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技法研究

水墨画技法研究

ID:35946973

大小:105.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4-26

水墨画技法研究_第1页
水墨画技法研究_第2页
水墨画技法研究_第3页
水墨画技法研究_第4页
水墨画技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墨画技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水墨画技法研究》课程目录第一讲:水墨画发展概况第二讲:传统水墨画表现技法一览第三讲:现代水墨画表现技法之我见附:《水墨画技法研究》教学大纲第一讲:水墨画发展概况水墨画,即用纯水墨,不用颜色的绘画,起源于唐,成于宋,盛于元,明清以来续有发展。它是由于我国传统的绘画工具(宣纸、毛笔、水墨)的特性,与“书画同源”20的用笔方法,以及历代画家在创作中的探索和总结出的运用水份墨色的经验,所积累形成的独特画法,其纯朴文雅的格调,极富变幻的笔情墨趣,往往表现出非色彩画所能表达的艺术效果。由于时代的局限,对历史上的名作,我们暂无实物可考,只能从有限的文字中加以论证。据记载,

2、此法传为唐代大诗人,大画家王维所创。王维的诗词清雅秀美,韵味悠远,寓哲理于新意之中,如清泉出谷,鸟鸣林野,空谭映月,有声有色,似图如画,所以苏东坡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绘画艺术上,王维不仅能画工笔青绿山水,还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和创造出了以水墨为主的新的表现技法,后人称为”破墨法“。这是一种利用水墨交融,浓淡相互渗透的方法,形成墨韵的华彩,正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所载:”夫阴阳蒸陶,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绿亡彩;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青空而翠,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

3、在五色,则物象乖矣。”此法最适宜于表现山川林木、云霞烟霭和春、夏、秋、冬,、风、睛、雨、雪、朝、昏、夕,暮中的各种大自然景象的变幻之姿,是传统中国画中最具特点的重要技法之一。宋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集大成时期,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水墨的表现技法均已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这一时期可谓名家辈出,如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郭熙、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等,似浮星泛月,辉映古今。如果说明代徐青藤赞夏珪的山水卷时说:“观夏珪此画,苍诘旷回,令人舍形而悦影。”而评董源、巨然的画作为:”江南董源僧巨然,谈墨轻岚为一体”堪称百代标高的话,那么将梁楷的《泼墨仙人图

4、》称为中国写意水墨人物画的里程碑,则是当之无愧的。(图1—9)水墨画发展到元代更是风靡一时,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云林都是手屈一指的水墨画大家。黄公望的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是根据其早年居常熟虞山及晚年生活在富春江一带,经常观察,实地体验虞山、富春江沿岸,风、雨、阴、晴、朝、暮的变化,经过细心揣摹,精心研习董源和巨然的山水画作品,去粗取精,师法自然,又经匠心独运创作出来的。此图林木苍秀,山头多矾石叠垒,用披麻加斧劈皴,几近虞山一带的奇险苍秀之景,历时七年才完成,将富春江一带秋天的瑰丽景色,尽收图中。你看,起伏的峰峦,萧疏的林木,平滩浅水,坡石

5、沙洲,安排的疏密有致;`群山环抱中茅屋村舍掩映其中,水汀渔港,小桥渔舟;溪山深处,清泉飞泻,真有“人随景移,景随人迁”之感。用笔焦渴老辣,用墨浓重而极富神采,无怪乎王原祁叹到:“想其吮毫挥笔时,神与心会,心与气合,”“几百年来,神采焕发。”不愧为大家手笔。(图10)王叔明以隐士的生活,在山高林密,古树参天,白云出岫,山峪夹流的自然山水间生活了三十年,对自然界的真山真水,心领神会,又参悟董源、巨然的水墨技法,结合宣纸作画。因宣纸质地疏松毛糙富含纤维,极易吸水渗化,而王蒙又喜用干笔谈墨(名渴笔)或干笔的焦墨作画,浓淡干湿之间形成极有韵味的对比,实有“干裂秋风,润含

6、春雨”的感觉,真正是既矛盾又统一。他同时又吸收借鉴了宋代郭熙的卷云皴法和董源的披麻皴法相结合,创造出牛毛皴和解索皴的山石皴法。其代表作《青卞隐居图》、《夏日山居图》、,《葛雅川移居图》等好象就是他本人的山居写照,充分发挥了他新创技法的长处。画面时而淡雅清秀,时而幽深黝黑,时而密密麻麻,时而郁郁葱葱,充分表现出了江南土山上杂树丛生,苔滑藓厚,林木阴浓,溪涧映带的清新潮润的景色。倪云林赞其“叔明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图11)20吴镇以书法的笔法作画,常用秃笔中锋勾画树木山石,粗犷坚实,意境沉郁。偶尔用干笔复擦,苍老遒劲,他特别喜欢用湿笔,水墨淋漓,苍苍茫

7、茫,浑然天成,充分发挥了水墨清润秀雅的特点,看后耐人寻味。如其常作的《渔父图》水天空阔,意境幽远,一两棵大树临水,渔舟独钓,好象就是他本人的生活写照。另外他还擅长墨竹且很有个性,甚至不在文与可之下,只因为山水画太出名,掩盖了其画竹的名声。(图12)倪云林是元四家中很有个性的一位,自命清高,性格怪癖,因生活在太湖一带,所以多画太湖之景。往往是近岸平坡上杂树三两株,茅屋一两间,中景留白作湖水,远处是几笔远山,形成了程式化的“一河两崖式”构图,不画人,也不着色,水墨清润,笔致潇洒,一片清幽萧疏的逸趣。太湖风景在他笔下确实是另有一番风韵,其水墨技法,疏简淡约,造诣极高

8、。(图13)以上只是通过对“元四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