市。常熟市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含长江界属水面),其中水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8.5平方公里。目前,全市户籍人口106.50万人,非户籍常住人口约100万。常熟市于2011年正式进入国家级生态县名单行列,其生态县建设主要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循环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政治等方面进行。5.6.1常熟市循环经济建设与生态产业5.6.1.1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常熟市在企业层面特别是印染、化工和电镀企业推行清洁生产、IS014000认证,并以此作为企业生态化的切入点。常熟市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包括企业领①常熟,简称虞,行政区划属江苏省苏州市。63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导、员工的生态意识的培育及相关技能的提高、调节和约束企业及员工的经营行为、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提倡并鼓励企业及员工积极投身于生态市建设及相关决策。5.6.1.2构建生态产业链对于已经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企业共生产业链存在交易成本较高、合作偏低的问题,通过建立废物交换信息平台来降低企业间资源和废物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企业间建立相对稳定的经济联系。5.6.1.3生态产业园建设两个省级开发区和特色产业板块是目前常熟市经济发展的主力队、“大而强”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地。园区以钢铁、能源、化工、造纸、汽车零部件等5大现代制造业为主体,以国内外知名大企业为支柱,配套现代生态型物流业。市级开发区则为各乡镇工业园区的企业升级、技术改造、移地扩建之地。5.6.1.4生态农业与生态村建设(1)发展生态农业常熟市以价值叠加的模式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提升农业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来体现生态农业融入生态市建设及循环经济体系。具体如下: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农业;发展特色种植及养殖业;发展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和外来物种侵害控制与农业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发展复合生态农业。(2)建设生态农业建设农田现代水利工程和农业生产标准化工程,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沿路、沿江、沿河、沿湖和田边绿化造林工程。5.6.2常熟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5.6.2.1生态农业景观建设与保护区修复和建设以望虞河、盐铁塘、常虎河为骨干河道的纵横河网体系,扩大区内的湖沼湿地,建设沿河网与湖沼的防护林带和绿地;合并分散的居民区和村落,扩大农业经营块地和湿地系统规划,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关、停、并、分散的、经济效益差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退厂还耕和还水,保护好水、土壤环境和土地资源。64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5.6.2.2面源污染防治禁止城镇居民和沿街集市与餐饮业向地面和雨水口倾倒污水和垃圾,严格防止加油站、油库的油品渗漏和含油雨水污染,同时不断加强城乡绿化建设、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以及旅游区实现完善的绿化。5.6.2.3固体废物管理与资源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建立、健全市环卫法规制度,保障环境卫生事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增加对环卫设施建设的投资,提供政策上的倾斜,逐步提高“有偿服务”,比如,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环卫设施建设资金和运行管理费用。5.6.3常熟市循环社会与生态文化建设5.6.3.1生态文化建设常熟市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域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的完善,形成促进生态市建设及循环社会发展的软环境;科教兴市与生态文化素质培训的制度化,为生态市建设及发展循环经济培育高素质科技与管理人才及产业工人。5.6.3.2倡导可持续消费常熟市积极提倡并鼓励企业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简化包装;通过市场机制推进消费过程绿色化,提倡无纸办公或尽量选购再生纸,购买节能的办公及生活用品,天然或低毒的清洁用品;消费后的废旧物质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建立各镇的可循环资源交流中心。提倡并鼓励家庭节约使用能源及水资源,提倡并鼓励使用相对清洁的能源及可更新能源,鼓励家庭“一水多用”;鼓励农家庭院开发使用太阳能、沼气和其他生物能;在住宅、宾馆和公共建筑中推广使用节能型照明、空气调节的等电器。5.6.3.3构筑循环社会的主要平台常熟市以城镇生态居住区与生态村构成的生态社区进行循环社会单元建设;生态企业是发展生态市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学校和科研所是发展生态文化的主要媒介,而生态型政府则是生态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者。5.6.3.4推进循环社会与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对策(1)鼓励可持续消费65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环境觉悟与可持续消费理念。(2)促进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市建设在社会文化层面形成常熟市生态市发展共识,提高企业对于生态市建设的认知度,明确企业在生态市建设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3)执法保障及有效监督常熟市有效融合各个部门进行联合监督,目的在于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和效果,从而杜绝了各类环保违法行为的产生。5.6.4常熟市的管理与经营5.6.4.1行政主管部门间综合决策职能强化与协调强化其内设的政策法规科、综合计划科等的综合职能,并设置生态市建设科具体负责部门内部相关的生态市建设职能,配合环保局对部门内其他科室进行监督、指导和管理。5.6.4.2保障措施与驱动机制(1)保障措施不断加强对生态市建设的领导,同时逐步完善生态市领导和管理机构建设;市级镇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应有生态市建设专门章节、总结,部署生态市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建设任务,并接受同级政府人大及政协审议;把生态市建设业绩纳入政府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内容。建立市场化的和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向导的经济政策,运用消费政策逐渐引导社会消费倾向,多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生态市建设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大力发展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建立生态环境信息网络,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生态产业园、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生态学校等标准。(2)生态市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建立政府引导资金,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进行多渠道融资。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制度,促进公众参与、获得资金;完善生态市建设激励机制,包括奖励和惩罚,具体激励措施结合具体的所承担的责任来制定。