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课件

灯下漫笔课件

ID:36126698

大小:52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5-06

灯下漫笔课件_第1页
灯下漫笔课件_第2页
灯下漫笔课件_第3页
灯下漫笔课件_第4页
灯下漫笔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灯下漫笔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叙述“钞票贬值”事件过程中,作者着意突出了“人”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有哪些变化?明确:开始兑换--乐意停止兑现--不甘心折换现银--非常高兴作者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了什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明确:①“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②两者心理相似:自身受到了损害不痛苦反而快乐。安于现状,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虽然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个奴隶--

2、-------------下于奴隶的时候,是数见不鲜的迅速浏览5—7段,看看旧中国老百姓的过着怎样的生活、处于怎样的地位最让人愤怒的是他们做奴隶能不能做稳当,从文章哪里能够看出?文章举出了哪些时代例子属于想做奴隶却不能稳当地做?你能否再作些课外补充?材料1:黄巢政权是非常暴虐的。882年春天,有人在尚书省大门上题了一首诗,嘲笑这个政权。尚让(黄巢手下大臣——编者注)大发雷霆,杀死了该省任职的官员们,并挖出眼睛,倒挂尸体;他还将守大门的卫兵处死,杀死京师每一个能做诗的人;将其他识字的人罚作仆役,这一事件的结果是三千余人被杀。(摘自《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一、相

3、关材料材料2:秦朝刑罚严酷。如死刑有戮、戮尸、碟、定杀、族、夷三族、车裂、腰斩、体解、囊扑、剖腹、蒺藜等等,残害肢体的肉刑也有若干种。一人犯罪,株连亲族、邻里。材料3:封建时代农民要向官府缴纳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有时这些负担十分沉重,如秦朝时总征收量占农民全年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以上。有的朝代,老百姓做饭要交灶税,烧火要交炉税,民间有这样的对联:“自古未闻屎有税,如今只剩屁无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中国的老百姓,几千年来饱受重压和杀戮,从来没有享受到做“人”的尊严和权利,对此作者是

4、怀着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哀其不幸”--同情、怜悯百姓的不幸遭遇。“怒其不争”--讽刺、批判百姓的国民劣根性。在对中国历史和国民性作了深入剖析之后,作者又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现实,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老百姓的命运怎样?明确:①强盗官兵交互为祸--仍然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②“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避入教堂”,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愿望。发出震天一吼——“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你认为“第三样时代”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怎样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明确:“第三样时代”是一个民主自由的时代,是老百姓真正“做人”、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面对

5、这样的现实,鲁迅在怎样寻找的光明?创造(第三样时代)现实(引子)事(兑钞)想(变奴隶)历史(观点)现象(治与乱)本质做不成奴隶做稳了奴隶现实(号召)不满思路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