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

ID:35764814

大小:1.44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4-17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_第1页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_第2页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_第3页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_第4页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第7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学案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新政协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2013·江苏单科,T9)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注意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发展脉络和祖国统一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复习的重点放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和影响上。(2)从纵向角度来厘清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和追求国家统一是1840年以来中国近代史主旋律的继续和深化。(3)从横向角度

2、比较分析中国特色的现代政治制度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点,强调政治制度的多样性与实践性。(4)正确理解港澳回归的意义。联系当前台海地区的现状,国共关系的发展,展望台湾回归的前景。(2014·江苏单科,T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的原则及意义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3.“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九二共识”与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2013·江苏单科,T22)祖国统一与两岸关系的发展考点一 新中国的民主政

3、治建设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条件(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各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赞同中共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做出正确决策。2.筹备: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还规定了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等事宜。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新中国诞生。4.意义(1)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2)建立的人民民主政权

4、,是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国家政权。(3)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牢固基石。【深化理解】《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原因(1)从《共同纲领》产生的条件看,由政协来代行国家最高权力是合适的。(2)从《共同纲领》的内容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3)它的许多内容为我国1954年宪法所沿用,为后来宪法的制定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二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条件: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奠定了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2.召开:1954年9月,在北京隆重举行。3.成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内容:确立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定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2)原则: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3)性质: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影响: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4.意义: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知识点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确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后,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政协继续存在和发展,并发挥作用。3

6、.新阶段: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知识点四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背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2.依据(1)《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实施:到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先后成立。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意义(1)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2)保

7、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3)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图解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考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及特点『典例』(2014·江苏单科,8)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解析 据题干“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信

8、息,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故选A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的,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未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答案 A【方法突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