66 第5章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县建设的对策本章小结本章在分析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困境和总结国外生态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生态文明为视角,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本章认为,我国生态县建设应当进行顶层设计,创新生态县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确立绿色消费观,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最后,本章选取了我国生态县建设的成功案例——江苏省常熟市,从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循环社会、生态文化、生态政治等方面,对其生态县建设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67 第6章结论第6章结论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我国生态县建设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我国生态县建设应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等五个方面进行建设项目细化、指标设计与标准确定。生态县建设目标在于实现经济生态化、政治生态化、文化生态化、社会生态化和科技生态化,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2)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对我国生态县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得出: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过程中面临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瓶颈,面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同县域环境容量有限、环境承载力不足、环境负荷过重的突出矛盾,面临推进技术生态化、克服技术异化的难题,面临组织实施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监督机制欠缺的障碍。资源、环境、科技、体制,是影响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顺利推进的四大因素。(3)目前我国生态县建设能够且必须向纵深推进。所谓能够向纵深推进,是指在生态文明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创新生态县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生态服务职能,推进技术生态化,建立技术支撑体系、经济核算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确立绿色消费观,能够打破瓶颈、克服矛盾、解决难题、消除障碍,建设绿色生态型县域,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谓必须向纵深推进,指生态县建设是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五位一体”布局之一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县级层面的落实和体现,是摆脱县域资源困境、消除县域环境压力、解决县域科技难题、突破县域体制障碍的根本要求与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县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新方向。生态县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工程,可能需要经过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基本完成。不管生态县建设的过程多么复杂和艰难,只要牢牢地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结合具体县情,就能够探索出一条既符合本地特色、又能够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县建设新路子。68 致谢致谢本文从选题、设计到最后定稿,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我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黄承烈副教授。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是我今后学习和生活上的楷模。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以及论文撰写阶段,黄老师不仅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给予我悉心关怀,而且对我今后的事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并对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他对我的严格要求和不倦教诲必将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谨向尊敬的导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本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胡小安老师、詹世友老师、李冬妮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给我的论文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向他们表达最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各位同学在学习、生活及论文写作上给予的帮助与支持,同窗友谊之长存。另外,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三年来对我学习的大力支持。也感谢李万鹏教授、刘先进教授、赵强社博士他们对我论文的指导和帮助。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爱人李冠杰博士后,他不仅给予我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还在精神上给我论文极大的鼓励,他是我不懈努力、坚定信心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激励着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再次表示最衷心的感谢。6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胡锦涛.在新进中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27/c359674-20936060.html,2007-12-17.[2]埃比尼泽·霍华德主编.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M].金经元译.北京:印书馆,2000.[3]R.E.Park.HumanCommunitiesandHumanEcology[M].NewYork:TheFreePress,1952,58-60.[4]Andre.High.EcologyandFree[M].ArnoPress,1977,230-232.[5]RichaedRegister.Ecocities:RebuildingCitiesinBalanceWithNature[M].NewSocietyPublishers,2002,180-183.[6]马世骏.现代生态学思想在环保科学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84,(4):1-3.[7]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99-100.[8]梁鹤年.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J].城市规划,1997,(7):70-73.[9]黄光宇,陈勇合.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0-82.[10]杨志峰,何孟常,毛显强.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3-54.[11]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324-326.[12]任海,周国逸,夏汉平等.广东连平建设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生态规划[J].生态科学,2002,(1):76-81.[13]周丽平.浅述建设生态县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策[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1):40-43.[14]叶枝茂,陈秀龙.以人与自然和谐理念发展生态县规划——以宁海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07,(23):223-224.[15]文雯,黄平,刘建东等.低碳发展与生态县建设的思考——以四川省双流县为例[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21-24.[16]颜廷丽.密云生态县建设的评价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7]葛大兵.生态县建设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望城县为例[D].湖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18]邓中.涞源县生态县建设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9-23.[19]常介田.中牟县生态环境现状与生态县建设战略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0]李杰兰.环县生态县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1]郑彩红.