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ID:35415693

大小:55.8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24

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桐庐县桑树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摘要介绍桐庐县常见的桑树病虫害,分别总结其症状及防治方法,以为该县桑树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桑树病虫害;发生;防治;浙江桐庐桐庐县桑园面积逾2133.33hm2,虫害主要有桑螟、桑樱蚊、红蜘蛛、桑毛虫、野蚕等,病害主要有桑树青枯病、桑褐斑病、桑里口粉病、桑根结线山病等。防治桑树病虫害是促进桑树健康生长的关键,现介绍如下。1常见虫害的防治1.1桑螟的防治1.1.1症状。初孵幼虫多伏在叶背的叶脉分叉处取食,最后仅留下上表皮,3龄后开始吐丝使叶片重叠粘合在一起,仅留下表皮,受害严重的皿块,桑叶成片枯黄,无绿叶。L1.2防治方法。

2、具体如下:①秋蚕结束后,草把诱集幼虫越冬,在第2年3月幼虫活动前及时烧毁草把,消灭越冬幼虫。②黑灯光诱杀1代桑螟,降低虫口基数,夏伐后,白拳治虫,主杀第2代桑螟,可选用桑虫净1500倍液[1]。1.2桑瘪蚊的防治1.2.1症状。以幼虫为害桑树新梢顶芽,致使顶芽脱落、弯曲、发黑、凋萎、枝条封顶。受害严重的桑树枝条矮短,侧枝丛生,分叉较多,桑叶产量下降。1.2.2防治方法。具体如门①翻土晒杀虫蛹。桑瘗蚊老熟后入土化蛹或休眠,此时相对喜湿怕干,在冬季和夏伐后可进行桑园翻耕,可将入土虫蛹翻出土面,经日晒雨淋及冬季的寒冻,可杀死部分虫蛹。②土壤撒药。夏伐后结合土壤

3、翻耕,除草施肥,对土壤撒药,是控制第1、2代桑瘗蚊的主耍措施。药剂可选用3%辛硫磷颗粒剂37.5kg/hm2均匀撒施。③顶芽喷药杀幼虫。于各代幼虫孵化盛期,用药剂喷洒桑树枝梢顶芽杀灭幼虫,为强化防治效果,可每隔3〜5d喷1次。可选用的农约有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④剪侧扶壮。对被害桑树应结合夏秋蚕采叶,经常剪除侧枝,使养分集中,促进枝条向上生长,以增加条长,减少损失⑵。1.3红蜘蛛的防治1.3.1症状。受害叶片背面布满脱皮壳和丝网,幼哺、若嚇及成哺群集于叶背叶脉处取食。危害初期叶面有红黄色斑块,受害严重的桑叶失水枯焦,桑园一片红褐色,呈火烧状。1.

4、3.2防治方法。具体如下:①保护天敌。保护利用朱砂叶嘱的天敌,如草蛉、瓢虫、椿象。②冬季清洁桑园。桑树生长季节清除园内及周边杂草。集中烧毁枯枝落叶,消灭越冬成喊。③药剂防治。可选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20%三氯杀購醇乳油1000倍液;或20%三氯杀哺醇乳油2000倍液;或75%克嘀特3000〜4000倍液防治。2常见病害的防治2」桑树青枯病2.1.1病害症状。桑树青枯病是传染性细菌病害,发病初期成年桑树枝或嫩梢的上部叶片失水变褐干•枯,后逐步蔓延至全株;幼桑发病吋全株叶片同时失水变青枯状,后慢慢死亡。2.1.2防治方法。具体如下:①加强苗木检疫,

5、严禁带病苗木进入无病区。②夏伐后用77%可杀得500倍液或3%屮生菌800倍液浇根,以预防青枯病。③清除病株并集中烧毁,用有效氯漂白粉液对病穴进行灌穴消毒。2.2桑里白粉病防治2.2.1病原。桑白粉病俗称白背病、白粉病、白涩病等,是桑树叶部常见的真菌性病害。病原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科球针壳属。2.2.2症状。枝条屮下部将硬化的叶片易发生该病,随叶片老化成熟病情加重。枝梢先端嫩叶一般不易被侵染,多由下部叶片向上发展,但晚秋期上部叶片也能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叶背散生圆形霉斑,呈白粉状,后期逐渐扩大并连接成片。发病严重时叶背布满白粉状病斑,叶表面也出现淡黄色

6、病斑。发病后期病斑中央密生粒状小点,由黄色逐渐变成黑色[3]。2.2.3发病规律。病菌以闭囊壳在病叶、枝干中越冬,子囊抱子于次年散出,随风雨蔓延至桑叶。2.2.4防治方法。①为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加强肥培管理,施足夏秋肥,配施钾肥。②3月中上旬用25%粉锈宁1000倍液喷杀死越冬子囊抱子;夏秋季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可预防和减轻病情,隔10〜15d喷1次。③为减轻病害,须合理采摘秋叶,使桑园通风透光,应自下而上分段采摘,防止桑叶老化。2.3桑褐斑病的防治2.3.1病害症状。褐斑病以嫩叶发生较多,只危害叶

7、片。发病初期叶片正背面遍布针尖大小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颜色加深,逐渐扩大,轮廓明显,周缘暗褐色或茶褐色,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形,一般直径为5mm左右,中间淡茶褐色或灰色,病斑周围叶色稍褪绿变黄。后期病斑上散布环状排列的淡红色或口色粉质块。空气湿度较大吋,病斑吸水膨胀,腐烂穿孔,天气干燥则中央开裂。如果同一叶片上多数病斑相互连接,则病叶不久即变黄脱落[4]。2.3.2防治方法。具体如下:①为减少越冬病原,应摘除病叶,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②发病初期用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隔7〜10d喷1次。③为增强桑树抗病能力,

8、可采用开沟排水、加强肥培管理、壇施有机肥、合理密植等农业措施。3参考文献rn吴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