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田伟:宋明理学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

ID:36271735

大小:738.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5-07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_第1页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_第2页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_第3页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_第4页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湖南田伟:宋明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3课宋明理学湖南省湘阴一中田伟人教版必修3课程标准列举宋明儒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儒学的新发展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一、三教合一自主学习⑴以后,儒学成为正统,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⑵时期,儒学吸收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⑷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汉武帝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复兴儒学1.历程:2.影响:⑴三教并行,有利于儒学的新发展。⑵佛道盛行,挑战儒学的地位。正统“域中有三教,

2、曰儒、曰释、曰道,儒教本乎圣人,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经大法,而释氏之明心见性,道家之炼气凝神,亦于我儒存心养气之旨不悖,且其教旨皆于劝人为善,戒人为恶,亦有补于治化。”----(元)《龙虎山志》卷一合作探究根据上述材料思考:⑴儒、释、道三教各有何作用?⑵材料体现我国古代思想发展的什么趋势?为什么?儒学的新发展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二、程朱理学自主学习1.北宋时期:⑴代表:。⑵思想:①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核心),天理和直接联系。②提出“”的认识论。2.南宋时期:⑴代表:,其代表作。⑵思想:天理就是作

3、为道德规范的,强调“存天理,。⑶影响: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南宋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远及日本朝鲜以至欧洲。程颢、程颐格物致知朱熹三纲五常灭人欲官方天理《四书章句集注》伦理道德材料一天理云者,这一个道理,更有甚穷已。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得之者,故大行不加,穷居不损。这上头更怎生说得存亡加减。是它元无少欠,百理俱备。----(宋)程颢、程颐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子文集》材料三一事不

4、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朱子语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在二程看来,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如何理解?(2)在朱熹看来,理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合作探究(3)在理学家看来,怎么才能达到明理的境界?儒学的新发展三教合一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三、陆王心学1.南宋:⑴代表:。⑵思想:①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是“”。“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②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就得天理。2.明朝:⑴代表:。⑵思想:①王阳明更多地吸取了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

5、“”②提出“”、“”学说自主学习心理心外无理知行合一佛教反省内心陆九渊王阳明致良知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二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文集》合作探究⑴王阳明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与程朱理学有何区别?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⑵王阳明认为怎样才能达到“至善”

6、的境界?自主学习四、地位和影响1.地位:宋明理学使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影响:对中国社会、以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材料一这一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将儒家对道德的追求与佛家对精神的追求、道家对自然的追求结合起来,以之为一种对本然状态的回归,并通过相互之间的制约克服各自的弱点,从而形成一种以道德境界为精神超越的内容,强调回归本然状态的追求思路,为宋代儒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王建龙《精神超越和心性本然的回归》材料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

7、材料三……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清)朱柏庐《朱子家训》依据材料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新发展。合作探究吸收佛道思想,探讨宇宙自然法则,进一步思辨化、系统化;更加强调伦理道德,弘扬积极入世、关注现实的儒学传统;注重个人修养和内心反省,进一步强调人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宋明儒学新发展课堂小结伦理道德天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格物反省心外心内服务社会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A.儒学的“大一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

8、要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2.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法则,但对于如何求“理”却有着不同的主张,一种主张是通过“格物致知”,一种主张是通过“发明本心”,这两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王守仁陆九渊B.朱熹程颢C.朱熹陆九渊D.陆九渊王守仁巩固自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