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学课件整理.doc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

ID:35809059

大小:60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4-19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_第1页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_第2页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_第3页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_第4页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献学课件整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一、什么叫“文献”《论语·八佾》:“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朱熹道:“文,典籍也。献,贤也。”马端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诸子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致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文献:具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二、什么是“文献学”呢?中文三大基础工具课传统中文学问中最显赫者对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

2、性的学科对我们而言,它还是:一门教人如何读书的课(版本学)一门教人如何查找资料的课(目录学)一种方法论一种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三、文献学发展过程(一)元典时期:先秦产生文献孔子:述而不作诸子:述而作文献学的初步形成:孔子(二)秦汉、六朝:文献学的积极探索文献整理:司马迁地下文献的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传注之学:汉魏古注十三经《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尚书》:[汉]孔安国傅《毛诗》:[汉]毛亨傅、郑玄笺《周礼》:[汉]郑玄注《仪礼》:[汉]郑玄注《礼记》:[汉]郑玄注《春秋经傅集解》:[晋]杜预撰《春秋公羊傅》:[汉]何休撰《春秋谷梁传》:[晋]范宁集解《孝经》:[

3、汉]郑玄注《论语》:[魏]何宴集解《孟子》:[汉]赵岐注《尔雅》:[晋]郭璞注(三)唐宋:文献学的全面探索1注疏之学大兴:疏不破注与疑古立说2文献学理论探讨:刘知几《史通》等3综合文献的编订:唐:《初学记》、《艺文类聚》、《文馆词林》、《白氏六帖》宋:《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金石学始兴5目录学兴起(四)明清:总结1大规模的文献整理《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2汉学大兴3文献传播获得极大进步(五)近代:多难兴邦张元济与近代文献整理伟大的新起点:甲骨文与敦煌文献的发现敦煌文獻•敦煌文獻,又称敦煌遺書、敦煌文书、敦煌寫本,是对1900年

4、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最早的前秦苻坚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发现:•光緒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1900年6月22日),道士王圓箓在清理第16窟時,發現墻壁後面有一個密室,洞內滿是各種佛教經卷等文物,總數量約5萬余件。•流失:•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來到敦煌,以14块马蹄银取走24箱遺書﹑遺畫及5大箱其它文物。•1908年,法國漢學家伯希和來到莫高窟,用大量銀子換取了6000余件寫本和200多件古代佛畫與絲織品。伯希和还在第464窟发现一批元代回鹘文遗书。•1905年俄国人奥布鲁切夫,日本人桔

5、瑞超﹑吉川小一郎,1914年俄國人鄂登堡,美國人華爾納等人,先後從莫高窟買走了大量的經卷。這些文物至今流散至海外的達3.5萬件,約佔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二。目前英国国家图书馆藏13000余件,占三分之一強;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10800余件,亦占三分之一強;其他還有法国国家图书馆藏5700余件。搜集:1910年,朝廷命新疆巡抚何彦升將敦煌遗书運至北京。押运官傅某至北京後不直接向学部復命。暗中把车队赶进何震彝私宅私分。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另三件分别为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6、和赵城金藏)。所有文献基本上全是手写的,以卷軸裝為主,又有梵篋裝、經折裝、蝴蝶裝、冊子裝和單頁等多種形式。文献内容:(1)敦煌文献五千多种佛经,一部分传世文献已亡佚,今却由敦煌文献中发现。最重要是发现《六祖坛经》。(2)历史研究,吐鲁番文书,唐安始之乱以后藩政资料、王粲的《晋纪》、虞世南的《帝王概论》、孔衍的《春秋后语》。(3)法制研究,中国古代民法刑法不分,但敦煌文献中发现唐律、令之格式是分开的,另户籍数据,标记得非常详细,使均田制实行得以证明。(4)地理学的研究,《寿昌志》记录山川河流及少数民族的治理情况。(5)文学研究,变文、歌辞、俗赋、白话诗、话本,唐

7、代诗人韦庄的长诗《秦妇吟》,不曾收录在《全唐诗》中,除汉文还有吐鲁番西夏等少数民族之文字,其中有些民族按其自己的发音,而造出许多形声字。(6)科技方面研究,有天文历法及医学之研究。(7)中外交流记录,有梵文本《心经》,慧超《往天竺传》。(8)经典研究,十三经中敦煌存九经,《论语》郑玄注已失传,在敦煌发现一部分。第一章古典文献的载体与类型第一节文献载体1.甲骨甲骨文的发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事件,王懿荣、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在甲骨文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如:刘鹗《铁云藏龟》,罗振玉《殷墟书契前编》2.金石:金指的是金属器皿,以钟鼎为代表,故金文又称钟鼎文,如大盂鼎

8、、毛公鼎。石比较复杂,分为摩崖石刻、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