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

《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

ID:36149248

大小:30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5-06

《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_第1页
《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_第2页
《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类历史的开端》(中图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地图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人类历史的开端》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苏凤◆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图版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早期的人类文明”的第1课,属于《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古代史第一个主题内容,要求: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人类是由古猿经过长期进化和劳动最终进化而来的。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到了晚期智人阶段,由于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三大主要的现代人种形成了。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最早的人类社会是原始群。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婚姻状况的变化,人类社会又从原

2、始群过渡到氏族社会。人类在氏族社会先后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在父系氏族阶段的晚期,随着贫富分化及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文明时代呼之欲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

3、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一、导入新课:人怎么来的?你知道有哪些说法?学生回答,在此基础上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人类的出现:(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

4、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2)关于人类进化史,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结合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

5、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用心用情服务教育中国地图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畅言教育3.“氏族社会”(本课的重点)(1)提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

6、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3)组织讨论:问题一: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问题二: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

7、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4.“原始社会的解体”提问:(1)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2)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征?(3)为什么说残暴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三、课堂小结:本课介绍了人类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具体历史发展过程。这是人类历史长河中最长也是最模糊的一段过程。四、板书设计:南方古猿(“正在形成中的人”)人类的出现早期猿人(三、四百万年前)完全形成的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氏族社会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国家的产生◆教学反思略。用心用情服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