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

ID:35449433

大小:55.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4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_第1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_第2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_第3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小学生作文指导点滴谈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脑力劳动,而写作过程又是一种极其抽象的难以解说的思维过程,何况是小学生。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作文教学读者意识学生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O“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

2、撰作”O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耍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一、学生作文缺乏读者意识1•缺乏读者的关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只有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而老师的批改往往又是在一种封闭式的环境下进行的,读者只有老师,好与坏只有老师去作评价,这样的模式提不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因而也提不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作文由于缺乏读者关注,学生写作时对自己耍求不严,很难形成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持续的写作动力。2.缺乏读者的评价交流李渔在《闲情

3、偶寄》中提到,“文章出己手,无一非佳,诗赋论其初成,无语不妙,迨易日经时之后,取而观之,则妍婕好邑之间,非特人能辨别,我亦自解雌黄矣”O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作者初稿即成之时,还未脱离写作的激情兴奋,以此种情态来检查在此种情态下产生的文字当然不易发现问题;而一旦冷静下来,再加审视,毛病便会不指口知。作为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说,他们写完往往很少能回过头来再对作品加以审视。因此,除非有其他评价者的参与,否则他们很少能自己发现文章中的问题。二、培养老师的读者意识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文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作文是写给读者的,是为了读者而写作的。这种写作意识就是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4、,而这种意识的培养并不容易,因为学生的作文并不是都能发表,而老师自然而然是学生作文的第一读者。由此可见,培养老师的读者意识尤为重要。过去,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总是一包到底,程式化的批改模式,出力并不讨好。学生拿到作文本时,常常是轻描淡写地瞟一下等级,至于眉批、总批以及字、词、句的修改等内容,也许老师是花费了很多的工夫才做完的事情,学生却毫不领情,不以为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作文早已面目全非,作文中已找不到学生的心愿,而满篇都是老师强加的行为与想法。教师若能从学牛的角度出发,以…种理解、尊重、欣赏、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学生作文,也

5、许能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出更多的生命活力。1•理解学生,不做审判者教师总是高高在上,不愿放下自己的架子,他们总是盯着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而不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次,朋友谈起儿时的•篇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文中这样写道:“一天,放学回家,看到妈妈止在厨房忙碌地为我们做饭,啊!我的妈妈真伟大呀!”老师看后生气地说道:“谁的妈妈不做饭,做个饭就伟大了吗?”可见,要做好学宇作文的读者,教师必须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学生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谦虚地去阅读学生的作文,力求发现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这样,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学生的作文,从而理解学生这个人

6、。2.欣赏学生作文背后的努力教师应有足够的宽容Z心。面对一篇篇学生作文,我们不能仅仅看到文章木身的优劣,更应看到作文背后的努力、超越、创新乃至冒险;看到学生的作文进步和在作文屮的成长,这才是教师作为一个特殊读者的睿智和洞察力。对学生分层要求,允许学生无话不说。学生为写一篇文章需要花费不少精力,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但我们要看到学生为写一篇文章所作的努力O如有的作文就其成品本身而言可能并非上乘之作,但其中可能隐含着学生为写好这篇文章所作的超乎寻常的努力,或是构思方面独辟蹊径,或是在材料组织上别出心裁,或是在语言表达上标新立异,等等。三、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苏霍

7、姆林斯基说过:“每一个人,早在童年吋期,特别是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应当获得自己的精神4:活圆满的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人们总是希望口己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他人的尊重,渴望自己与人沟通,被人理解。1•用互评、展示等形式欣赏作文作文是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而同龄人Z间更容易沟通,更容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因为是欣赏,所以学生没有明确的功利性,心情轻松,而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通过看原文、听评点,在无意和有意之中逐渐领悟作文的奥妙,体会别人的谋篇布局,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互看作文吋,欣赏到比自己的作文更优秀的,会在潜

8、意识中比对自己的作文,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