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

ID:35480289

大小:55.3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25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_第1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_第2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_第3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春秋时期是上承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下启战国由分裂迈向统一,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段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特殊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原有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剧烈的变化,整个国家出现了割据纷争的局面。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聪明活泼,对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比较感兴趣,有很强的好奇心,形象思维能力强,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容易接受形象直观的东西,所以尽量采用生动形象、形象、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

2、学方法1.讲授法2.启发式教学3•创设历史情境,师生共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春秋时期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制度的深刻变化,政治局面上诸侯争霸斗争及其影响。认识春秋时期是生产力飞跃进步、社会制度大变革、政治局面大变动的时代,培养学生从历史现象到历史认知的思维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铁器、牛耕出现的出土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记载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证据意识;对诸侯争霸战争影响的讨论,认识争霸战争具有利于局部统一、促进民族交融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开放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用辩证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

3、观:通过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转型,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树立发展生产力的观念。通过霸业兴替的探究,认识到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对国家生存和大国崛起的意义。教学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教学难点;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导致政治上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通过对东周历史分期的介绍导入师:板书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二、新授(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1)春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具体发展了什么?(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2.师总结过渡(二)王室衰微1.提问:西周分封制主要作用2•师:指名读《王室衰微》部分。思

4、考:(1)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到了春秋时期发生了怎么的变化?(2)周平王的势力较西周时期有哪些变化?1.材料研读师引导生分析,得出结论(三)诸侯争霸1•师:指导学生默读本部分。思考:诸侯争霸的原因是什么?2•理解“尊王攘夷”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有哪些?4•根据p29相关史事,和齐所在地理位置,理解齐桓公首霸诸侯的原因是什么?5.结合书的内容和p30页的相关史事,引导生讨论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利弊?三、课堂小结1.师生板书总结2•师: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因牛耕的出现和铁器的使用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进而导致西周的各种制度遭到破坏、甚至瓦

5、解,王室地位一落千丈。最终引起诸侯争霸与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的时代。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将是另一个时代一一战国。四、作业课后活动五、板书设计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经济:农业、手工业、商业政治: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竞相争霸诸侯争霸口号:尊王攘夷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夫差、勾践影响:利:民族融合弊:受战争之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