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ID:35760243

大小:230.0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4-16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大题1题多练十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题1题多练十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018重庆4月调研测试,38)透明质酸酶在临床上常用作药物渗透剂,目前主要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科研人员尝试将透明质酸酶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使其得到高效表达。下图中NcoⅠ和XhoⅠ为限制酶,重叠延伸PCR是一种定点突变技术。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保护                              ,PCR的原理是            ;PCR扩增的过程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                 ,如此重复循环。 (2)若图中的透

2、明质酸酶基因来自cDNA文库,则在进行步骤②之前需在其前、后端分别接上特定的         ,否则该基因就不能转录。步骤②需要用          (酶)切割质粒。 (3)图中A是           ;早期实验人员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受体,后来发现用毛霉或酵母菌作受体更具优势,从生物体结构角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4)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地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检测和鉴定才能知道。检测转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 答案:

3、(1)透明质酸酶基因,防止NcoⅠ破坏目的基因 DNA双链复制 在DNA聚合酶作用下延伸(2)启动子、终止子 NcoⅠ和XhoⅠ(3)基因表达载体 毛霉或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可以对初始形成的蛋白质进行加工(4)利用目的基因制作成的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2.(2018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二模,38)草莓是无性繁殖的作物,感染的病毒很容易传播给后代,病毒在作物体内逐年积累,就会导致产量变低,品质变差。可以利用细胞工程培育脱毒草莓或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病毒草莓。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获得脱毒草莓,外植体往往取自植物分生区附近(如茎尖),其原因是               

4、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能获得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 (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些结果的出现主要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有关,这两种激素是                      ;在培养形成完整新植株过程中,对这两种激素的调控关键是                                      。 (3)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除了含有标记基因外,还必须有                 。草莓是双子叶植物,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 (4)

5、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检测方法是               。用                   作为探针与草莓基因组DNA杂交,如果           ,就表明目的基因已插入染色体DNA中。 答案:(1)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具有草莓全部遗传信息(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恰当调控好不同的培养期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和比例(3)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 农杆菌转化法(4)DNA分子杂交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目的基因 显示出杂交带3.2018年1月25日,我国研究人员在世界上率先利用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经体细胞核移植技

6、术培育出第一批灵长类动物食蟹猴,可作为研究癌症等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下图为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食蟹猴的操作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2001年,美国科学家已经培育出胚胎细胞核移植猴。获得食蟹猴的体细胞核移植技术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原因是                      。 (2)进行过程①时,为提供成纤维细胞培养所需的无毒环境,应进行的实验措施是            ,其目的是                              。 (3)据图分析,过程③是利用        法将成纤维细胞注入猴去核的MⅡ中期卵母细胞的               。 (

7、4)图中过程⑤的实质是早期胚胎在        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5)上述实验的突破之处是使用了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在确定其作用时,研究人员用正常培养液培养融合细胞得到A组实验数据,用正常培养液培养向融合细胞中注入去甲基化酶(Kd4d)的mRNA的融合细胞得到B组实验数据。下图中X为融合细胞发育成的胚胎数,Y为囊胚数,Z为内细胞团数。分析实验数据可知,Kd4d的mRNA的作用是既能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