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ID:34958687

大小:2.3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9-03-15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1页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2页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3页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4页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类号密级UDC编号硕士学位论文稻蟹种养中投喂不同蛋白水平河蟹饵料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张晨(1212017)指导教师姓名李文宽研究员赵文教授专业名称水生生物学论文答辩日期2015年5月26日学位授予日期2015年月日Effectoffeedingbaitwithdifferentproteincontentsonrice-crabecosystemByChenZhangDirectedbyProf.WenkuanLiProf.WenZhaoAThesisSubmittedtoDalianOceanUniv

2、ersity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RequirementfortheDegreeofMasterinHydrobiologyTheCollegeofFisheriesandLifeScience,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P.R.ChinaCompletedinApril,2015摘要摘要2013年6月12日至9月2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胡家镇田家村进行了稻蟹种养对稻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实验,设置稻蟹种养田为实验组并投喂不同蛋白含量的河蟹饵料

3、(蛋白含量分别为45%,35%,25%,分别对应实验1、2、3组),不养蟹的常规稻田为对照组。研究内容包括分析各组稻田水体理化因子、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探讨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密度、生物量、多样性与均匀性的组间差异。经调查,各组稻田水体的温度、盐度、pH、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总氮、总磷、氨态氮、亚硝酸态氮、及八种主要离子含量在实验期间无显著差异。实验期间,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226种,以绿藻门植物为主。优势种种类组成则以蓝藻门植物占优。44各组密度与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差异均不显著,两者的变

4、化范围实验1组为182.81×10~3349.06×10-1-144-1-1ind·L与0.95~21.71mg·L;实验2组为264.53×10~3714.38×10ind·L与1.51~26.08mg·L;实验44-1-144-13组为133.91×10~2436.25×10ind·L与0.92~10.78mg·L;对照组为358.13×10~3325.63×10ind·L-1与2.47~16.32mg·L。各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实验1组为1.36~2.67和0.40~0.70;实验2组

5、为2.09~2.74和0.58~0.78;实验3组为1.50~2.55和0.52~0.67;对照组为1.50~2.72和0.50~0.77,两指数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完整且稳定。实验期间,共检出浮游动物4类119种,其种类组成与优势种种类组成均以轮虫占优。各组密度与-1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差异均不显著,两者的变化范围实验1组为838.13~5836.25ind·L与8.27~66.83-1-1-1-1mg·L;实验2组为721.25~5642.50ind·L与3.84~83.62mg·L;实验

6、3组为411.25~3751.25ind·L-1-1-1与16.80~84.01mg·L;对照组为1435.00~5755.00ind·L与5.14~197.48mg·L。各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实验1组为1.91~2.61和0.63~0.75;实验2组为1.36~2.53和0.50~0.71;实验3组为1.51~2.53和0.57~0.77;对照组为1.41~2.71和0.48~0.78,水体中的离子组成及含量成为影响两指数大小的主要因素。实验期间,共检出底栖动物8种,即苏氏尾鳃蚓、水丝蚓、

7、中华圆田螺、大脐圆扁螺、铜锈环棱螺、粗腹摇蚊幼虫、羽摇蚊幼虫和幽蚊幼虫。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可知,优势种种类组成以苏氏尾鳃蚓、中国圆田螺及大脐圆扁螺为主。各组密度与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差异均不显著,两者的变化范围实验1组为2222108.97~2879.56ind/m和3.45~59.87g/m;实验2组为92.86~2053.33ind/m和1.91~33.02g/m;实验22223组为164.29~2278.11ind/m和4.44~58.10g/m;对照组为119.64~1112.50ind/m和3.07

8、~28.70g/m。各组中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实验1组为0.39~0.97和0.51~0.87;实验2组为0.53~1.07和0.51~0.82;实验3组为0.25~0.92和0.32~0.93;对照组为0.16~0.83和0.23~0.70。关键词:稻蟹种养田;水体理化因子;浮游生物;底栖动物IAbstractAbstract12thJunetoSeptember26of2013,therice-cra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