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

ID:35651017

大小:468.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4-06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_第1页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_第2页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_第3页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_第4页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尘罩盖落料拉延复合模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目录1工艺性分析11.1零件图分析11.1.1零件结构分析11.2零件工艺性分析11.2.1尺寸公差11.2.2材料要求12工艺方案的确定32.1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32.1.1工序数目的确定32.1.2工序顺序和组合方式32.2冲压方案的比较确定32.2.1方案的比较32.2.2方案的确定43工序设计和工序尺寸计算53.1毛坯尺寸的计算53.1.1确定修边余量53.1.2毛坯尺寸的确定53.2工序设计尺寸及其计算73.2.1工序尺寸计算73.2.2各步工序简图84工艺设计与计算94.1落料模刃口尺寸计算94.1

2、.1落料凹模刃口尺寸计算94.1.2落料凸模刃口尺寸计算94.2材料的经济利用94.2.1排样104.2.2搭边104.3冲孔模刃口尺寸计算104.3.1冲孔凸模刃口尺寸计算114.3.2冲孔凹模刃口尺寸计算114.4拉延凸、凹模工作部分尺寸计算114.4.1凸、凹模尺寸及制造公差114.4.2凸、凹模圆角半径计算124.5冲压工艺计算134.5.1冲裁力的计算134.5.2拉延力的计算144.5.3拉延功的计算144.5.4卸料力、推件力与顶件力的计算144.5.5压力中心的计算142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4.6凸模和凹模外形尺寸

3、及结构形式的确定154.6.1落料凹模外形尺寸及其结构形式154.6.2凸凹模外形尺寸及其结构形式164.6.3拉延凸模外形尺寸及其结构165确定模具整体结构185.1模具类型选择185.2操作方式选择185.3材料送进、定位方式选择185.4卸料与推件零件195.5导向装置的选择216选用设备226.1压力机的选择226.2模柄的选择22参考文献24附录25附录A冲压工艺卡片252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1工艺性分析1.1零件图分析1.1.1零件结构分析该零件是防尘罩盖,属于无凸缘圆筒形拉延件,总高为21mm,壁厚为2mm,最大直径

4、为73mm,底部中心有直径为14mm的大孔。零件尺寸如下图所示:图1.1防尘罩盖零件结构图1.2零件工艺性分析1.2.1尺寸公差由于影响拉延件精度的因素较多,故不应对其有过高的精度要求。一般情况下,拉延件的尺寸公差都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因为所给零件图未给出尺寸公差,故取尺寸公差为IT13级。1.2.2材料要求用于拉延成形的材料要求具有高的塑性,低的屈强比和大的板厚方向系数。板料的屈强比σs/σb小,材料起皱的趋势小,因此,防止起皱的压边力和摩擦损失都要相应地降低,从而提高极限变形程度。当板厚方向系数r>1时,板料在

5、厚度方向上的变形比宽度方向上的变形困难。r值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变薄或增厚,r2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值越大的材料,其极限拉延系数可小一些。增大r值,使板料易于在宽度方向变形,则可减少起皱,有利于拉延加工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材料的r值大,板料受拉时,厚度不易变薄,因而也不容易产生拉裂现象。在金属板料中,含碳量低于0.14%的软钢、软黄铜(含铜量为68~72%)、纯铝及铝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等都具有良好的拉延性能。该零件所用材料为经热处理的08钢板,其力学性能如下表所示:表1.1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材料名称抗剪强度τ/Mpa抗拉强度σb/

6、Mpa屈服点σs/Mpa延伸率δ10/%弹性模量E/103Mpa数值08255~353324~441196321862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2工艺方案的确定2.1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根据对零件图的分析,初步选定冲压基本工序为:落料—拉延—冲孔—整形。2.1.1工序数目的确定根据零件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所以需要提高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要求工序数目尽量少,并尽量把工序集中起来。对于尺寸较小的零件,常采用复合模或连续模进行冲压加工,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操作方便与安全。根据生产经验,集中到一副模具上的工序数目不宜太

7、多,对于复合模,一般为2-3个工序,最多4个工序,对于连续模,集中的工序可多一些。2.1.2工序顺序和组合方式落料—拉延—冲孔—整形。2.2冲压方案的比较确定2.2.1方案的比较综合考虑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生产批量等因素,可确定以下几种方案: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先落料,再拉延,然后冲孔,最后进行整形。一共需要三至四套模具,模具结构简单,但是工序数目较多,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一道工序,生产效率低,模具成本高,并且各个工序定位困难、不准确。方案二,采用复合模。在一副模具中一次送料就完成落料、拉延和冲孔三个工序。和方案一相比,模具结构较

8、为复杂,但定位准确,精度高,效率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易实现操作机械化和自动化。方案三,采用落料拉延复合模,冲孔单工序模。定位准确,精度高。24沈阳理工大学课程设计2.2.2方案的确定通过对三种方案的比较,考虑到孔径较大,距离拉延底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