加快福州生态县(市、区)建设的建议[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29-32.[22]姜威.保障生态县建设落实的对策与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236.[23]高翔,汪芳芳,何祥亮等.青阳生态县建设规划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3,(9):3981-3983.70 参考文献[24]顾金星,邵剑.关于生态县建设的思考[J].污染防治技术,2012,(3):77-78.[25]RoyMorrison.EcologicalDemocracy[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55,230-232.[26]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15-316.[27]肖显静.后现代生态科技观-从建设性的角度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7-89.[28]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6.[29]余谋昌.环境哲学: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80-82.[30]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60-63.[31]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5-57.[32]殷登祥.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M].陕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00-202.[33]王如松,叶亚平.中国生态县建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9-191.[34]胡锦涛.201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www.gov.cn/test/2011—11/16/content_1260221_3.html,2011—11—16.[35]凌耀初.县域经济发展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234-235.[36]王德第.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100-102.[37]孙尚清.论经济结构政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30-232.[38]中国环境科学会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顾问委员会.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00-302.[39]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0-92.[40]杜志雄,李人庆.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与小城镇健康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课题组,2005,12.[41]朱明春.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90-92.[42]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0-182.[43]方熠.绿色思维与科技创新[J].绿色大世界·绿色科技,2009,(2):17-18.[44]Maynard.M.H,David.E.J.NaturalSystemandDevelopment[M].BaltimoreandLondon:The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2011,217-218.[45]Cook.R.U,Doornkamp.J.C.GeomorphologyinEnvironmentManagement[M].London:TheBritishCouncilPress,2004,326-328.[46]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98-100.[47]山田浩之.城市经济学[M].魏浩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68-270.[48]岩佐茂.环境的思想[M].韩立新,张贵权,刘荣华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79-181.[49]刘学敏.论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20-222.[50]曹克瑜.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EB/OL].http∥www.zzstjj.gov.cn,2003—03—06.[51]李文霆,王和成.循环经济:再造生态城市新模式[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57-258.71 参考文献[52]文宗川.论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68-169.[53]朱容皋.绿色消费的新理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72-73.[54]袁文艺,金佳柳等.绿色营销:现状、理念及建设[M].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1,198-199.[55]李艳华.关于企业的绿色营销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J].经济视野,2014,(4):80-81.[56]周少江.关于我国绿色消费法律问题的一些看法[J].消费导刊,2014,(5):222-223.[57]李萌.科学技术发展与科学技术异化[J].数字化用户,2014,(13):124-125.[5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张峰,吕世平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3-4.[59]丹尼尔·贝尔.第三次技术革命[M].石磊译.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68-69.[60]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05-306.[61]肖蕊,林秀梅,赵荣荣.关于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6):130-132.[62]姚峰,范江辉.支撑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举措[J].安徽农业科学,2009,(30):281-283.[63]陈颜龙.加快建设县域创新体系[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4,(7):98-100.[64]倪荣远.县域生态文化建设与县域生态经济发展刍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2):86-87.[65]孟永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72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一、论文发表情况1、《浅析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表于《新西部》,2014(8),李荣娟、黄承烈,中文核心;2、《县域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创新路径—生态文明视角下》发表于《学理论》,2014(10),李荣娟、黄承烈,中文核心;3、《低碳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发表于《安徽农业科学》,2014(9),李荣娟、黄承烈,中文核心;二、承担、参与项目:1、主持陕西省咸阳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委员会调研课题《咸阳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改革思路和发展策略》,厅局级项目,已结题。2、参与陕西省教育厅项目《陕西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多中心治理:模式选择与机制创新》,厅局级项目,在研。3、参与陕西省咸阳市“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咸阳市“十三五”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厅局级项目,已结题。4、参与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西咸新区统筹城乡环境建设问题研究》(编号:13XSYK032),校级项目,在研。三、获奖情况1、获得南昌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获得中共陕西省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咸阳市城乡发展一体化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三、社会实践活动2014年下半年,在咸阳师范学院进行教学管理社会实践活动。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